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你用心看到我时,你的整个灵魂的反应,就像是一个抽象的镜子一般,照出了我的存在。”
我们都像是孩子,希望被看见,因为“我的感受,必须经由‘经由’你的看见,才开始存在”。对于婴幼儿,在表达的时候,如果没有被妈妈看见、关注,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存在。就像《武志红心理学课》所讲,来访者心中一直有种情绪,不知,但是当咨询师指出来才恍然大悟般知道原来这种情绪叫恐惧或者焦虑,又或者愤怒。大抵是小时候,期望看见的那双眼睛没有看见。
小时候这样的场景可能大家会很熟悉:
我兴高采烈的拿着学校发的奖状回到家,给我爸爸看,然后爸爸“嗯”一声,头也没有转过来便继续他手中的事情。其实我是想告诉爸爸:“爸爸!爸爸!看我多厉害,拿了奖状”然后本以为爸爸会说“我儿子真棒!”但是那双眼睛却没有看见我,我的那种想要炫耀的成就感便不存在了,以至于长大后,也不太好意思去展示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当别人夸奖的时候,倒觉得不好意思,原来本该高兴自豪的情绪因为童年那双眼睛没有看见,所以,它变得不存在了。
在中考的那天,考完试回到家,满心以为很重大的日子,毕业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的开始,还有中考,要进高中了。但是那天和以往一样,没什么两样,妈妈仍旧回去田地里耕作,我回家时门依旧是关着的,像我心里某个未被光照亮的角落。这双眼睛依旧没有看到我,我的失落情绪,不存在。
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妈妈看不见我的时候,我的那些感受就好像不存在,它好像从来也不会有。所以为什么很多人在有情绪时,通常只会以沉默来对抗,不懂得如何去表达,也不知这种情绪的存在。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寻找“看见我”的那双眼睛,“你的眼睛,就像镜子,我从你的眼睛中,甚至可以看到我的镜像”,
作为父母,做孩子的镜子
作为咨询师,做来访者的镜子
作为爱人,做彼此的镜子
用心去感受他们的情绪,并回应,让彼此知道,我看见你了,i see you.爱,需要回应,看见,才够滋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