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
这是你认识的孔夫子吗?

这是你认识的孔夫子吗?

作者: TankTank | 来源:发表于2019-01-30 20:46 被阅读0次

    从小学、初中就开始学习《论语》,那时候边上课边听老师翻译边记笔记,之后便是背诵。对孔子的了解也只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看倪培民老师写的孔子能够从一个大树视角,从上而下看,从微观到宏观地去看孔子。

    怀揣敬畏,摘录倪老师书中的部分内容:

    1、作为历史人物的孔子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在60岁的时候又取了第二任妻子,后来就有了孔子,因为孔子的前额凸成小山丘,于是给她取名孔丘。孔子年少的岁月比较坎坷,3岁丧父,17岁母亲也去世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嫁,所以,孔子在少年时代承担的要比别人多一下,也正如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从孔子的履历看,孔子年少时非常爱学习,以身作则践行“三人行必有我师”,走进太庙,每件事都详细询问。而且少年时已有所成就,15岁有志于学,30岁的时候,已经有很多年轻人跟着他学习了。

    孔子的一生弟子3000,身通六艺者72人,论语中提及的弟子有22人,至少9人担任重要官职,3人担任过季氏宰(季氏家族里的主管),这是普通人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了。孔子像苏格拉底一样,并不亲自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记载在《论语》当中。

    孔子很喜欢当官,一直坚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可否认,孔子能力很强,但孔子的为官之路并不顺畅。

    公元前501年,孔子被任命为中都令,据说只花了一年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随后被提拔为司寇(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长)。55岁时,孔子因为没有收到祭祀后的胙肉,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包括齐、卫、宋、陈、蔡,拜见了很多国君和大臣。一直没有被任用,而且还要经历大量的危险和困苦。

    73岁时,孔子去世,在孔子去世前的3年连续经历生命中挫折,69岁,儿子孔鲤去世,70岁他最欣赏的学生颜回去世,72岁最爱他的学生子路被杀,73岁孔子去世。

    2、作为开宗立教者的孔子

    孔子是儒家的开创人,但在我过去的学习经历中从没将孔子和儒家当作宗教来看待。从古代到现代的几千年中,历代先贤和贫民们都受到孔子思想的影响,倪培民老师将孔子和他的哲学思想与西方的哲学家进行比较,儒家的开创者,实则就是儒教,孔子的哲学思想就是教义。

    孔夫子自己也深信肩负使命,以仁德为本,坚信尽人事而听天命,坚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在孔子这里,人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来自上面和外面的命令。

    被誉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在《活法》中也提到,主宰命运有两只无形的手,一只是命运,另一只是因果。每个人的出生都带着自己的命运,而且人生会被命运引导,但命运不是宿命,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支配和改变命运、超越命运。稻盛和夫说,我们可以通过磨练心志和提升心性来改变命运。

    儒家思想讲究天人合一,是通过人的积极参与来创造万物的和谐,它伴随着一种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人生的意义的到底是什么?如何才能活得更精彩?

    对此,孔子有其独特的见解,谈到要为父母服丧三年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孔子所认为的人生意义首先是从家庭伦理的角度出发的。父慈子孝,“慈”不用教,“孝”需要不断强调。“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人生的意义和创造不朽的现实都始于孝道,但不止于孝道。

    孔子5岁的时候,鲁国的一位智者叫做穆叔的,就说过“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孔子讲:“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人只有首先实现在家中的意义和不朽,才能够追求在历史上的意义和不朽。

    3、作为哲学家的孔子

    儒家传统应当被理解为更广泛意义上的一种哲学:追求智慧,而不仅仅是理性智慧。

    首先是“仁”的概念。在论语中出现了105次,是论语中最重要的概念。就孔子而言,“仁”就是意味着一种使生物意义上的人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人的品质,这种品质是每个人都必须努力具备的。

    人的字形表明“儒家强调这样一个预设,即一个人不能独自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我们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存在。”

