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No.196《认知天性》

No.196《认知天性》

作者: 杂草青 | 来源:发表于2019-07-15 14:59 被阅读0次

    核心书摘

    《认知天性》是一本教你怎么学习的实用指南。这本凝聚了11位认知心理学家10年心血的科研之作,首次提出了人类认知规律和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透彻解读了学习的本质和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学规律。相信在了解了学习的本质和规律之后,读者一定能从固有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发现更高效、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实现更高目标。

    适合谁读

    · 职场精英

    · 学生家长

    · 想学习一项技能的人

    关于作者

    彼得•布朗,作家,擅长科普写作,文字练达严谨。

    亨利•勒迪格三世,华盛顿大学路易斯分校心理系教授,曾任美国心理科学学会主席,人类学习和记忆领域专家。

    马克•麦克丹尼尔,华盛顿大学路易斯分校心理学教授,整合认知学习教育中心主任。他有两个主要研究兴趣:前瞻记忆和教育,这项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是研究导致记忆和学习失败的因素和过程。

    学什么?了解学习的本质,用最简单的方法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很多孩子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完成作业,有时甚至会熬夜到晚上2点背单词……但成绩就是很一般。究其原因,还是学习方法出了问题——不是所有的刻意练习都能达到完美效果。那么,到底该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

    《认知天性》绝对能解决这个问题。本书首先从学习的本质入手,向读者详细阐述了构架心智模型、打结和检索的方法,再分析了认知规律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最后从众多研究成果中得出有利于大脑的简单学习法则。有理有据,案例详尽,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学习的真相,更能找到一套属于自己的高效学习法。

    你还会发现

    ·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 遗忘曲线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  “刻意练习”失效的原因有哪些。

    一、认清学习的本质

    首先,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认清学习的本质。

    1、构建心智模型

    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飞行员马克•布朗曾经遇到过一次事故。那一次,他连夜从德克萨斯州的哈林根出发,驾驶着双引擎塞斯纳飞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最耐用的通用飞机)去肯塔基州送货,当飞机升到1万1千英尺(约3300米)的时候,飞机的右引擎油压突然开始下降,马克知道自己遇上麻烦了。

    然后,马克的脑子里迅速闪过很多信息,如果引擎失灵,在关掉引擎后飞机还能飞多久;飞机上货物的载重量有没有超过飞机的损伤限度,飞机失去右侧的升力之后会不会掉下去。

    所有的知识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之后,马克决定关掉右侧的引擎,把螺旋桨桨叶调到与气流平行的位置来减少阻力,然后加大左侧引擎的马力。最终马克的飞机在勉强飞行了10英里(约16公里)之后,安全迫降了。

    我们讲这个故事当然不是为了让大家搞明白马克是如何进行每一步操作、最终脱离险境的,而是想说很多曾经学过的知识,不知道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派上用场,尤其是在这种要命的时刻,你根本没时间去查百度。

    所以在学习一项基本技能的时候,就要让它成为一种像“条件反射”一样的本能操作,而形成这种条件反射的过程,就是打造心智的过程。

    从新知识中提取关键概念,组成一个心智模型,然后把这个模型和过去已经学过的、已经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能够做到这些,才算是学会了一门知识或技能。所以,学习的本质之一就是构建心智模型。

    2、打结和检索

    我们的大脑不止有记忆新知识的能力,它还有一个与生俱来的“能力”叫“遗忘”。早在1885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就开始研究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并根据这个规律设计了一条“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告诉我们,我们记忆的知识就像一个个穿在绳子上的珍珠一样,挂起来以后,从绳子上脱落的速度非常快,有多快呢?遗忘曲线指出,我们刚刚读过、听过的东西,有70%左右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忘却,剩下差不多30%会被缓慢遗忘。

    那么如何才能让知识不被遗忘得那么快,挂起来以后不会从绳子上脱落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给绳子打一个结,这个结如何才能打好?答案是检索。

    检索说白了就是主动回忆某个知识或某件事的过程。你可能也有这样的体会,比如你看了一本书,你以为自己记住了,但当你给别人复述的时候,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很多东西自己压根说不清楚;但当你从头到尾把这本书复述一遍后,你会发现自己对这本书的印象特别深,而且很长时间不会忘记。

