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早已耳熟能详;著名女作家毕淑敏曾说过:“好女人必读书”;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里有这样的话: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以及你爱过的人。很庆幸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女人,书香氤氲着我的生活。
小时候家里比较贫穷,我见过的书很少,印象中第一本书是花几分钱从几里外的兵营书店里买的小画册,小小的带画的,画下有几行小字的小人书成了我和小伙伴们的最爱,我们几个人捧着一本书,边走边看,似懂非懂,却能闻到墨香外的书味。
上学后,我读的更多的是课本,最喜欢的是上课朗诵,总能被老师表扬,大概是声音洪亮吧,至于发音,当时并没觉得有啥不标准,大概农村的老师普通话也不够标准吧,当我后来做了语文老师后经常被学生纠正发音时,我才意识到自己有太多字音调是不准的,但正是在懵懵懂懂中我识了字,并能读大部头的书了。
初高中时依旧没有太多的书读,有个叔叔家有《十月》《当代》等刊物,我经常借来读,如获至宝,趴在被窝里读,一早起来读,被书中的故事所吸引,畅想着过他们的人生,碰到好词好句就摘抄下来,读着读着,语文就成了我的强项,高中时走过老师办公室,看着老师们没课时可以坐在办公室看书,我羡慕极了,发誓将来要考中文系,那时候可以尽情读书了,可以舞文弄墨了。
梦想成为现实,我考了师范,学了中文。当了语文老师,但现实与梦想还是有点距离的,语文老的工作量是很大的,每天的时间被上课、备课、作业所占用,尽管每天畅洋在书山题海中,却感受不到完整的书本所带来的魅力了。
后来我有幸学了心理学,韦老师倡导我们读书、买书,他说自己的目标是每天读一本书,从他的讲课中也能看出他随手拈来的知识都来自大量的阅读,我也迷上了阅读,先是读韦老师的书,那么接地气,那么通俗流畅,心理学知识、实操技术应有尽有,我二三天读一本,写了厚厚的一本读书笔记,后来我借助现代科技,看到好的文字扫描下来,然后保存在手机备忘录上,闲暇时间拿出来读一读,那种感觉真是美妙极了。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准备了几个大书柜,经济条件也有了,今日头条的大数据不断向我推送好书,我的淘宝待收货基本是书籍,几乎从没间断过,菜鸟驿站的小服务员都奇怪地问:“阿姨,你怎么天天买书啊!”我笑笑,她们怎能理解我买书读书的快乐啊!每把一本新书放到书架,我心里都有一种满足感。每读完一本书,我心里都如吃了蜜一样甜。我已近退休年龄,但有书相伴,我感觉身未老,心更年轻!
女人如书,书如女人。
读书的女人,不论走到哪里,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书会让你行的洒脱,坐的端庄,让你似风儿一样迷人。
如果说女人是一朵花,那么读书的女人,就是百花园里那朵最美的,绚烂缤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