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52.1- 前端开发概述

52.1- 前端开发概述

作者: BeautifulSoulpy | 来源:发表于2020-03-19 18:41 被阅读0次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总结:

    1. 通过前端历史发展,让你了解前端编程究竟是怎么回事,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以及在使用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东西;
    2. HTML是解决 数据的格式问题的;XML是解决数据的传输,数据的类型问题(数据的描述)的;现在异步传输 慢慢使用Json,XML开始退出了;
    3. V8引擎非常重要;最应该了解的是动态网页技术; 流行的布局大多 采用 DAV+css技术;

    1. Web前端基础——HTML

    html5 的时代 ,我们可能都不需要操作系统了;

    1.1、HTML 概述

    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它不同于编程语言。
    超文本就是超出纯文本的范畴,例如描述文本的颜色、大小、字体等信息,或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非文本内容。

    HTML由一个个标签组成,这些标签各司其职。有的提供网页信息,有的负责图片,有的负责网页布局。

    <marquee behavior="alternate">
    <font size="50" color="blue">爱倒腾电脑的神奇小四</font>
    </marquee>
    

    可以运行在本地,和服务端
    1.html 标签一般成对出现 <标签名></标签名>
    2.单独标签不需要配对的标签 <br /> <hr />
    3.一个标签 其中的内容 = 一个html 元素
    4.标签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属性 ,属性名=属性值,属性值可以用单引号或双引号引起来,也可以不引
    5.标签名和属性名 大小写不敏感

    不同的浏览器之间存在着不兼容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我们验证火狐、谷歌和IE,这三大浏览器)

    制定规范的,有 IETF(Internet 工程任务组) 和 w3c (www 联盟)两个组织, 当前正在使用的版本是 HTML 4.01。

    1.2 、HTML 全局构架标签

    <html>
        <head>
         //这里的内容通常不会在浏览器中显示
    
         //通常用来引入脚本文件(javascript 文件),或css样式等
    
        </head>
    
        <body>
    
        //这里的内容一般都是要显示在浏览器中
    
        </body>
    
    </html>
    

    body 标签的属性
    1.Text :设置网页中文字的颜色
    2.link:设置一般超链接文本的显示颜色
    3.alink:鼠标移到超链接上时,超链接显示的颜色
    4.vlink:访问过的超链接的颜色

    颜色属性值有两种表示方式:
    1.十六进制RGB 颜色码, 用一个 # 后跟六位16进制数 例如: #FF0000
    2.HTML 的颜色常量名 :Red

    --background:设定背景墙纸所用的图象文件,可以是gif 或 jpeg ,可以是绝对路径或相对路径 //background="lengtu.jpg" 后,平铺,挡住了背景
    --bgcolor:背景色,当已设置 background时,它会失去作用,除非background有透明的地方

    --leftmargin:网页显示画面与浏览器左边的间隙,单位为象素 //本例中原来文字和左边还有一定的空隙,但加上 leftmargin=0 后,直接贴上了

    --topmargin:上面的

    --class,name,id,style等属性

    用myeclipse 新建一个网页,可以看到顶部有这样一句话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它称为文档类型定义语句

    注释

    使用这样的方式注掉的文本,浏览器在解释的时候将会忽略它们,但它们会被发送到客户端,查看源码是可以看到的(注意,它不能嵌套)

    html 编码:(前三个比较常用)

    &gt;   >
    
    &lt;   <
    
    &nbsp  空格
    
    &amp   &
    
    &quot  "        ”
    

    1.3、格式标签

    <p></p> //段落标签
    
    <p  align="right">
    
    这是一段文本
    </p>
    
    <p align=center  >
    这是中间的一段文本
    
    </p>
    
    <p align="left">
    
    这是下面的一段文本
    
    </p>
    <br /> //换行
    <nobr></nobr>
    
    <blockquote></blockquote> //缩进 在它中间加入的文本,会按缩进的形式显示 用它的结果好象设置了 leftmarign,实验发现是两端缩进
    
    <center></center> //居中  html5中过时了
    
    <marquee></marquee> //动感
    
    <marquee behaiver=scroll direction =up></marquee>
    
    behaiver: slider,alternate,scroll
    
    direction:up ,down,left, right
    
    <dl></dl> //创建列表
    
    <dt></dt>
    
    <dd></dd>
    
    
    <dl>
       <dt>小标题</dt>
           <dd>aaa<dd>
           <dd>bbb<dd>
           <dd>ccc<dd>
        <dt>小标题</dt>
           <dd>xxx<dd>
           <dd>vvv<dd>
           <dd>bbb<dd>
    </dl>
    

    <ol></ol> //有序列表 创建带有数字序号的列表 o 就是order的意思,它有 type =1,a 这类属性

    <ol type="a">
    
    <li>这是内容</li>
    
    <li>这是内容</li>
    
    <li>这是内容</li>
    
    <li>这是内容</li>
    
    </ol>
    

    <ul></ul>//无序列表

    <ul type="square">  //前面的小点变成方块了
    <li>苹果</li>
    <li>香蕉</li>
    <li>柠檬</li>
    <li>桔子</li>
    </ul>  
    

