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运营,是运营的任何一个工种都必须要接触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的跨度也非常大,小能小到一个几小时的抢楼活动,大能到一个花费几百万的线下发布会,活动的形式也非常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日常的基本功。
今天来分享我坚持的一些基本原则以及一些小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示:
1 做活动,活动一定是“做”出来的!
很多人活动做不好,都把问题归结在流量不够、预算不够、创意不够上,工作的重点,几乎也都花在了申请推荐位、沟通协调资源、申请更多的现金和奖品、把活动页面设计的更好看上了。这没有错,但是我想说,光做这些还是远远不够;活动发出来只等着用户来参加,这种想法更加不行。
活动一定是“做”出来的,如何做?在这里分享两个技巧:
1)提前找“托儿”
活动运营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叫活动引导。提前找“托儿”,是活动引导的基本要领。而且你提前找的参与者的水平越高,咖位越高,活动的效果就会越好。
2)活动氛围的营造
活动氛围的营造应该是贯穿整个活动过程的一个重要思想。举个例子,很多活动在设置的时候,对于参赛作品都有评论、点赞等等功能,活动页面也会有类似的功能。那么,你就需要安排用户,第一保证活动的氛围能营造地比较火,对于参赛者,也要让他们感到“这个活动人气是很足的”。否则,谁会来参与你的活动?
2 低门槛的活动一定少做或者不做
活动应该尽可能地增加门槛,无论活动规则(玩法)上,还是活动流程设置上,当然不能无限加门槛,太复杂了就没人参加了。举个例子,世界杯猜比分,肯定比猜输赢更难,而比分之外,你大可让用户加上猜这个比分的理由。
我们要思考,我们做活动希望的是吸引一批怎样的用户,什么样的用户对平台的发展更具有长远的意义,那么就应该始终坚持这个原则。即便一次活动吸引的用户不多,我们也要想办法,让这些用户多起来。
3 做活动永远不要抱着做爆款心态
每次做活动,就要把目标用户服务好,积累好,日积月累,便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很多运营人员总是希望用活动来冲kpi,在绩效考核的时候,搞一个大活动,kpi完成了,年终奖也拿了,大家都很开心。考核一结束,好了,数据立马一泻千里。来年接着这么干。
活动运营只是运营的一个手段而已,千万不要押宝在这上面,更别指望靠这个打爆用户。
活动最合适的是保持一个固定频次,举个例子,大活动(线上周期在20天以上的、线下准备时间需要一个月以上的),一个季度搞一次就可以。中型活动(线上周期7-10天、小的线下活动)、小型活动(线上7天以内的),一个月搞1-2次即可。频次太低,感觉平台就没什么人气了。频次太高,用户也被你搞疲了,员工累死累活,心气也便磨没了。
4 周边是最省成本的推广
运营的要义之一叫四两拨千斤,即小成本做大事。活动运营亦是,每个运营人员,一定要学会控制成本。如何少花钱还能做出效果不错的活动?分享一些小心得:
1、控制获奖人数,不要雨露均沾,同时把单个奖项的价格提高,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2、把精力放在活动细节和活动流程设计上;
3、活动的玩法和创意力求做的有趣;
4、奖品一定要有梯度,不建议设置超过5类以上的奖项;
5、奖品一定要搭配着来,都给钱,我只能说你俗气,现金、实物等等混着来,效果更好;
6、周边产品是最省成本的一种推广方式,这点我说过很多次。
最后,不要一次向全将钱砸在一次活动上,循序渐进才是王道,尤其是创业公司。
5 活动细节比创意更重要!