    德者得也。德,是修炼仁的过程。以德来修炼,才能有所得。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被认为是道德金律的否定式表达。西方人说“己所欲,施予人”。其实孔子也说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是一个通权达变的人,他曾经清楚的表述“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一定要怎么去做的,也没有一定不要怎么去做。只要怎样做是合理恰当的,就怎么做。”

    礼者理也。礼是仁的载体。哪怕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行为也可以带有礼仪的性质,而这正是人类行为与动物行为的区别之所在。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如果仁是成为一个具有关爱之心的人,那么,学习礼仪就是学习关爱的行为方式。仁是电,礼就是电线。

    “恭而无礼则劳(劳倦),慎而无礼则思(懦弱),勇而无礼则乱(闯祸),直而无礼则绞(刻薄)。”

    礼,是让我们做到中庸之道的最佳修炼途径。

    名者明也。礼的运用是建立在明确身份角色的基础之上的,孔子将“正名”看得特别重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儒家传统学说几千年来一直强调的道德礼法。

    所以孔夫子到一个地方去上任,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必也正名乎”。先要把各个岗位的定义和职责理清楚。

    中庸之道。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被理解为“持之以恒地在日常生活中练习,以获得能够总是击中目标的能力,就像一个优秀射手一样。”

    过去,我们常把中庸之道理解为不偏不倚,或者是夹起尾巴做人,没有任何立场或者甘居平庸。

    但实际,这么理解的中庸之道,完全背离孔子的思想。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深入研究孔子和王阳明思想,中庸深义和内涵才逐渐显现出来。中庸要求避免过和不及这两种恶,而不是居于善恶中间。相反,中庸是为了达到最高的善的目标。用通俗的话讲叫做“合适到了最好。”

    中庸的难度在于,它不是凭运气偶尔击中一次即可,而是要所有的条件下都达到合适的尺度。

    所以要不断践行。一般人都可以偶尔做到中庸,与他人和谐。但难的是一直做到。所谓圣人,就是那种能够看到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并能在庸常的生活中体现出至善的人。

    中庸被人误读,才会导致很多错误。

    但伦理学的问题就像射箭,如果没有射中目标,没有一个射手会埋怨为什么没有一条简单的规则可以使他百发百中。这难度就是射箭的乐趣,也是生活的乐趣。

    4、作为政治改革家的孔子

    孔子不算一个成功的政治改革家。他一生都在反对“僭越”,主张礼乐治国。

    孔子的理想社会是和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孔子的无为。

    他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舜只需要庄严端正地坐在那朝南的位置上罢了。所谓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它主要是指在做事的时候能够无需勉强和费力。道家的无为是指顺其自然,达到物我无分的境界。而孔子的无为则主要是以德带动礼仪来实现预期的目的。

    孔子认为礼乐比法律更重要,官员的品德和才干比既定的程序更重要。

    (2)孔子相信正直和公正的力量,

    “举直措诸枉,则民服;举枉措诸直,则民不服。”

    孔子70岁以后“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种无需选择的自由。

    所谓“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能达到这种不忧不惧的状态,是因为不惑。不被外在所决定的。内在达到这样的境界,外在才能各安其位。

    这是治国安邦的极高境界,君王的所有举措都是直击人心,激发人内心的善良,唤醒公正和正直。

    在现代企业治理中,西方很多学者研究领导力和治理企业的方法,无论是激励机制的构建、企业氛围和文化的营造,其根本也是要唤醒人的良知。正如管理大师德鲁克对管理的一句话定义“管理就是激发善意”,管理职能就是要激发员工的善意和良知。稻盛和夫强调的“原理原则”和“作为人,何谓正确”来思考和经营,就是要用最简单的方法找到最本质和单纯的意义。

    5、作为教育家的孔子

    孔子是“至圣先师”,他的思想曾统治中国数千年。

    孔子去世后,有一次有个叫做叔孙武叔的人在朝庭上对人说:子贡其实比孔子还要优秀。

    子贡一听,立刻回应道:

