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2日周六,下雨天,冬至日。看到上面的描述你会想到什么,睡到自然醒?还是窝在被子里,刷着手机?我想到的是吃饺子。你是否也和我想的一样呢?今天是冬至,在我的家乡,今天是一定要吃饺子的。平时工作的原因我只记得周一到周日,所谓的日期和节气更是很少去关注,之所以知道今天是冬至,也是因为昨天早上和妈妈通电话时,她提醒我的。
2018-12-22 冬至日的饺子早上起床,下楼买了早餐,然后去菜市场逛了一圈,买了鲜肉,让店家帮忙打成了肉泥,又买了一棵大葱和白菜,准备中午包饺子。真实的情况是,由于中午画画和码字让我没有时间用包饺子来解决午饭,于是用家里的食材煮了面,说实话我煮了两大碗面,然而我只能吃掉一碗,一个人做饭总是出现超额的时候,想要食物丰盛一点,可是最后总会出现一个人吃不掉的尴尬。有一次和家人聊天时调侃一个人吃饭的落寞,后来有几次就被妹妹拿出来嘲笑我!(o^^o)
一个人吃饭关于包饺子这件事,我是有点拖延的,总认为这是件浪费时间的事情,事实证明也确实是如此。因为买了食材,因为想吃饺子,我就要逼着自己动起手来。把白菜从头开始慢慢切下来,上面的叶子会多一点,相比较下面的白菜帮,白菜叶作为饺子馅更好吃一些。其实自己最想吃香菇馅的饺子,柜子里有买来的香菇,但是觉得手边的工具有限,把香菇剁成饺子馅还是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或者对我来说吃白菜馅的饺子也还不错,就没有动力再去做香菇馅了。由于砧板比较小,我把大棵白菜一点点切下来,然后剁碎放在盆子里,要把白菜剁碎是要些功夫和时间的,想到之前家里没有打饺子馅的机器,每逢吃饺子,爸爸或者妈妈就会在厨房忙活好长一阵子,因为家里人多,或者说按照家里的习惯每次都会拌好多的肉馅,然后连着几天都可以吃饺子。最后切大葱,将大葱剁碎放在饺子馅里调味,说实话大葱还不如白菜好切,不易剁碎,另外葱的辛辣熏得我眼泪直流。在家里大多数时候还是妈妈做饭,洋葱和大葱都是辛辣的,妈妈为我们做了那么多次饭,要流多少眼泪呢?很多时候我们只有去做了才能切身体会到别人的感受和不易。记得没错的话这应该是我在上海四年多的时间里,第三次自己动手包饺子,前两次都是韭菜鸡蛋馅的,处理起来相对快一点,而这次主要是在白菜和大葱上多用了些时间,将这些食材准备好后,加了一些食用油,白菜的水分比较多,用油可以裹住一些水分(不知道这里面是不是真的有某种科学道理,但是水油能分离是真的。^_^……),然后加了肉泥进去,开始根据菜与肉的量去加调味品。因为这些都是生的,我无法去尝试咸与淡,韭菜鸡蛋馅的时候我都会去吃一口来尝尝味道,这次的白菜大肉馅也只能凭感觉了。
在包饺子之前,我在家族群里发送了视频邀请,因为今天是冬至,也因为想他们了。每次我自己动手做一些看似大菜的时候都会和爸妈视频,一方面算是找个机会和爸妈交流,闲聊几句;另一方面是想让他们知道我一个人在外面可以照顾好自己,我一个人也会好好吃饭。我们兄弟姐妹各自都在不同的地方,现在只有爸妈在家里,偶尔一个人的时候还是希望有爸妈或者其他家人陪在身边的,不是因为我不能打理好一个人的生活,而是我希望我能陪伴他们,希望他们有好好吃饭,好好生活,而我也因为他们的陪伴认认真真地去吃一餐一饭。饺子包了好长时间,因为和室友一起吃饭我要包足够三个人的量,或者是把手边的饺子皮用完,剩余的可以放在冰箱里作为速冻饺子。房子是合租的,舍友的男朋友来陪她一起过周末。他们要做东北的猪肉炖粉条,然后我们就打算这样一起吃晚饭。舍友今天身体不舒服,有点发烧,我手边有些感冒药可以给她吃,但是后来发现没有很快起作用,她晚饭吃不进饭,身体很虚弱,看上去让人有些心疼和担心。看着舍友生病时虚弱和撒娇的样子,我当时觉得这就是女生生病时应该有的样子。反观我自己,每次生病时都后知后觉,只是觉得有些乏力或者不舒服,从来不觉得自己生病时很脆弱,很需要人照顾,或许是觉得没有人可以来照顾我,我会一个人寻找自救的方法,或者尽可能在当时的情况下让自己感觉舒服些。记得有那么一两次在外面有些不舒服,感觉自己快要晕倒了,坚持走回家里,让自己休息一下,喝点热水,或者热牛奶,实在不舒服的话就会吃点药。现在知道照顾好自己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身体健康,因为身体不舒服时还是要一个人做往常要做的事,还要工作,不然整个人身心俱疲,所以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本钱,也知道我们这些即将三十而立的90后为什么开始养生了。