    <li></li> 只能在上两者中使用.用于创建具体的列表项
    <pre></pre> //预格式化 保持其中内容的格式不变

    <pre>
        这
         是   一
          段   
                 文本
    </pre>
    

    超文本的诞生是为了解决不能格式显示的问题,是为了好看,到那时只能通过过网络才能分享超文本的内容,所以制定了HTTP协议;

    2.浏览器

    2.1历史

    1980年代,Tim Berners-Lee为CERN(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当时欧洲最大的互联网节点)设计基于超文本思想的ENQUIRE项目,以促进科研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更新。1989年他编写了《信息化管理:建议》一文,并构建基于Internet的Hypertext系统,并在CERN开发了World Wide Web项目,同时他还写了第一个网页服务器httpd。世界上第一条http: //info. cern. ch/于1991年8月6日上网。

    世界上第一个网页

    1994年MIT他创建了W3C。W3C万维网联盟,负责万维网持续发展。他提出W3C的标准应该基于无专利权、无版税。

    浏览器的发展史并不久远,只有短短的20多年,但是却不断更迭。

    表1.主流的浏览器发展历史

    Marc Andreessen于1993年发明了Mosaic浏览器,看到这个技术的前景,他随后不久就成立了Netscape。1994发布了己的公司——网景。

    1995年微软发布IE,开启第一次浏览器大战,最终后来者居上;

    由于IE的捆绑销售行为,网景的单一浏览器市场萎缩,从1990年代的90%下降至2006年的1%。1999年网景被AOL收购,收购后不久,Netscape公开了浏览器代码,并创建了Mozilla组织。Mozilla组织使用
    Gecko引擎重写浏览器。
    Mozilla组织使用Gecko引擎发布了几款浏览器,最终于2004年更名为Firefox浏览器。
    2003年5月,网景被解散。AOL于2007年12月宣布停止支持Netscape浏览器。

    Apple的Safari于2003发布第一个测试版。

    2008年Google的Chrome浏览器带着 V8 引擎横空出世。

    网景公司的技术:(开源的)
    HTTP Cookie,解决HTTP无状态
    JavaScript
    SSL协议
    JAR格式文件,将Java的class文件打包压缩,并加上签名;

    2012年4月9日,微软以10亿5千6百万美元购买800项美国在线的专利或专利授权,专家们认为网景的SSL、Cookie等专利可能是微软愿意出高价的理由之一【摘自wiki百科】

    2.2 浏览器技术

    浏览器是一种特殊的客户端,能够基于HTTP(s)、FTP等协议和WEB服务器进行交互,呈现网页内容的软件。

    可以简单的认为浏览器软件分为2个部分:

    外壳
    外壳提供用户交互的界面

    内核(引擎Engine)
    提供HTML、CSS、图像的渲染引擎,提供DOM编程接口
    提供JavaScript引擎
    提供浏览器内建对象

    常见浏览器内核信息

    其他国内浏览器,一般都是采用了以上的一个或两个内核加上外壳实现。

    JS引擎
    不同浏览器内核中也使用不同的JS引擎,常见的JS引擎有JScript、TraceMonkey(Firefox)、V8等。
    这些引擎差异不小,实现ECMA标准不同,甚至有不按照标准实现的。
    使用jQuery等框架来解决兼容性问题,抹平平台差异。

    JavaScript

    JavaScript与JAVA 没什么关系;
    Javascript 简称JS,是一种动态的弱类型脚本解释性语言,和HTML、CSS并称三大WEB核心技术,得到了几乎主流浏览器支持。

    1994年,网景Netscape公司成立并发布了Netscape Navigator浏览器,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网景意识到WEB需要动态,需要一种技术来实现。

    1995年9月网景浏览器2发布测试版本发布了LiveScript,随即在12月的测试版就更名为JavaScript。同时期,微软推出IE并支持JScript、VBScript,与之抗衡。

    1997年,网景、微软、SUN、Borland公司和其他组织在ECMA确定了ECMAScript语言标准。JS就成为ECMAScript标准的实现之一。

    ES

    ES,ECMAScript是由ECMA国际通过ECMA-262标准化脚本程序语言,该语言用于互联网;

    JavaScript是商品名,目前商标权在Oracle手中,ES是标准名;

    1997年,制定首个版本ECMA-262。
    1999年12月,ES 3,支持更强大的正则表达式等。ES4太激进,最终放弃。
    2009年(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ES5发布,得到广泛支持。支持严格模式,支持Json。
    2015年,ES6发布,引入非常多的新的语言特性,还兼容旧版本特性。ES6之前按照版本号命名,从ES6开始使用年份作为版本号,ES6即ECMAScript 2015。

