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了一篇演讲文稿叫《未来的家》,演讲者是一位住在北京的日本建筑师。他从重新理解家的概念这个角度出发,阐述了他对建筑的新解读。这让我也开始认真的考虑“家”到底是什么。
我在读进修课程的时候涉及到喜乐生活系列的内容,其中一个板块叫“乐在家庭”。老师请我们每个人画出自己家庭的平面图,然后和同学分享家里的布局,哪里是门哪里是窗哪里是厨房…但是那天的课本上我没有画家里的平面图,因为在我的概念里,现在的家不是并不算是“家”,总之我心里遇到了一个坎儿,似乎第一次这么认真的看这个问题,一下子就陷入了思考“家”的概念里面。
中国城市化的加速也加速了中国传统家庭模式的分解,我们从大家庭开始逐步变成小家庭,而目前在一线城市,小家庭则开始以一个人的家庭开始呈现,单身公寓的需求量没有任何时代比现在更大。家庭在变,家也在变。
家到底是什么演讲者说,现代人对家的概念越来越淡了,毕竟大部分年轻人都是处于忙碌的都市生活,父母与子女交流的问题和婚姻的现状都可以看出家似乎没有那么重要了,而是更看重自我的感觉。但是每年春节,中国最大的人口流动就会定时上演,无论多远都想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这也可以看出,现代人对家还是有一颗渴望的心,不过家的概念因为个人在现代生活中的变化的确有点畸形,由于经济环境的整体变化和行业变革,我们的社会环境快速的变化,人与人的关系也因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家庭是由婚姻关系为初始维系的,但是看看目前的离婚和不婚程度也可以了解到,家庭出现了关系问题,一个人的家似乎更常见也会持续且更久,甚至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家因家庭环境的变化和家庭角色的缺失,出现复杂的多样化。
家到底是什么,我们需要家吗?一个人的家可以称为家吗?未来已经发生了,家的样子还是取决于人的样子。关于“家”我还在思考,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