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近期发布的《中国企业电商化采购发展报告(2018)》方面统计,2018年我国企业采购电商化市场规模约为3600亿,同比增速高达80%,预计到“十三五”末期有望超过万亿元人民币。
曾经纵横在互联网市场的电商巨头,已经在时代的浪潮中,悄然调转了方向。“toB”战略或将意味着未来企业市场格局的转变。
为什么电商巨头战场转变为企业?
过去几年,C端市场几经跌宕。在产业互联网的浪潮中,巨头们纷纷调整发展战略,以期取得未来发展主动权。2018年,京东上线工业品一级频道,投入首页流量资源;阿里巴巴密集推出围绕B端打造的零售场景;腾讯也明确提出发力产业互联网,通过做连接、做工具和做生态,为各行各业进入数字行业提供接口。未来的机会在B端,已成为业界共识。而且只要打开一个企业口,就会有千千万万个“TO C”,流量红利的沉寂会被动打破。但是“to B ”市场的根本如何有效为企业服务、如何平衡大家之间的利益合作共赢还是一个大命题。
向后走,更宽广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近期发布的《中国企业电商化采购发展报告(2018)》指出,2018年我国企业采购电商化市场规模约为3600亿,同比增速高达80%。作为的其中的先导领域,企业对消费通用型产品和服务的采购电商化交易额超过1500亿元,增长率达到62%,远远高于传统B2B交易20%左右的增长率,并远超网络零售的增长速度。“to B”是“to C”的爹,没有 to B 就没有to C,这是商品从生产到消费者手里的结果。各司其职,各有所长。如果全部要素都由厂家把控,一厂家的资金周转压力大;二是厂家成本高;三是不可能每一样都是最好的。
静悄悄地转移进行
《报告》调查显示,2018年1-10 月采购企业选择使用的企业采购电商化综合型平台中,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是京东企业购,占整体采购样本的51.2%,其次是阿里企业采购(拥有1688大企业采购、企业汇采、淘宝企业服务、阿里钉钉等四个平台级入口),占比29.8%,然后是苏宁企业购,占比13.9%,慧聪名企采购频道占比1.7%,SAP-Zber占比0.9%,亚马逊企业购占比0.5%,其他平台占比2%左右。而解析市场头部玩家的打法与策略,将更有助于看懂这场由“个人消费巨头”向“企业采购巨头”转型的牌局。大势所趋之下,曾经凭借C端业务发展壮大的巨头公司,如京东、阿里、苏宁都在纷纷进行业务结构转型,企业通用物资、工业品领域成为新的角逐场。
乐驼网目前主推乐驼员工福利平台,联手京东平台,该平台实现“自助餐式”的智能福利交易模式。企业只需将预算转化为平台的积分发放给员工作为福利,无需过多技巧,一步操作到位,员工即可凭积分到平台商城兑换心仪的福利品。这种区别于传统福利发放的新模式,能大幅度地减少企业策划、采购、物流、发放等各个环节中所产生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另外,对于能够弹性选择福利品的员工来讲,不仅能提升员工的满意度,还能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让员工自行参与其中,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员工对福利品需求众口难调的问题。
未来竞争模式将从C端的供应链竞争逐步扩展至整个生态系统的竞争,是一场服务提供商综合竞争实力的比拼。既包含了互联网巨头本身,也包含了网络市场上所有的供应商、上下游服务商,以及线下资源的全方位考核。
中国互联网的上一个十年是消费互联网(即C端服务)的十年,人口红利、消费红利让各种商业模式创新迅速成长,而下一个十年,产业互联网(即B端服务)的十年即将开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