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伤寒论》条文

《伤寒论》条文

作者: 李三科 | 来源:发表于2021-04-10 14:49 被阅读0次

【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93】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94】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一作微),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一作尺脉实),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一云,用大柴胡汤)。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欬者,小柴胡汤主之。

【97】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一云:脏腑相违,其病必下,胁鬲中痛),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98】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99】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10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10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一云:呕止小安),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104】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105】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鞕,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106】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108】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109】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110】太阳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一作二日内,烧瓦熨背,大汗出,火气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鞕,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相关文章

  • 伤寒论条文

    伤寒论第71条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五苓散(分享自知乎网)https://zhuanlan.zhihu.c...

  • 《伤寒论》条文

    【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

  • 《伤寒论》必背条例

    郝万山讲伤寒论的视频教程深受大家欢迎,其中他在讲课中提到伤寒论中一些条文是必须要背诵熟记的,现将这些要背诵的条文整...

  • 《思考中医》读书笔记6

    太阳病时相 一、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伤寒论》中有六条病机条文,以及六条时相条文。以“之为”为句式的提纲条文...

  • 《伤寒论》背诵条文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3.太阳病,...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一0)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伤寒论》第180条文:"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伤寒论》前面太阳病下篇我们介绍过,如果是肠子下利,肚子痛,黄...

  • 《伤寒论》——抵当汤

    刘希彦老师解读伤寒论讲稿 今天的条文有一个新的内容,就是将瘀血证的治疗。下面进入条文的解读。 124、太阳病六七日...

  • 干姜附子汤——自渡子

    干姜附子汤 (来源、类型、药方、药材、功效、主治、现代治疗、制法、用法、原条文、辩证、方解、医案) 来源 《伤寒论...

  • 栀子生姜豉汤——自渡子

    栀子生姜豉汤 (来源、药方、药材、功效、主治、现代治疗、制法、用量、禁忌、原条文、名家论述) 来源 《伤寒论》 药...

  • 伤寒论笔记第8篇:桂枝二越婢一汤

    伤寒论学习(2016/3/7) 今天这条条文不好理解,一个是症状比较少, 一个是有类似条文,怎样鉴别使用?这时一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伤寒论》条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xn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