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没有回家,有点想家,想爸妈做的饭菜,偶然在知乎上看到有个答主写了一个帖子:非常讨厌爸爸是种什么样的感受?
因为与我相似,看到评论很高,点进去看了大部分人都表示说:爸爸好像从没参与过我的成长过程,对爸爸的记忆很是模糊,感觉从小到大都是妈妈一个人,我感觉自己就是个孤儿......
字里行间都能看到他们心中对爸爸的埋怨、怨恨,但内心其实是非常渴望得到父爱。
所谓:“严父慈母”才能造就一个美好家庭。
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其实非常重要,与母亲是相媲美的,但实际上在中国都崇尚“女主内男主外”,父亲只要负责挣钱,母亲带孩子打理家务才是一个幸福家庭该有的样子。
但是,中国孩子父爱的缺失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多,太多孩子因为父亲责任的缺失而遭受心理创伤的孩子太多。
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尔迪说过:"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英国著名文学家哈伯特也说过:"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校长。
家长都知道父亲对于孩子的成长发育很重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为什么生活中很多父亲还是不愿意给孩子一点点的爱?导致孩子和爸爸感情没那么亲近?
其实,很多时候是孩子妈妈无意识的一些言语行为让一个本可以成为优秀爸爸变成了“隐形爸爸”。
妈妈不放心爸爸带孩子
经常在地铁公交听到很多妈妈抱怨说:刚吃完饭,碗都孩子锅里没来得及洗就跑来赶车了,送完孩子上学后还要赶去买菜,每天都是围着孩子转......” ”让孩子爸也帮忙做着点,一个人肯定会很累的......””不帮倒忙就不错,泡个奶粉都不会,我是不指望他做什么......”
很多妈妈都觉得孩子爸是个粗人,平时做事毛手毛脚的,不细心;带孩子更是无稽之谈,加上孩子比较小,怕伤着孩子。她们宁可自己辛苦一点,也不愿让孩子爸分担。
有的时候爸爸把孩子弄哭了,妈妈就开始心疼,责怪,谩骂。而不是教导他们应该如何把孩子带好,直接就让孩子与爸爸避而远之。
犹如最强大脑Dr.魏的“母亲守门效应”,妈妈会硬生生的将爸爸挡在育儿大门之外,认为爸爸是育儿猪队友,总担心爸爸把娃带到沟里去。
久而久之,孩子与父亲的交流越来越少,对父亲的记忆越来越弱,长大之后和父亲更是没有共同话题,由此导致孩子越来越讨厌父亲。
美国耶鲁大学有研究结果表明:从小由爸爸带大的孩子智商高、聪明、精力旺盛、善交际、学习成绩好。
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也说过: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亲的教育。
所以各位妈妈们,从现在开始放下心中的担子,相信孩子爸爸,让他们参与到亲子育儿中,让孩子成长中不缺失父爱。
亲子关系的错位
有了孩子后,最可怕的莫过于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忽略了夫妻之间的关系。
父母孩子关系三角图:
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孩子、父亲和母亲的关系都很重要,最害怕是任意一方的偏斜,导致三角形不在具有稳定性。
但实际上,很多妈妈生了孩子之后,几乎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对丈夫的付出少了,让丈夫对孩子的爱也随之变少。家庭关系也随之变质,家庭没有之前和睦,经常因为孩子的事而导致夫妻之间经常吵架。
孩子应该作为家庭关系的调剂品,调和夫妻关系,也应该作为桥梁,将家庭关系变得更和谐幸福,而不是成为关系的破坏者。
孩子的成长不只需要单方面的爱,如果母亲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孩子的身上而没有父爱,孩子长大之后就是母亲的影子,性格处事都是母亲的风格,很容易变成“妈宝男“。
美国哈佛大学曾有研究表明:缺少父爱的孩子容易成为问题青少年。女孩缺少父爱容易学不好数学,男孩缺少父爱容易产生情感障碍。
孩子是父母双方的结晶,陪伴他们成长是父亲和母亲的共同责任,而不应该单方面把孩子占有己有,应该摆正亲子关系。
如果作为父母的你们也是文章中的模样,为了能让孩子更健康快乐地成长,请让孩子父亲给予孩子一点点的爱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