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胸罩文化漫谈

胸罩文化漫谈

作者: 竹山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6-16 12:40 被阅读866次
胸罩文化漫谈

        胸罩,一个非常吸睛的词语,男人想到的是性感,女人想到的是美感。男人幻想的是包裹在胸罩里面的小可爱,女人欣赏的是展现在胸罩外观的美庐盖。胸罩自发轫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间,虽然不算一帆风顺,但是最终还是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由于胸罩的发明者和大多数的顶级设计师都是男性,让许多“女权主义者”误以为胸罩是男人强加给女人的桎梏,加以反对。如今胸罩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女性每天必不可少的穿戴的内饰品,也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

      胸罩(Brassiere)是女性使用的内衣之一,又称奶头布、乳罩、乳房罩,奶罩或文胸等,功能是用以遮蔽及支撑乳房。胸罩起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多认为源自法国,称之为Brassière(简称为Bra)。中世纪的欧洲贵族流行穿一种非常紧身的束衣,后来因束衣太麻烦,改用两条手帕制成胸衣,成为了现代胸罩的雏型。胸罩一词据说第一次出现在1907年,那年美国版的时尚杂志《VOUGE》印有这个bra字眼,bra(胸罩)这个词并于1911年被正式载入牛津词典。

胸罩文化漫谈

        对现代女人来说,胸罩不只是遮羞和防露点那么简单,而穿着合体的胸罩不但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相反能够对乳房提供有力的支撑。乳房主要由脂肪组织、乳腺、结缔组织、大量血管和神经等组织构成,依靠表面的皮肤和组织的牵拉来抵抗重力作用。合适的胸罩,使得胸部大约80%的重量能够由文胸下围承受,让肩带承担其余部分。另外,胸罩还可以为爱美的女性作为装饰用品,让“太平公主”显露傲人的曲线,让“垂波少妇”胸涌挺拔,让“巨波惊涛”双峰紧聚……

        文艺复兴以前,欧洲女性身体几乎不加束缚。贵妇们穿上衬裙作为内衣;劳工阶层女性和农妇使用小束腰,胸前系带。1859年,一个叫亨利的纽约布鲁克林人为发明的“对称圆球形遮胸”申请了专利,被认为是胸罩的雏形。1907年,法国设计师保罗·波烈“以自由的名义宣布束腰的式微和胸罩的兴起”。他由此被认为是胸罩的发明人。1914年11月3日,玛丽以Caresse Crosby的名字为“无背式胸罩”申请注册专利。20世纪20年代,流行高挑纤瘦身材,胸罩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没有任何支撑物了,人们用特殊的花边来支撑稳固胸部。20世纪30年代,曲线美回归流行,胸罩在背部上采用大量松紧带,拉链取代了钩扣。另外,铁线胸罩也带动了衬垫的发明。1941年,霍华德·休斯发明的衬垫胸罩(即上托型或集中型胸罩)问世。40年代末,美国公司开发了十字交叉、回旋织法来制造圆锥型罩杯,俗称“导弹式”胸罩。20世纪60年代,随着无带晚装的兴起,无带胸罩也应运而生。1965年,Rodi Gernreich设计出“无胸罩式胸罩”,它利用了有承托力而不变形的莱卡来缝制内衣。1994年4月,美国的魔术胸罩在纽约首次登场。进入21世纪,硅胶胸罩、乳贴也接下“无胸罩式胸罩”的“隐形”接力棒;无论在华丽、性感、运动、塑身等设计领域,都在见证胸罩正在走进全新的纪元。

胸罩文化漫谈

        胸罩主要按外形设计和包裹程度两种形式来分类。按外形设计可分为:无肩带胸罩、魔术胸罩、无缝胸罩、前扣胸罩、长束型胸罩、无肩带长型胸罩、休闲型胸罩等。按包裹程度可分为:全罩杯、1/2罩杯、3/4罩杯等。

        1、无肩带胸罩:大多以钢圈来支撑胸部,便于搭配露肩及宽领性感的服饰。

        2、魔术胸罩:罩杯内侧装入衬垫,藉以提升并托高胸部,可表现胸形及深坠的乳沟。

        3、无缝胸罩:罩杯表面是无缝处理,中间缝入厚的绵垫,胸下围之土台也是无缝处理,适合搭配紧身服饰。

        4、前扣胸罩:指钩扣安装于前方之胸罩,一般便于穿着,有利于外扩型乳房向中间靠拢,挤出乳沟,具有集中效果。

        5、长束型胸罩:是标准胸罩一种,罩杯下端之土台较长,能把腹部、背部赘肉及多余的脂肪往胸部集中。

        6、无肩带长型胸罩:可以调整腹部、腰部之赘肉,表现出女性优美曲线,多用来搭配性感服饰,如晚礼服等。

        7、休闲型胸罩:休闲型胸罩一般都是用来搭配服饰或平日居家休闲而穿着的。

        8、全罩杯:全罩胸罩可以将乳房全部包于罩杯内,具有支撑与提升集中的效果,是最具功能形的罩杯。任何体型皆适合,尤其适合乳房丰满及肉质柔软的人。

        9、1/2罩杯:1/2罩杯胸罩有利于搭配服装。通常可以将肩带取下,成为无肩带内衣,机能性虽较弱,但提升的效果不错,胸部娇小者穿着后会显得较丰满。

        10、3/4罩杯胸罩是常见胸罩中集中效果最好的款式,可以让乳沟明显的显现出来。任何体形皆适合。

胸罩文化漫谈

        胸罩型号是由胸罩尺寸和罩杯尺寸两部分构成的。通常所说的女性胸围,是指沿女性乳头绕胸一周的长度。胸罩尺寸指女性下胸围,即沿女性乳根绕胸一周的长度。罩杯尺寸是指女性的胸围减去下胸围的差。

