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sunshine读《如何学习》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过这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我们遇到了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绞尽脑汁,冥思苦想,还是找不到合适的方法, 突然,灵光乍现,我们一下子就知道了要怎么做。这种感受,真是太棒了!
另一种情况,我们为了解决难题,收集了很多资料,试过了很多方法,好像终于有了一点头绪。就在这时,突然有其他事情发生,打断了我们的思路!这种感觉,真是太糟了!
这一好一坏截然不同的感受,大多数人肯定喜欢前者,讨厌后者。可是,《如何学习》这本书提到,认真工作时思维被打断,并不是坏事,这样更有利于大脑得到解决问题的灵感。
我们仔细回想灵感出现的过程,验证一下是不是这样。我们遇到问题,收集资料,寻找答案,试了一种又一种方法,还是百思不得其解。我们不得不先把问题放下,去做其他的事情。或许过了一会,也可能过了很久,可能是在我们喝水时、散步时、做其他工作时,甚至是睡觉时,突然,灵感像一朵绚丽的礼花在我们脑海里炸开!
或许礼花绽放时的光芒太耀眼,我们忘记了前面黑夜般的过程,也忽视了灵感出现前最重要的一点:认真工作的思路被打断。可以说,正是认真工作的思路被打断,促进了灵感的诞生!
为什么会这样呢?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快要完成还没完成的的工作,会被大脑推到首要工作的重要位置,即使表面上我们没有在继续进行这项工作,大脑的潜意识还在运行,也就是蔡格尼克记忆效应。这种中断记忆的效应,能带来两个好处。
首先,我们对解决问题相关信息的感知力会提高。
比如,我们想买个车,不知道选什么颜色,在网上搜了搜,发现一个特别的颜色,比如烟灰蓝。我们想了想,周围好像没有这种颜色的车。于是,我们初步决定选这个颜色。结果,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会越来越频繁地看见这种颜色的车。换个颜色试试,还是这样。其实,车子一直没变,是我们潜意识里想对这种颜色的感知力提高了。
面对其他问题,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会潜意识地收集更多相关资料,从周围环境中找出更多解决问题的提示。
其次,我们会对脑海里的知识反思。
当某项工作进入潜意识,表面上我们是暂时遗忘了这件事情,其实大脑还在默默思考,这有助于我们切断知识之间原有的链接,发现原本好像没有关系的事情之间的联系。
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化学家凯库勒研究了很久,都没弄明白苯分子的结构。有天夜里,他在梦中看到了一条蛇,这条蛇用嘴咬着尾巴,形成了一个环。凯库勒猛然惊醒,想到了苯分子的结构也应该是一个环形。
这种自我反思,打破了思维的限制,有助于我们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感知力提高和自我知识反思两方面共同作用,就能促进大脑产生解决问题的灵感。那么,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如何应用蔡格尼克中断记忆效应,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呢?
1.我们要尽可能早地开始工作,让大脑尽可能多地关注与这项工作有关的信息。
2.让大脑努力工作,出现卡顿的时候,主动中断工作。
3.接下来,我们可以让大脑完全放松,可以处理下简单的工作,可以继续另一项同样难度的工作,这三种不同强度的转换大脑思维的方式都可以试试。
4.灵感出现后,验证是否有效。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必须是大脑努力工作后再中断才有效,如果根本没有认真思考就去休息,是没有促进灵感产生的效果的。
不要再执着于非要一口气解决问题才休息的用脑方式了,科学的中断思维,不仅能让我们感觉更轻松,还能更有好地解决问题,下次不妨试试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