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家人朋友向我反映,我太执着于自己,太步步紧逼,让他们无所适从。之前很早就有朋友向我提过这个问题,我没有引起注意,可能熟悉我的朋友家人都感受了这份紧张。我确需是要反省自己了,我自己是不知道我自己,感谢我身边有很多朋友,他们就是我的镜子。记得善战者说中说到,知彼知己。知道自己的情况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对手认为你会怎么样,获悉对方采取的行动而行动,孙子兵法如是说。我把它仿写一下,在我的身上便是,我认为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觉得我是什么样的人,我从对方获取他观察的我,才明白对方的思考方式和认识程度,进而开展对话。
觉察
在《意识光谱》中,我收获了一个词,也是在杨正午老师的课堂中吸收的。ego。小我。当我去强调我是谁时,小我就出来了。此时周围人的反应就是我们最好的觉察触发器。观察对方的反应,觉察我们自己。我想起,去年12月3日冥想的时候,就开始了记录念头,分析原因,探索认知,布置行动。维持了5天,不过效果很明显是,我在工作中开始觉察了我的情绪,进而调整。这是我欣喜的部分。可是我遗忘了。我遗忘了我的冥想方式,我遗忘了我的觉察能力。亲爱的,我即将回归,记录,让我再次看见了你。
放下
记得海龟先生的《玛卡瑞纳》中有这样的歌词“怎么才能找到你,其实你一直就在这里,从来就没离开过我,放下了自己,我才可以去认识你,现在我知道你在这里,等着我再勇敢一点,放下了自己。”这里的放下自己指的是放下小我。拥抱你,你可以是对方,也可以是大我。
佛经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典故,过去佛陀住世,有位黑齿梵志,尽管有着极深的修为,却整日为生死大事而忧愁,身心疲惫不堪。有人点拨他去请教佛陀,寻求解脱烦恼的办法,梵志立刻手捧鲜花,前去礼拜佛陀。来到精舍,梵志说明来意,佛说:“放下。”他放下了左手中的鲜花,佛陀又说:“放下。”梵志接着放下了右手当中的鲜花,但是佛仍然让他放下,梵志回答:“我已经没有东西可放了。”佛陀说道:“真正障碍你的,不是生死本身,而是你对它的执著。”同样的道理,所谓的“屠刀”,无外乎众生心中的颠倒妄想,对五欲六尘的执著。
记得给自己起名就随喜,也是不住启发,不住,便随喜。不住是不执著实相,也不执着虚像。
清醒
然而这一切,都需要清醒。
一天的早晨,春红姐在我们欧4班发了一张批判性思维的问题清单,10个问题让我一大早就清醒。我当时仿写了尼采的句子致敬这10个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2348309/f3c9d7e92c6a58b1.png)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仿写:每一刻不曾清醒的时刻都是对时光的辜负。
清醒的时刻,我们才能调用我们的觉察,觉察,才能选择放下。选择放下才能超越自我。
实践
写文章着实是很好的的实践。
今日反省:在跟金龙聊天时说了一连串的怕,和说奶奶打字可以了。这都属于揶揄,不可取。跟倩倩聊天,说到我不舒服,她不来看我。倩倩说这锅我背了,听着甚慰,可移入keep中。小南说我推荐的《暗时间》对她帮助很大。甚喜,回复,很棒!我也需要回顾此书。
每天活在清醒时分,体验当下此刻的美好,是生命好的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