    拿房屋的围墙来比喻吧,我家的围墙只有肩膀高,谁都可以看到房屋的美好。我老师孔夫子的门墙却有几丈高,那些找不到大门进去的人就看不到他那宗庙的雄伟、房舍的多种多样。能找到大门的人可能不多吧。

    像叔孙武叔这样的人就属于找不到大门的。他这样说也就不奇怪了。

    孔子的人文教育。孔子所提供的教育不同于以往的培训各种手艺的学校。他的学生来自社会各个阶层,而不只是贵族家庭。

    孔子教育的宗旨是育人。即帮助一个人转化成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人,从而可以有美好的人生,并能成为改善社会的有用之才。

    有教无类。这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有教无类”。通过提供公平的教育,消除人和人的鸿沟。这和今天我们苦苦追寻的学区房、985或者“双一流”形成了鲜明对比。

    孔子学生中有贵族成员孟懿子、司马牛;也有最底层的贱民冉雍和子张;有成功的商人子贡,也有贫困的颜回;有来自北方的子夏,也有南方的子游;有比孔子小50岁的叔仲会和公孙龙,也有仅比孔子小四岁的秦商和小九岁的子路。

    孔子的目的是把他们都培养成君子。

    子贡说:夫子正自身以待来者。要来的他不拒绝,要走的他也不阻止。

    什么是士。对孔子而言,“士”不仅是一种社会身份,而且更重要的是具备文明素质的人。一个士应该追求道而不是追求物质享受,为人有羞耻之心,出使外国能完成君主的使命,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里的人称赞他尊敬长者。他们互相切磋勉励而又能和睦相处。

    士是初级目标,更高一级是成为君子。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可以背离仁德,就是在仓猝匆忙的时候或者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

    真正的君子什么样?君子追求不同意见的协调而不是完全的统一,小人追求完全的统一而不是协调。

    从君子到圣人。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成为圣人。孔子说自己不是圣人。后人把孔子尊为圣人,认为他是“圣集大成”者。

    究竟什么是圣人呢?

    孟子说“大而化之之谓圣”。能够光大仁德,能够感化世人世风,能够弘道,这才是圣。圣人能知道平凡生活的意义,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重大事件,都能始终从容而恰当地应对。虽然成为圣人是一个崇高的理想,但孟子和荀子都说:人皆可为尧舜。

    人为什么要学习?

    由于一切自我转化都始于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和不够完善,因此孔子再三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孔子所从事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育,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自己把握该学什么,而是作为教师,从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短处出发,去因材施教。

    6、作为凡人的孔子

    孔子既为圣人,也是凡人。

    孔子和四个弟子子路、曾皙(点)、冉有和公西华在一起聊天,孔子问四个人各自的理想。

    子路说他志在挽救一个“千乘之国”于危难之时。后来他的确这样做,而且为此牺牲;

    冉有说他希望治理一个方圆几十里的小国,通过三年努力让百姓富足;

    公西华说:他只想做个小司仪官。

    曾点:在大家谈话时一直弹琴,孔子催促他也说说,他弹完了最后一个音符,放下瑟,才说:我希望暮春时节,穿上春天的衣服,携五六个好友和六七个童子,到沂河里戏水,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回家。

    四个学生都期待看看老师的评价。

    孔夫子叹了口气,说了句名言“吾与点也!”

    ——我和曾点的想法一样啊!

    孔子也有普通人的普通追求,但生逢一个礼崩乐坏的乱世,孔子只能行所当行。

    《论语》为我们呈现的像是一副群英图。颜回敏而好学;子路率直勇敢,子贡谦虚精明,冉有城府深厚,曾参老实勤奋,宰予大大咧咧,樊迟老实忠厚……这些人为了追求一个共同的理想人格聚集在孔子身边,同甘共苦,颠沛流离。

    孔子的伟大,在于他为我们思考了几乎所有人生的苦恼和问题,给了我们尽量恰当的答案。不走极端,而是中庸。中庸到极致,也就是合适到极致。追求仁,是每个人应有的追求,也是让自己更幸福的追求。做到最后,当你和仁合二为一的时候,就能做到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是你认识的孔夫子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xh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