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们在一起聊着聊着就会聊到孩子的教育上,共同的感觉就是现在的孩子太难教了,道理比大人懂得多,可是做起事情来又那么不靠谱,说轻了不行,说重了又不行,想想那些想不开就离家的、跳楼的,真是想不通,现在的家庭条件这么好,孩子们怎么会这么敏感脆弱。这两天在家里听了作家梁晓声先生《当下如何做父母》的讲座,他用大量现实生活中场景和真实案例声情并茂地给讲述了普通家庭的父母教育子女存在的问题,并告诉父母该如何做才是更好方法。
其实许多问题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父母在表达对孩子的爱和期望时没有注意语言和行为对孩子发生的影响,换就话说就是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或立场上考虑问题,许多时候,父母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给孩子带来很多压力。其中有一个问题我感受颇深。一般家庭的父母对自己孩子寄予强烈的期望,可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对孩子说:“孩子,你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我们家以后就靠你了”。当孩子进步的时候,会把这些话会当成勉励的话来讲,当满足孩子需求时,当成爱来表达,当孩子退步和受挫时,又当成教诲来说。梁先生认为父母不该对孩子说这些话,最好永远不要说。因为,这样的话对成长中的孩子是残酷的。在升学竞争、就业竞争、职场竞争压力如此激烈的今天,把提升一个家庭生活水准的重担,当成一种使命赋予一个未成年的孩子,那是可怕的。这样的话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如果孩子做不到,心里又会有内疚感,就会拒绝的父母对自己好,因为孩子可能认为父母对他好是有条件的。现实生活中,当孩子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时,真的会有父母会对孩子说“你现在这个样子,爸妈将来还指望能上你吗?”或者当这孩子的面叹气“哎!”梁先生认为是,父母这样的表现对孩子实际是一种伤害,很可能会改变一个孩子对生活的态度。
对照上述的情况,我作为一个母亲,回想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似乎也说过类似这样的话。前一段时时间,孩子因为面临许多考试,焦虑到失眠,那几天,只要我一提学习,孩子就很生气、愤怒,发脾气,不让妈妈管。当时,我很不理解,觉得自己并没有给孩子过的压力,考好考坏我都能接受,孩子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心里压力。听了梁先生的讲座,忽然发现造成孩子压力的正是我给予的。虽然我没有说“今后这个家全靠你了”。但是却常常和她提最好的学校是哪个,亲戚朋友的小孩考上什么学校了,回家看见她玩手机就会催促她抓紧时间学习去”。正是我自己这种期望和焦虑传递给了孩子,造成了孩子的焦虑敏感。梁先生给父母的建议,父亲要“坚仁毅忍”,母亲则要“贤惠有趣”,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愉快的家庭氛围。并建议父母要多看书,多学习,做有文化的父母,因为文化可以帮助我们解答遇到的各种困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