围挡了一年多的钟楼街开街了,趁着提前放假眊上一眼。
满眼新灿灿的,不见一块古砖古瓦,从头新到脚的民清街,不经几十年烟熏火燎风吹雨淋,恐怕很难与“千年古街”之名相符。
翻看老照片,新街确实复制了大部分旧街。
钟楼街老照片喜新不厌旧是今人的特点,何况是商业街,从开街以来每日游人如织。
因工作时间,街上没多少年轻人,看面貌多为退休人员,说着本地和外乡方言,闲庭散步,悠哉悠哉。
一群旗袍女人颇为抢眼,一看就是来摆拍的,被面儿材质的影楼旗袍与摄影棚一样的民国街倒是很搭。
女人们兴奋起来是不顾年纪的,每到一个建筑旁便嘻嘻哈哈叽叽喳喳忙着换装,也不管路人眼光,兀自欢愉,并互相鼓励“真好看,再来一张”。
旅行团的丝巾大妈们也不甘示弱,一到街口便掏出各色丝巾,叉腰顶胯丁字步,熟练地扭摆出各种造型,嗨皮得很。
连续不断的老字号提醒人,这里不是摄影棚,脚下踩的是钟楼街mall。
老字号都换成了古风门面,不知百年前什么样,小时记忆里的钟楼街铺面,全没这么高大。比如服装布料老店华泰厚,是个有回廊柱的一层店铺。
华泰厚华泰厚自古是个手工定制的服装店兼营各种布料绸缎
华泰厚店内对这个老字号之所以印象深是因为一桩家族往事。
解放前,亲戚里曾有在这里做过伙计的老长辈,如今活着也该九十岁出头了。
该长辈虽已作古,风流韵事却一辈辈传下来。
话说当年,老人家也是一表人才,有颜值有手艺,但不知怎么就与一个风尘女子好上了,解放后不顾家人反对,将女子带回了老家。
当时也是颇为震惊乡里的事情。从良的女人貌若天仙却没有生育能力,还一身病痛。二人收养了一个女儿单过,住着一个独院,男人继续做裁缝,小日子过得井井有条。
这女人不下地干活儿,只把家里家外整理得干净利落,女儿教得嘴甜手勤,家族里倒没人说她什么坏话的。
女眷们有时疯言疯语说笑这夫妻的来历,但见人家女子干净漂亮,识文断字却不多话,也生不出什么新话头,有时借故要绣花样子去夫妻屋里坐坐,也看不出人家有啥风尘气,倒是一身的闺秀客气,渐渐的还敬起她来了,逢年过节有好吃的都会端过去,女人呢,也做了点心分送回礼。
只可惜女人身体不好,养女不到十岁时,女人去世了。
华泰厚旁边是钟楼,钟楼街自然要有钟楼。
太原是个千年古城,民清时代钟楼鼓楼俱全,后年久失修,彻底拆除,复建时连遗迹都找不到,依据旧照片找到了原址。
听说鼓楼也要复建了,到时候锦绣太原就有点眉目了。
民国时期鼓楼五一广场上恢复了首义门(明代叫承恩门,辛亥革命后改名)。还用铁网罩着,估计是要举办什么仪式才能掀起盖头来。
有人反对假古建,怎么说呢?哪个真古建当初不是新建的?
过上个一百年,也就古旧了。
四处闲走,有点逛影城的感觉,不过比起原来的破旧邋遢,还是舒服多了。给八十多岁老父看新建的钟楼街,他说大部分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了,还特别提到华泰厚——原来就是个大铺子。
不觉得太新吗?
挺好。
老父说好,那应该没错了。
按着耿老的设计,太原城建近年进展顺利,今年目标是创建森林城市,希望这个宏愿早日实现,重现宋人眼里的锦绣太原——“山光凝翠,川容如画”。
江涛作品 昶琦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