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2中国历代书法名言

12中国历代书法名言

作者: 赵立垠金粟书画艺教 | 来源:发表于2022-02-05 10:02 被阅读0次

十二.理法兼长 力求上乘

夫理与法兼长,则六法兼备,谓之神品,理与笔各尽所长,亦谓之妙品。若夫理不成理,笔不成笔,亦斯下矣。明.唐志挈《绘事微言》

学书之法,考之往言,参之今论,无事再啄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故气韵生动出于天成,人莫窥其巧者,谓之神品,笔墨超绝,传染得宜,意趣有余者,谓之妙品。得其形似而不失规矩者,谓之能品。元.夏文彦

翰墨中面目各别,而其品有二:元气磅礴,超凡入化,神生画外为上乘。清气浮动,脉正律严,神生画内者次之。皆可卓然成家,名世传世。清.王翌《东庄论画》

全局布局于胸中,异态生于指下,气势雄远,方号大家;神韵悠闲,斯称逸品。清.笪重光《画筌》

夫求格之高,其道有四:一曰清心,以消俗虑;二曰善读书,以明理境;三曰却早誉,以几远到;四曰亲风雅,以正体裁。清.沈宗搴《介学舟画篇》

人之于书,形质法度,端厚平和,参互错综,玲珑飞逸,诚能如是,可以语神矣。明.项穆《书法雅言》

平和简净,遒丽天成,曰神品;酝酿无迹,横直相安,曰妙品;逐迹穷源,思力交至,曰能品;楚调自歌,不谬风雅,曰逸品;墨守迹象,雅有门庭,曰佳品。上为五品,妙品以降。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夫质分高下,未必群妙莜当;功有深浅,拒能美善咸尽。明.项穆《书法雅言》

就乎一艺,区以类别,杰立特出,可谓之神;运用精美,可谓之妙;离俗不谬,可谓之能。宋.朱文长《续书断》

笔之执使在横画,字之立体在竖画,气之舒展在撇捺,筋之融洽在纽转,脉络之不断在丝牵,骨肉之调停在饱满,趣之呈露在钩点,光之通明在分布,行间之茂密在流贯,形势之错落在奇正。清.笪重光《书筏》

书有三要:第一要清整,清则点画不混杂,整则形体不偏邪;第二要温润,温则性情不骄怒,润则折挫不枯涩;第三要闲雅,闲则运用不矜持,雅则起伏不恣肆。明.项穆《书法雅言》

雄浑第一,冲谵第二,纤侬第三,沉着第四,高古第五,典雅第六,洗练第七,劲健第八,欹丽第九,自然第十,豪放第十一,含蓄十二,精神十三,慎密第十四,疏野十五,清奇十六,委曲十七,实境十八,悲慨二十,超诣二十一,飘逸二十二,旷达二十三,流动二十四。唐.司空图《诗品》

视形象体,变貌犹同,逐势瞻颜,高低有趣。分均点画,远近相须;播布研精,调和笔墨。锋纤往来,疏密相附,铁点银钩,方圆周整。起笔下笔,忖度寻思,引说踪由,永传古今。东晋.王羲之《笔书论十二意》

相关文章

  • 01中国历代书法名言

    中国历代书法名言 学习书法,应懂得书写之法。 中国书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辉的传统。前人于长期的书写实践...

  • 12中国历代书法名言

    十二.理法兼长 力求上乘 夫理与法兼长,则六法兼备,谓之神品,理与笔各尽所长,亦谓之妙品。若夫理不成理,笔不成笔,...

  • 05中国历代书法名言

    五 .筋骨血肉 相容互济 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加之姿态奇逸,可谓美矣。近代康有为《广艺舟双...

  • 06中国历代书法名言

    六.结体章法 辩正安排 结字疏密须彼此互相乘除,故疏不嫌疏,密不嫌密也。 字体有整齐,有参差。整齐,取正应也;参差...

  • 13中国历代书法名言

    十三.学识修养 字外功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明.董其昌 余又增以二要:一要品高,品高...

  • 07中国历代书法名言

    七,立姿取势 气贯神足 作字贵有姿,尤贵有势。有姿则能醒人眼目,有势则能摄人心神。否则味同嚼蜡矣。譬如美人有色无姿...

  • 09中国历代书法名言

    九 .变化万千 贵在自然 凡书通既变。王变白云体,欧变右军体,柳变欧阳体,永禅师,楮遂良,颜真卿,李邕,虞世南等,...

  • 14中国历代书法名言

    十四.莫懈耕耘 精益求精 学书者,不可视之为易,不可视之为难;易则忽而怠心生,难则畏而止心起矣。明.项穆《书法雅言...

  • 08中国历代书法名言

    八.手随意运 意在笔先 澄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虚拳直腕,指齐掌空,意在笔前。唐.欧阳修《三十六法...

  • 10中国历代书法名言

    十 .通晓各体 博而后约 学书如穷径,先宜博涉,而后反约。不博约于何反?清.梁献《学书论》 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2中国历代书法名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lr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