没做过活动之前,都会认为创意是重中之重,等你操作起来会发现,活动流程、活动环节怎么链接更值得考虑。
如果想要好的点子,可以多和平台上的用户接触接触,他们能帮你想出很多不错的点子,而且一定会更好。
活动细节包含以下部分:
1、拟好标题、重视推荐位上的所有文案
标题是一篇文章成功的一半,自然也是一个活动成功的一半。这就意味着你在任何推荐、banner上露出的文字,同样重要,因为标题本身就是中心思想。
标题都不吸引人,流量起码折损了一半。
2、图片要吸精
图片是门面,无论是头图,还是点进去的图,还是你把整个活动做成h5页面的形式出现。
重要的信息一定要出现在第一屏,尤其是规则和奖品。所谓活动,用户只关心,如何参加,参加了有什么好处,这是最最关键的元素。
3、活动规则
这个一定要讲清楚,你可以举例子。简介明了。
4、评选规则
评选的规则尽量简单直白,能让用户一眼就看懂。
5、活动时间
包括活动时间、评选时间,尽量精确到小时,否则小心收到投诉。
6、奖品设置
上面讲过了,见第4点
7、注意事项
必须要有,把用户一切可以作弊的可能性都给出来,比如刷票、抄袭。
其他可以根据活动具体要求来写,最后一定加上:本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XXX所有。
6 活动是要全程跟踪的,必要时需要及时作出调整
活动运营,做好了,一定是一个杀手锏,一定会出数据。一个活动,一定要有一个owner,全程把控活动的整体运营情况,无论是事前的准备工作,还是活动中的执行细节,还是活动结果的公布,还是活动的复盘。
1、流量监控:活动每天的数据是要看的,如果出现较大异动,需要引起重视。活动效果好,还要去争取更大的流量位。
2、作品和用户跟踪:当活动中出现了非常牛逼的作品和用户时,也可以给出更多的资源推荐一下。
3、应急性调整:当活动出现了疏漏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补救,该改的地方抓紧改,该加的地方抓紧加。谁说活动发出来了就不能改的?
4、活动的整体氛围把控:一定要想法设法让新来的用户,感觉到你的活动是热闹的。
7 活动保证让最值得拿奖品的人拿到奖品
活动应该让最值得拿奖品的人,拿到对应的奖品。我觉得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否则你做这个活动就没有任何意义。这句话的道理你可能懂,但现实里,很多活动都是轻飘飘地就这么把奖品发出去了。
1、你必须密切关注活动中的所有参与者,尤其是确实优秀的那一批人。也就是说,在活动临近收尾的时候,哪些人有可能排在前几名,你心里应该是有数的。
2、前3名,甚至是前5名,你一定是可以把控的,并且是符合民意的。这样就不允许有太大的偏差。
如果一个不怎么样的人得了前三名,那就是你的问题,某种程度上,你这个活动已经做失败了。
所以,你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干预,保证结果是有说服力的,而并不是任其自由发展。所以评选规则的设置很重要。
3、活动的中部,尤其是尾部获奖的用户。理论上不需要太多的干预。只要是不出现太过奇葩的结果就行。
8 活动更深层的意义在于积累优质的用户
我一直觉得,做活动只是一种表象形式,其目的除了攒人气、冲数据、吸引新用户参与,更深层的意义,就是积累更多优质的用户。高质量的用户才是一个平台的生命力,做运营要有这个意识。
作为运营人员,有必要在活动中找到一些好苗子的用户的。从这个意义上,你的每一次活动,只是下一次活动的准备阶段,都是为了给下一次活动助力。因为参与你第一次活动的用户,一定有可能参加第二次。
所以,当你第一次活动做的并不是很好,无需着急,你努力做好复盘,并且在每一次活动中,主动跟那些优质用户建立联系,这么循环往复地不断积累下去,你手里必将拥有一个庞大的优质用户资源库。有了他们,你的所有运营工作,都将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9 如果你自己都不想参加,那这个活动干脆就别做!
做活动,往往是一件费时费力又费神的工作,钱花了,效果还不一定好。有很多人,也只为了做活动而做活动。更有很多人,只是为了完成领导安排的一个任务。
我们辛辛苦苦把活动做出来了,但你有没有静下心来想一下:如果你自己是一个普通用户,按照你设置的这些规则、你给出的这些奖品、你给出的评选逻辑,你自己有没有兴趣参加这个活动?
如果你觉得用户不会参加,这个活动肯定是失败的,那么你也没必要举办了。
10 犯错是帮助自己以后少犯错,亮点永远用在下一次上
做活动,不犯错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新手,因为细节实在是太多了。道理你也许都懂,但你实操起来,就是容易犯错。
我们应该给运营人员试错的机会,你能否把每一次的坑儿、坎儿,改正过来,记下来,在下一次的活动中,能够少犯错,尽量能够不犯错。这才是最重要的。
同时,还要善于发现自己在每一次活动中的亮点,就是做的比别人更出彩的地方。做久了你就会发现,活动这块的亮点,往往都是细节。每次比别人想的多一点,考虑的周全一点,亮点就会越积累越多。学会发现亮点,还能够帮助自己积累更多的自信。
所以,错误不总结,越做越差。亮点继承的越多,越做越好。
总结
我觉得做活动有一个总的基本原则: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什么叫最好?说白了就是让自己问心无愧。尽全力了,就是最好。
活动运营,某种程度上,就是你日常运营工作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爆发点。这个技能,所以应该慎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