    V8引擎

    就在浏览器市场一家独大的时候,Firefox、chrome异军突起。
    2008年9月2日,Google的chrome浏览器发布,一并发布的Js引擎,就是V8引擎。V8使用BSD协议开源。
    V8引擎使用 C++ 开发,将JavaScript编译成了机器码,而不是字节码,还用很多优化方法提高性能,因此,V8引擎速度非常快。
    V8引擎还可以独立运行,可以嵌入到其他任何C++程序中。
    V8引擎的诞生,使得服务器端运行JS成为了可能且方便的事情。

    2009年,基于V8引擎,诞生了Nodejs,这是服务器端运行JS的运行环境。(JS全栈开发时代)

    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层叠样式表(样式美工)

    HTML本身为了格式化显示文本,但是当网页呈现大家面前的时候,需求HTML提供更多样式能力。这使得HTML变得越来越臃肿。这促使了CSS的诞生。

    1994年,W3C成立,CSS设计小组所有成员加入W3C,并努力研发CSS的标准,微软最终加入。
    1996年12月发布CSS 1.0。
    1998年5月发布CSS 2.0。
    CSS 3采用了模块化思想,每个模块都在CSS 2基础上分别增强功能。所以,这些模块是陆续发布的。

    不同厂家的浏览器使用的引擎,对CSS的支持不一样,导致网页布局、样式在不同浏览器不一样。因此,想要保证不同用户使用不同浏览器看到的网页效果一直非常困难。

    动态网页技术(后端技术)

    JS的引入使得浏览器可以显示动态的效果,但这不是动态网页。

    发明WEB技术的初衷是为了分享文档,而这些内容是静态的,就是写好的不变的文件。通过URL定位到这些文档,将内容下载到浏览器上,由浏览器呈现。

    互联网发展,网民的需求增加,大家希望提供交互式访问。用户提交需求,服务端找到需求匹配的资源并发回浏览器端显示。这就是动态网页
    动态网页指的是网页的内容是动态的,URL不变,里面的内容变化。例如访问一个查询页面,提交的关键字不同。下面的表格内容变化;

    动态网页,表现的是浏览器端内容的变化,而本质上他是一种服务器端动态网页技术;

    最早诞生的动态网页技术有 ASP、JSP、PHP等,后来几乎所有流行的高级语言都提供了开发动态网页的能力;

    网页布局

    早期的网页只需要标题,使用 <P> 标签分段。

    后来有人大量使用表格标签,可以做到很好的内容布局,也出现结构化的布局方案。但随着页面内容的堆积,出现了成百上千个表格嵌套的情况,浏览器绘制很慢。

    后来出现了Div + CSS布局风格(目前主流布局),舍弃了表格,加上JS,使得前后端开发分离,而且可以做到很好的自适应布局。例如流式瀑布一样的布局。

    同步和异步(同步是老古董了;异步次啊是主流)

    同步(全部重新下载)

    早期,网页就是一页页的文本,没什么图片、样式。
    后来,互联网时代到来,网页内容越来越大。

    浏览器渲染HTML,需要先下载CSS加载为的是好渲染网页。之后,下载网页内容,并逐步渲染。还要构建DOM树,加载JS脚本并执行,JS可能需要修改DOM,网页就要重新渲染。

    如果JS放在网页HEAD中,还需要等待JS下载并加载。

    图片使用 <img> 标签,是发起新的请求的,如果图片返回,需要重新绘制网页。

    好不容易,一张网页绘制完毕,交互式网页:用户提交了请求,就是想看到查询的结果。服务器响应到来后是一个全新的页面内容,哪怕URL不变,整个网页都需要重新渲染。例如,用户填写注册信息,只是2次密码不一致,提交后,整个注册页面重新刷新,所有填写项目重新填写(当然有办法让用户减少重填)。这种交互非常不友好。

    从代价的角度看,就是为了注册的一点点信息,结果返回了整个网页内容,不带浪费了网络带宽,还需要浏览器重

    新渲染网页,太浪费资源了。

    上面这些请求的过程,就是同步过程,用户发起请求,页面整个刷新,直到服务器端响应的数据到来并重新渲染。

    异步(前端必须掌握的技术)

    1996年微软实现了iframe标签,可以在一个网页使用iframe标签局部异步加载内容。

    1999年微软推出异步数据传输的ActiveX插件技术,太笨重了,但是也火了很多年。有一个组件XMLHttpRequest被大多数浏览器支持。

    A JAX即“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异步JavaScript和XML),使用XMLHttpRequest组件,结合JS,数据格式采用XML(可扩展标记语言),将这三者结合,实现网页的异步请求。A JAX是一种技术的组合,技术的重新发现,而不是发明,但是它深远的影响了整个WEB开发。

    2005,google在Gmail和地图中应用Ajax,使它大受欢迎并推广开来。

    有了异步请求,就可以动态的从浏览器发起请求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返回响应的数据封装成XML(JSON)返回给浏览器,浏览器只需要使用JS把内容加入到DOM中,局部渲染就可以了。这个过程中,整个网页不用重新刷新,只需要局部动态改变即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2.1- 前端开发概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rk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