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圆镜现于生命

大圆镜现于生命

作者: 实现幸福的人生 | 来源:发表于2018-11-10 07:41 被阅读112次

生命中最重要的,

不是改变,

而是接受。

若能接受,

改变变得不那么重要。

接受,

事实上是一个困惑的象征。

当某事需要你接受时,

不接受早已存在于你的里面。

不接受已是困惑,

接受是困惑的进一步,

而改变,

则是困惑的困惑。

凡事到了你认为需要改变的程度,

你已经糊涂的不行了。

无明从A出发,它漫过B,到了C,

当你认为某事到了需要改变,

你的无明已抵达三级。

当你某事不改变你将变得痛苦或十分痛苦,

你的无明已变成四级,或五级。

心智向下坠落、坠落、坠落,

它坠落到什么程度你才会感到痛苦呢?

痛苦是无明的呐喊,

当你痛苦,事实上那是一个提醒,

心灵提醒它自己要救助它自己。

痛苦是一个早晨的闹钟,

它在咚咚急促响着欲把你从噩梦中叫醒。

我从不认为痛苦是件坏事,

那是一个善良的清醒者的喊声。

痛苦来自你内在的清醒者,

但它以糊涂者的嘴巴喊出。

痛苦一半站在光明,一半站在黑暗,

若完全站黑暗里,谁还知道会有痛苦?

痛苦就像一株莲花,

它一半栽在淤泥里,一半在光明的虚空中。

我们要倒过来看那株莲花,

把它的根看作茎,把它的茎看作根,

把它的淤泥看作虚空,把那虚空看作淤泥。

用这样的眼看待痛苦,

痛苦将能解救它自己。

人类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不接受,

而不接受是建立在糊涂基础上的。

不接受是无明的象征,那意味着你的心没看见现实存在,

而一味地沉溺和执著在自己的梦里。

我们在攀缘一个虚的东西,而不是归依于实的,

所以心才会痛苦,不接受才会发生。

在智者那里,

不存在接受的问题,因为不存在不接受。

接受和不接受,在他们那里是同样的困惑,

甚至接受相对于不接受,是向困惑里进一步滑去。

而到了某事需要改变的程度,对智者而言,

那已是无明之疾了到了晚期。

在智者那里,大圆镜照彻生命,

虚的本来就不存在,实的本来寂静,

一切安然有序。

虚的不可能撼动实的,

就像墙上的竹影不可能晃动墙一样。

若能除看见墙上的竹影外,还能看到墙,

并恒定地看着墙,或以墙为参照物看竹影,

此谓之观壁。

能作这样的看或观看者,称之为观壁婆罗门。

此是达摩的后人,是达摩的弟子,

因为他在修习达摩所曾经修习的。

大圆镜现于生命,

你看每件样事物,就像在十五皎洁月光下,

看墙和墙上斑驳在竹影一般。

竹影来自意识心,墙是诸法相,还有那皎洁的月亮,

三者你同时看见。

诸法实相——墙、斑驳的竹影、和那皎洁的月亮,

三者各各清楚,相互交触,而不交混。

大圆镜现于生命,你觉知到,

你不但是那寂静的墙,你也是那斑驳摇曳的竹影,

你还是那皎洁的月光本身……

大圆镜智里,一物不遗,纤毫不昧,

虚实相接而不是相侵,万法交触而不交混,

一切似影动而寂静,诸有虽寂静而不定。

奇哉妙哉,那人天交互的世界。

大圆镜现于生命,

虚假的不再试图撼动那真实的,

即使虚假的企图尝试撼动那真实的,

一切也都很好;

在那生命里,没有制止者,没有阻碍者,

没有支持者,没有反对者。

你有一个国,那里没有国君,

没有管理者,没有治理者,

有的只是人民和他们的自然的生活。

那个国就是一个解脱者的世界,

抵达彼岸的你所将体会到的。

生命中最重要的,

不是接受,亦不是改变,

而是明白;

明白没有什么要改变的,

也明白,根本没有接受这回事儿。

当你告诫自己,某件事要接受时,

无明之病已经没过你的髋部,

当你说要改变时,它已漫过你的头顶。

不知不觉,无明什么时候爬到你的脚下的?

警惕无明来袭比什么都重要,

而这才是治疗一切人间病疾的开始。

相关文章

  • 大圆镜现于生命

    生命中最重要的, 不是改变, 而是接受。 若能接受, 改变变得不那么重要。 接受, 事实上是一个困惑的象征。 当某...

  • 佛陀的五智

    佛陀的智慧包括法界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五种。 1~法界性智,现前万法实相胜义谛。 2~大圆...

  • 大圆镜智

    黑衣首领手抢到宝刀后如虎添翼,黄金刀芒所过之处莫之能挡,虽然再次被四大高手合围,却逐渐占了上风。武功相对较弱的郑羽...

  • 海印三味

    海印三昧是心性的体、相、用之用。 六识,随拨一根互用。 有十种意义,在显示佛的大圆镜智功德相。 得大圆镜智者,即能...

  • 香巴生活特刊:雪漠五智论

    关于佛教的“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和“法界体性智”,雪漠有全新的论述。他说: “大圆...

  • 生命的大圆满

    (一)大圆满的每日修持,不过就是发展一种完全“无忧”的“安忍”,一种对一切景况没有“局限”的“开放”。 我们应该把...

  • 【南怀瑾老师】大圆满前行修法四程序

    ​ 大圆满前行修法四程序 本文摘录自 《大圆满禅定休息简说》 “大圆满次第者,于自性菩提心无作本住之前,无常(一)...

  • 国学与教练系列12

    国学教练小工具:大圆镜 先来看原典。 《庄子·应帝王》: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在庄...

  • 见性后如何转识成智?

    作者/木子慧 见性后如何转识成智?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

  • 生命吝于给予丰盛吗?给出去

    至此经年,让我感觉,生命吝于给予丰盛: 财富,太少,或许是命运吝于给我, 真爱,未现,或许是生命吝于给我, 无人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圆镜现于生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aa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