        那么,如何确定胸罩的型号呢?首先,用尺子测量胸围、下胸围,乳房下垂者应把乳房推高至正常位置后测量。其次,确定胸罩的罩杯,罩杯尺寸=胸围—下胸围,罩杯一般用A、B、C、D、E等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每2.5cm为一级,AA最小为7.5cm,A为10cm,B是12.5cm,C是15cm,D是17.5cm,E是20cm,再往上就算是特种尺寸了。最后,下胸围加上罩杯代码就是胸罩型号了。

胸罩文化漫谈

        在挑选胸罩时,必须要把好质量关,采取一看二摸三拉四试这四个步骤来辨别其质量。看,是胸罩左右罩杯是否有偏差,布纹是否对称;前后吊扣是否细滑,以免刮伤皮肤。摸,是看胸罩面料是否能吸汗,是否会产生静电;里料以纯棉为好,做工是否精细平整。拉,是检查胸罩肩带、侧翼弹性和柔软性,以适应随身体的运动能伸缩自如。试,是要感受胸罩肩带调整的位置是否落在肩窝处;文胸边面弧度是否与身体侧面的弧度贴切吻合;花边是否柔软,无刺痒感觉。

        内衣在东西方都有悠久的历史。在西方,内衣的功能一直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起初一样是为了遮羞蔽体,后来追求塑造胸、腰、臀三部分的曲线造型美,强调女性肉体性感特征,所以发展出了紧身胸衣。自从20世纪初,西方诞生第一只胸罩以来,人们渐渐抛弃束缚女性三百多年的紧身胸衣,内衣的功能开始向健康发展。然而,中国古代女性一直靠肚兜和束胸来遮羞蔽体,但并没有发展成现代意义的内衣。内衣形态以平面分割为主,并没有复杂的立体造型,更加看重内衣的柔软舒适。如今的中国胸罩也是“西学东渐”的结果。20世纪20年代末期,随着民国社会风潮的开放,胸罩这个舶来品传到中国,中国内衣逐渐接纳西方内衣文化的“修形塑身”观念。

胸罩文化漫谈

        当今社会,胸罩已经成为女性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衣,尽管在胸罩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有些“女权主义者”把戴胸罩当作是男权社会的产物,是讨好男人的行为,是对女性的束缚和歧视,要求“丢弃胸罩,放飞自我”,但是胸罩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也是为广大女性所喜爱的。据统计,我国女性每年人均会购买4个胸罩,如果按每个季度一次的更换频率,女性对胸罩消费关注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是,72%的女性并没有穿到舒适的文胸,高达88%的女性并不是特别清楚如何选择购买文胸,六成的女性遇到过公共场合肩带滑落的尴尬情况,罩杯过大或过小、抬手时罩杯上移、勒出副乳等问题也很常见。知识改变命运,胸罩知识改变乳房命运,对胸罩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关文章

  • 胸罩文化漫谈

    胸罩,一个非常吸睛的词语,男人想到的是性感,女人想到的是美感。男人幻想的是包裹在胸罩里面的小可爱,女人欣赏...

  • 漫谈文化

    文化的本质是什么?这个词得拆开了读,刘勰说文是纹,是天地间自然的纹理,也就是道。化是一个动词,感化啊教化啊孕化啊之...

  • 文化漫谈

    看了一个小视频,一位中学语文老师论文化。 她说,她平时注重给学生灌输文化的元素。 走到今天...

  • 文化漫谈

    对文化的鼓吹已恒久,但文化认同却还需努力。文化建设需要科学知识普及,学术交流的深化,理论素养的提高,正确理论的指导...

  • 025“无三不成礼”,我们为什么这么喜欢“三”?

    武文化漫谈之025三生万物 昨天在简友的评论区留言,说要聊聊“三”,就放在“武文化漫谈”这个系列里聊吧,貌似好久没...

  • 新西兰当代美术研究名家漫谈开讲古今画马

    古今画马谈    火佑    新西兰中华文化名家漫谈---...

  • 漫谈家谱文化

    自我介绍 后河人,洛南新区,瀛洲桥南。与河科大,油坊头村相接; 刘氏一族为刘伯温后人,与鸦岭乡梁刘村,候沟刘氏同属...

  • 漫谈桃文化

    说到桃子,大家都会联想到桃果长寿,桃花艳美,桃木驱邪。众所周知,桃子作为我国本土特有的一种植物,早在几千年前《诗经...

  • 祭祀文化漫谈

    慎终追远是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随着民族文化的复兴,华夏族人的民族意识日渐觉醒。近年来,各种对古圣先贤的祭祀活...

  • 漫谈文化贫穷

    有个暴发户曾感叹地说:"我穷得只剩下钱了!″这话虽带有点娇情,但确也道出了他的某种不足。这种不足实际是文化贫穷,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胸罩文化漫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cb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