然后我又开始想最近一直或者长期困扰我的命题,就是关系。上周参加《设计人生工作坊》,教练让我们记录“美好时光日记”,通过“美好时光日记”找出三个关键词,这三个关键词用来在课堂上进行头脑风暴,让我们自己也让同组的其他伙伴想到尽可能多的关联词,发挥我们的想象力,越不可思议越好,让我们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在课程之前我想到了一些关键词,但是仅仅只要三个关键词我最终选择了主动、美好、舒服,如果要解释一下就是,我主动选择的,我认为美好的事情,让我感觉舒服自在,也让与我相处的人与物能够保持一种舒服的状态。在头脑风暴时,我写下的第一个关键词是美好,由这个词我延伸出了很多的关联词,最后有一个让我自己有些震惊或者是关于自我的新奇的发现,在关系的那些关联词汇中最终都归到了“爱”与“陪伴”两个词,剩下的很多关联词是和“意识”相关的。
“美好时光日记”关键词关于意识层面的东西太宏大了,我不敢妄言。我想剖析一下自己关于“爱”和“陪伴”的理解,我享受独处的时光,不代表我不需要“爱和陪伴”,或者我会毫不掩饰的承认自己对于“爱和陪伴”的渴望。由于学习和工作的原因,我陪伴父母的时间是相对较少的,每年只有屈指可数的寥寥数日,兄弟姐妹也是很少相聚,他们都是我生命中最亲近的人,对我很重要的人,但是我们共处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有作为亲人的存在感和归属感,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是疏离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物理距离上的,但也由于物理距离的存在让我们不能更多的参与到对方的生命里和生活里,在他们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远隔千里,对着电话遥相慰藉,我知道他们永远是我的家人,是我的栖息地和温暖的港湾。关于亲密关系的缺失和不圆满是我要修习的功课,也是现阶段比较关键的功课。我还没有真正去接纳爱与被爱,接纳亲密关系在我身上发生。因为和一个朋友聊到关于课堂上我找到的对我重要的关联词“爱”与“陪伴”,TA的反应是觉得可笑,因为我没有让它们发生在我身上,怎么谈“爱”与“陪伴”呢?我不想去做任何反驳,我不体会,就无法知道那是不是我想要的“爱“与”陪伴”。我知道什么不是我想要的所谓的陪伴,对着电话或者视频,隔着屏幕看着微信上的信息,这都不是我想要的。然后我把自己想要的陪伴定义为高质量的陪伴,就好像现在很多家长觉得没有时间陪孩子,没有给孩子更好的爱,就给他们买更好的东西和用更好的东西,让他们享受更好的物质条件,带着孩子上各种辅导班,这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和陪伴“,陪伴是你在那里,你和他们在一起,你和他们一起玩耍,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小孩子是最纯真的,大人有时候需要像孩子学习,让天性舒展,让情绪自然地发生与流露,让自己真正的去享受生活。因为我有两个小外甥,偶尔和他们的接触当中,也让我有新奇的发现和感受,与孩子们相处应该是比较快乐的事情,但是是在他们不哭闹的情况下。(o^^o)
我认为的陪伴应该是彼此有交集,彼此不干涉,能够给对方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亲人已经在一起生活了很多年,已经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基础,或者那是连在血脉里的东西,在家人最需要的时候我知道我们在一起,我们彼此陪伴。在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退居二线,不去打扰,但是会关注和问候。好朋友也是如此,很长时间不见,见面之后可以谈笑风生,分享彼此的生活,自在随意。但是对于恋人这个更深层次的亲密关系,需要基石铺垫,还需要不断地经营和滋养。不是我们彼此不够好,而是我们没有一起陪伴相处的时光,不能看到彼此生活中的影像,无法真实的触碰到一个人更深层次的东西,或者只是见过一面过几面的人连他外在的表现也无法去了解,更不要说去发现一个人的心灵和TA的内在。在这个快餐主义的时代,我们这种慢节奏始终是有些不入流的,也就导致了很多人选择单身或者宁愿单身,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依然处于单身状态的。
中国人很喜欢聚,特别是每逢节日更要家人或者朋友聚在一起吃饭聊天,也就会有很多他乡之人感伤“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不是不可以一个人,而是因为有陪伴会更好,陪伴不是仅仅因为我们需要,而是我们彼此需要,我们彼此陪伴,带给彼此温暖和关心。那个人可以是爱人、爸妈、孩子、朋友……,我想和你们一起吃冬至日的那碗饺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