    这就是因为看书的时候,其实只是把知识穿在绳子上,很容易脱落;而主动回忆这本书,并把它复述下来,就属于检索了。所以学习的本质应该是检索,是给绳子打结,而不是“穿珍珠”。

    那么问题来了,有没有什么好的检索方法呢?当然有,而且很多人都用过,那就是考试。

    心理学家们曾在美国哥伦比亚的一所中学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安排两组八年级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学习科学课的一些小知识。

    一组学生采用老办法,在老师的带领下重复阅读,但没有测试;另一组学生需要经常接受关于这些知识点的小测验。一个月以后举行真正的考试,结果那些接受小测验的学生们,平均成绩是A-;而不经过测试的那个组,平均分数只达到了C+。

    所以,虽然很多人反感考试,但考试的确是一种非常好的检索方式,对学习有重要意义。

    不过,虽然检索对学习意义重大,但也很难一步到位,脑子里没东西就去考试注定不会有好结果,所以一般来说,每个学习的过程都要经历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编码。编码就是把感知到的东西转化成有意义的心理表征的过程。举个简单的例子,小学生学投篮的时候,最开始,肯定老师要先解释投篮的动作要领,然后亲自做示范。

    这个时候,小学生们认真去听、去观察,大脑就会把他们感知到的东西转化成生物信号传送给大脑,这个过程就叫做编码。编码就像是记笔记的过程,形成的是短期记忆。

    有些人认为短期记忆对学习没多大用处,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短期记忆会指导我们处理很多事情,以此来及时清空大脑内存,让大脑有空间去记忆更重要的事。

    比如,在健身时要记得自己的衣服放在几号柜子,这就需要用到短期记忆,如果一年后你还牢牢地记得每次的健身柜编码,那大脑肯定会爆炸,更别说学习了。

    第二步是巩固。巩固就是把编码的心理表征强化成长期记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会做两件事,一是把不重要的信息抛弃掉,二是把重要的信息牢牢记住,形成长期记忆。当然做这两个工作都是需要时间的。睡眠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就是因为在睡觉的时候,大脑有时间做巩固工作。

    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巩固的过程和我们写文章非常类似,一般文章的初稿会存在很多问题,几次修改过后,文章有了些起色,无关的观点也被删除了。这个时候,有经验的作家都会先停下来,做点别的事情。等过一两天后重新拿起这篇文章,就会发现,想表达的东西在头脑中更明确了,修改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接下来第三步才能轮到我们刚刚说的最重要的“检索”,换句话说,只有把“编码”和“巩固”做好了,“检索”才能顺利进行,最终形成高效的学习。

    在我们今今乐道读书会的学习心法中,把这三个步骤叫作:信息输入、信息消化和信息输出,信息输出的压强越大,学习的效果越好。

    二、那些你用错的学习方法

    在了解了学习的本质之后,我们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为什么很多我们常用的学习方法效果不好了。

    想想看,我们在上学的时候,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重复阅读、死记硬背!听起来这两个方法好像是有道理的,再往深里研究,似乎还能找到支持这两种学习方法的科学依据,比如我们之前读过的《刻意练习》这本书里,不就指出长时间、针对性地重复训练能让普通人成为天才吗?重复阅读、死记硬背不就是一种简单的刻意练习吗?

    而本书的作者亨利•勒迪格三世等人却在书中对“刻意练习”进行了质疑,他们提出重复阅读、死记硬背对学习来说,几乎没有用处,并用一个实验来证明他们的观点。

    作者亨利•勒迪格三世和他的一些心理学家朋友们在一所小学做过一次投沙包的实验,他们找了一组8岁大的孩子练习把沙包投进3英尺外的篮子里,这些孩子被平均分成两组,一组的人就在距离篮子3英尺的地方练习,另一组孩子要在2英尺和4英尺的距离范围内交替练习,就是不能在3英尺处练习。

    3个月后,实验人员对两组孩子的水平进行测试,让他们把沙包投进放在3英尺处的篮子里,结果发现,在2英尺和4英尺之间投沙包的孩子的成绩要远远高于一直练习投3英尺孩子的成绩。

