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少就是多”——论写作贵在精炼

“少就是多”——论写作贵在精炼

作者: 长东小蛋糕 | 来源:发表于2018-08-29 12:32 被阅读136次

    上一篇说明了坚持每天写作的意义,本篇来探讨一下写作的字数问题。

    按说为了完成“每日更新达到特定字数”这样为自己设定的目标,应该尽量让语言铺展开来,多多益善才是。但其实即使是作为个人网志的博客,也要把用于用语的精炼放在重要的位置。

    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三十岁前即获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的林清玄在谈到如何提高写作水平时,就提及写作用语要精炼。当时写东西还没有电脑,他经常在稿纸上写一两行觉得不满意后随手就把纸撕下扔掉。有一次睡觉醒来,发现丢了的纸全部被妈妈用熨斗烫平,放在桌子上。于是林清玄问妈妈为什么,妈妈回答说:

    “你抬起头来看看窗外的树,当你写坏一张纸时,一根树枝就白白牺牲了。所以你写文章前要先想清楚,三百字可以写完的,你不要写成三千字。如果你写成三千字,很多树就牺牲了。你文章的价值有没有超过窗外的树,如果没有,那树就白白牺牲了。”

    于是林清玄后来总结出“三百字可以写完的不要写三千字”,作为他的写作要诀之一。

    张爱玲在其文章《论写作》中也有类似的见解:

    写作果然是一件苦事么?写作不过是发表意见,说话也同样地发表意见,不见得写文章就比说话难。古时候,纸张笔墨未经发明,名贵的记录与训诲,用漆写在竹简上,手续极其累赘麻烦,人们难得有书面发表意见的机会,所以作风方面力求其简短含蓄,不许有一句废话。后来呢,有了纸,有了笔,可以一摇而就,废话就渐渐多了。到了现在,印刷事业发达,写文章更成了稀松平常的事,不必郑重出之。最近(1944)纸张缺乏,上海的情形又略有变化,执笔者不得不三思而后写了。

    这其实上面两个例子都谈到了写作的成本问题。现在写文章已经电子化了,所以倒不在于纸张的成本,而在于时间成本。同样的观点,三百字能传达的却用三千字来传达,对于读者有限的阅读时间是一个负担,对于写作者也同样如此——不但在同样的时间、码同样字数的情况下,所能传达的思想就相对减少了,而且由于文章失去其“精品性”而实际上在逐渐失去潜在的读者群,不可不谓损失重大。而如果养成了用语精炼的习惯,则会有助于不断提高自己表达、传递思想的精准程度,在面对面或书面的沟通中将会大幅降低交流成本,并争取到更多的认同,从而实现过程非常“顺滑”地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关于文章要精炼,一个传颂甚广的例子就是北宋一代文豪欧阳修。据说他写《醉翁亭记》初稿时,开头曾详细写了滁州四外的不少山,可最终定稿时,只留下“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其它冗长的介绍文字都删掉了。

    上面的故事很多人在中学阶段就听说过,但关于欧阳修精炼文风的起源,还有一个并不为多数人所熟知的故事:

    北宋大臣钱惟演在洛阳建大宅竣工后举行庆典,请来当时文坛上颇有名望的欧阳修、谢希深和尹师鲁三人,请他们每人写一篇《庆典记事》。谢希深写了700多字,欧阳修写了500字,尹师鲁只写了380字。读者反复阅读比较,一致评价尹师鲁的文章言简意赅、短小精炼,叙事清晰完整,结构紧凑而内涵丰富,毫无松散之弊,显然更胜一筹。欧阳修于是带酒登门拜访尹师鲁,两人推杯换盏,彻夜不眠,探讨写作技巧。欧阳修请教自己的文章有何不足之处,尹师鲁告诉他:文章最忌“格弱字冗”(格调不高,文字冗长)。 并进一步说:写文章要抓住主要内容,精炼文字,言简意赅的文章更令人耐看。欧阳修茅塞顿开,反复修改,删去自己文章很多可有可无的字句,最后比尹师鲁的文章还少了20个字,但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最终得到了尹师鲁“一日千里”的称赞。后来,欧阳修曾在《尹师鲁墓志铭》里评论道:“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即是指他凝练而结构严谨的写作风格。

    其实只要回忆一下我们的观影经验,也会得到类似的感触。电影看得多了,大都会发现一个规律:好的电影都是非常简洁的,没有任何冗余,一句话就能说出发生了什么事,但其内容却无比丰富。与之相反,烂电影总是主线都叙述不清,结构混乱,细节上也没有任何营养,主次不清,拖泥带水。

    德国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说过:

    “Less is More.”
    少就是多。

    “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

    老子在《道德经》里也总结到:

    “少则得,多则惑。”

    因此,坚持日更,精炼的文风也要坚持下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就是多”——论写作贵在精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bh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