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50次作业只为兑现网师承诺
新网师注定成为我人生中一段永远不可磨灭的记忆。2020年1月5日5:00,《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 2020年春招生简章》发布,我和五位好友相约一起报名。报名需要提交3000字的个人阅读史。报名截止前一天1月19日,我终于完成6100余字的《阅读擦亮心灵 写作绘就人生——我的个人阅读史》,并成功提交。在激动地等待12天后,1月31日,《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2020年春新学员首批录取名单》公布,首批录取1471人。我和五位好友全部被录取,那份兴奋至今难忘。
当初报名文件要求,在三年内完成12门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可以申请颁发由李镇西院长签发的毕业证书。虽然这只是一份具有荣誉性质和证明性质的毕业证书,但我内心觉得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证书,于是暗下决心,三年必须毕业。一旦决定,就得全力以赴,我要做一个信守自我承诺的人。于是每个学期两门课程,是铁打的任务。
2020秋季由于课程改革,所有学员只能选修一门课程——《通识课》,这样就无形中落下了一门课程。2022年春季选修课程的时候,作为誓言如期毕业的我来说,必须未雨绸缪,为了弥补2020秋季落下的一门课,同时又考虑到为最后一个学期腾出时间准备毕业设计,经过一番思想斗争,2022春季我下定决心选修四门课程,分别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玩游戏,学数学》《西方哲学》《云端论剑》。
2022秋季,由于没有毕业相关课程,我选修了两门课程,《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教学新实践》和《家校共育》。心里琢磨着用其中一门课程充抵毕业设计。如此一来,一年中选修了六门课程,完成课程作业共52次。六门课程中一门课程优秀,一门课程合格,四门课程良好。一路走来,尤其是2022年上半年,倍感艰辛,但终究走过来了。而这所有的一切,在别人眼里或许一文不值,于我却具有重要意义,那就是,一旦决定就坚守到底,既然出发就抵达终点。这时让我想起李明宇校长的一句话:有方向的人生叫远航,没有方向的人生叫流浪。
六、60本听书常态汲取生命滋养
说到读书,自我评价是不合格的。在2022年度之初,我的目标是阅读纸质书籍15本,在樊登读书会上听书85本。但一年下来纸质书阅读任务没有完成。樊登读书会上的听书,我开始并没有认真统计,大概是把2022年度的新书听完了,再听了一些之前的书。所以我约摸着至少是60本以上吧。于是有了小标题《60本听书常态汲取生命滋养》。后来在平台上看到了统计,让我自己惊讶,在2022年度居然一共听书93本,超过了全国96.1%的书友。
在听书的过程中也没有特意去选择,平台上讲了什么书就听什么书。因此听书的内容非常宽泛。例如《生命密码:你的第一本基因科普书》让我了解了关于基因的知识;《史蒂芬·霍金:友谊与物理学的回忆》让我了解到霍金的伟大,从而让我从中汲取力量;《贪婪的多巴胺》告诉我们要激发大脑的全部潜能,需要感官现实和抽象思维的共同作用;《越过内心那座山》告诉我们痛苦、艰难和困苦是帮助我们成长和进化的礼物,它帮我们成就自己;《无处不在的人格》让我尝试洞悉不完美的人格,照见自己,接纳他人……
正如“樊登读书”平台生成的报告上所说:你相信,阅读是一种积累。日记虽不足,岁记则有余。的确如此。除了在“樊登读书”平台听书,我还在“文质大课堂”平台上听每天8分钟的“文质说”。全年365期,每期必听。在上午、下午上班的路上,在深夜从学校加班返回家的途中,在晚上洗漱的时候,要么听着“樊登读书”,要么听着“文质说”,不仅是心灵的洗礼,更是思想的浸润。人生也因此变得更加厚重与懂得。
因为大量的“听书”,丰富了我对世界的认知,深化了我对生命的感悟,也激励着我继续努力下去。但总得来说阅读还是不够的,首先在于对纸质书籍阅读的匮乏,也正因为纸质书籍阅读得少,因此反应在写作上,真正有思想有价值的文字相对来说不是很多。其次就是听书,尽管听得数量不少,但没有重点,也没有对某些书籍反复研读,认真领会,因此有囫囵吞枣之嫌。
经过这次反思,我还是觉得在来年的阅读中务必进行改进,一是加强对纸质书籍的阅读,二是有选择性的对部分经典或感兴趣的听书反复研读或倾听,争取更好地将书籍的精神吸收为生命的力量与人生的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