    为什么这时候“刻意练习”失效了呢?这是因为重复阅读和死记硬背这种“刻意练习”只是一种输入,唯一的作用就是给我们大脑形成短期记忆,我们在上一节中讲过,短期记忆只是学习的第一步,对最终的学习成果来说,几乎没有作用,而且还会给大脑造成一个假象,以为自己都记住了,如此一来,大脑就懒得让“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了,就更别提最终进行“检索”了。

    由此可见,重复阅读和死记硬背这样的“刻意练习”是非常不可靠的,这就能理解为什么很多时候自己花了大价钱,上了一堆考前突击培训班,却没起多大效果了,因为培训班上的针对性训练从本质上讲也只是“短期记忆”而已。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克服“刻意练习”的“缺陷”,让学习更高效呢?答案是有的,三位作者在仔细研究了《刻意练习》之后,提出:间隔练习能使知识存储得更加牢固。

    间隔练习,顾名思义就是学习一种新的知识后,间隔一段时间,再回过头来进行复习。作者在书中提到:人们其实早就已经发现,间隔练习的好处。有一个实验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间隔练习”。

    心理学家曾挑选了38位外科实习医生进行了一项研究,这些医生被安排去参加关于显微手术的四节课程,他们要在课上学习如何把细小的血管缝合起来。

    其中一半的医生在一天之内上完全部四节课,另外一半的医生也上完了四节课,只不过每节课中间有一周的间隔时间。

    在最后一节课结束后的一个月,实验人员用小白鼠对两组医生进行了测试,结果无论是重新连接血管的成功率,还是老鼠的主动脉搏动情况,甚至是手术完成的时间,有间隔的一组医生都要比没间隔的医生表现优秀。而且没通过间隔练习的医生中,有16%的人损伤了白鼠的其他血管,导致实验未能完成;而通过间隔练习的那一组医生的手术完成率是100%。

    由此可见,间隔练习对于学习来说是有效果的。那么为什么间隔练习会比集中的针对性练习更有效呢?原因依然要回到“学习的本质”上。

    “学习的本质”告诉我们,新知识要成为长期记忆必须要经历一个“巩固”的过程,但巩固是需要时间的,频繁的针对性练习占据了大脑的“巩固”时间,让“短期记忆”无法转换成“长期记忆”;而间隔练习中间的间隔时间,恰恰给了大脑时间去做“巩固”的工作,如此一来,间隔练习就能让知识存储得更牢固了。

    其实,对高效学习方法的追求,并不是当代人的专利,过去很多大文豪也特别在意这一点。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顾炎武就很擅长找学习的方法。

    顾家原本是名门望族,只不过到顾炎武父亲这一辈的时候,家族就开始衰落了,顾炎武也在很小的时候,就过继给了叔父顾同吉,不幸的是,顾同吉也在顾炎武过继之后没多久就去世了,所以顾炎武只能由婶婶来抚养。婶婶王氏受过很好的教育,而且非常勤奋,常常是白天纺纱织布,晚上看书看到二更才上床休息。

    顾炎武受婶婶的影响,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上了读书,据说他在两岁的时候就能诵读《千字文》、《百家姓》这些启蒙书籍了。

    后来,随着书越读越多,顾炎武自己总结出了一套高效的学习方法。就拿《资治通鉴》来举个例子,顾炎武在读《资治通鉴》的时候,会把当天读完的内容再抄录一遍,这一次的“抄”是一字不落地“抄”,其实目的就是为了能更快地让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之后,他会合上书,按自己的理解做读书笔记,或者写下一些心得体会,这就是前面讲的“打结和检索”,顾炎武做的一部分读书笔记,还汇编成了《日知录》这本书。

    当然“打结和检索”还不算完,顾炎武还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每年春秋两季,分别复习冬夏两季所读过的书,每天复习200页,没有完成绝不睡觉。你看,这不就和刚刚我们讲的“间隔练习”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只不过在顾炎武的年代,科学还很落后,无法用脑神经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来解释原因,所以即便顾炎武能够总结出学习的方法,也很难推广普及。但如今,科学家们已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如果你还是固守着重复阅读、死记硬背的笨方法,可就有点食古不化了。

    三、让你好好学习的心理学规律

    在了解了学习的本质和那些我们曾经用错的学习方法后,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本书的最后一个重点内容:让你好好学习的心理学规律。

    1、欲求新知,先忘旧事

    通常我们认为,只要能把所学的东西和已知的知识联系起来,我们就能获得无穷的知识。因为新学问是以旧学问为基础的,所以学得越多,新旧之间的联系就越多,“检索线”也就越多。

    但是,我们大脑的检索能力是相当有限的,不可能同时记住所有的“检索线”,否则你就得每天在“帽子在哪”、“怎么上网”这样大量的信息中去找出你想要的知识,这会是一个非常耗时又痛苦的过程。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忘记一些矛盾的、与旧记忆相关的记忆线索,这样才能更高效地把记忆线索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简单说就是欲求新知,先忘旧事。

    比如,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还没有拿到驾照就学会开车了,当他们去重新考驾照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已经会开车的人反而通过率是最低的,很多人需要进行补考才能过。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把大脑中的“旧检索线”忘掉。这也是我们常说,“一张白纸”的可塑性更高的原因。

    当然,这里所说的“忘掉记忆线索”不是彻底的遗忘,而是指“停止使用”、不要轻易想起。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搬了很多次家,可能就记不起来20年前的住址了,但如果某一天恰好经过了那个地方,你可能立马就能想起来了。这就是因为记忆线索并没有消失,而是我们有意识地把它收进意识的“柜子”里,没有及时打理而已,需要用到的时候,还是可以拿出来的。

    所以,为了让自己更好地记忆“新知识”,就先学会忘掉“旧知识”吧。

    2、越容易想起,就越容易被忘记

    我们已经知道了“检索”是强化学习的一种方法,但心理学家发现,这种方法的难易程度和它的效果之间,存在着一种反比关系,也就是说,知识或技能越容易被检索,就越不容易被记住。相反,如果你在检索知识或技能时花费的努力越多,“检索练习”就会越深化这种记忆,这样一来也就越不容易忘记了。

    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棒球队曾经参加了一场研究,他们被分成两组进行45次击球的训练,第一组中的队员用15次来练快速球、15次练弧线球、15次练变速球;而另一组也是练45次,同样也是练三种球,但这三种类型的球是随机练习的。持续练习六周后,实验人员对他们的击球水平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随机练习的球员表现更好。

    这是因为球员在连续15次进行同一类型的练习时,更容易记住对应的球路,更能感知自己应该怎么回应和击球,但因为15次都练习同一种球,他们对这种球越来越熟练,检索过程自然也就越来越轻松。当不知道对方投什么球的时候,他们就得具备判断对方打出的是什么球的能力,这就需要更复杂的检索技能,但显然只练习一种球的队员就缺乏这种技能,所以学习成果也不具有持久性。

    由此可见,学习一个知识或技能时,检索越轻松,就越容易忘记,过程耗费的努力越多,就会学得越扎实。

    总结

    以上就是《认知天性》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回顾我们今天所讲的全部知识,你会发现,其实整本书,作者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轻松的学习是无效的”。重复阅读也好、死记硬背也好,其实本质上都是一种“看起来努力”的学习法,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经过“打结和检索”,所形成的知识也大多都是短期记忆,而“考试”、“间隔练习”、“巩固”这些才是真正能够让学习变得轻而易举的方法,当然它的过程绝对不轻松。

    其实除了“考试”、“间隔练习”、“巩固”这些学习方法外,书中还提供了非常多实用的学习小技巧,比如“举一反三”、“学习迁移”、“良性干扰”等等,可惜因为时间有限,我们无法把这些方法一一讲述一遍,但如果你最近正在遭受“学不会”的困扰,或者准备去学习一项新的技能,那么强烈推荐你买一本书回来好好读读,相信里面的方法会带给你非常大的启发。

    《认知天性》金句:对自己的知识感到自信是一回事,把对知识的熟练掌握表现出来则是另一回事。

    学习方法不对,再怎么努力都是无用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No.196《认知天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cg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