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为一个卓越的校长:重要的,是“你是谁”

成为一个卓越的校长:重要的,是“你是谁”

作者: 青风竹简 | 来源:发表于2018-04-02 16:53 被阅读0次

    上午听李镇西老师作报告,听他讲述在武侯实验学校的故事:在报纸上开启专栏记录每个老师,帮老师发表文章、出书,给老师赠书,与老师们一起过生日,把老师的陶艺作品做成校园里的雕塑景观……

    听他讲自己如何协调生活、工作、学习的关系,如何在现实处境下追求理想教育。

    李老师的管理之道无疑是有效且值得许多校长学习的。但如果不考虑自身实际、不从深层次领会而简单照搬、复制恐怕也是不灵验的。

    成为一个卓越的校长:重要的,是“你是谁”

    为什么?

    除了处境不同,根本的原因在于你不是李镇西,不是“李镇西”式的人。

    由此,你就没有李镇西老师的资源,就不能所创造李镇西的“现实”。

    为什么困扰许多校长的难题,在李镇西老师哪儿压根儿就不是问题?

    因为,人不同。

    比如,有的校长纳闷,当校长那么繁忙,哪来那么多时间阅读、写作?而对李老师来说,阅读、写作已经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已经像呼吸一样自然。而且他的写作与生活、工作是一体的:用书写记录生活,通过写作思考教育,运用写作表达自己,影响他人。

    成功的校长之所以成功,基本有一个共同特征:能唤醒师生、影响师生、引领师生、成就师生。但达到这一效果的路径各不相同。我们经常能看到不同的方法与处境有关,而忽略了更为根本的因素:自身特长与拥有资源(更深层次是生命气质)。

    成为一个卓越的校长:重要的,是“你是谁”

    李镇西老师在校长岗位上,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他写作的特长,充分借用了由写作而带来的各种资源。

    当许多校长还在为写一篇文章而发愁时,李老师能轻松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文章;

    当许多校长在大会小会上苦口婆心“教育”老师时,李老师通过帮助老师修改、发表文章,出版书而影响转变老师;

    当许多校长苦于发表不了文章时,李老师考虑的是如何委婉拒绝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的约稿……

    因为善于写作,李老师成了国内名师,有了说“不”的底气,有了赢得他人信任的资本,有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进而有了相对宽松的环境,有了比大多数校长相对多的的自由……

    自身特长、资源不同,你的世界与众不同。李老师因为擅长写作,形成了个性化的工作方式,拥有了丰富的资源,创造了独特的环境。

    这种办学之道,在干国祥、魏智渊身上也有充分的显现,但他们又与李镇西老师有鲜明的不同。干国祥、魏智渊、王志江办学也从根本上“唤醒”老师生命,他们走的是专业型路线,他们依赖自己强大的学术专业性,带领老师们啃读经典书籍,构建丰富课程,在专业学术上不断探索,发掘知识魅力,享受教育之乐,体会职业尊严。

    但你要想简单模仿、复制干国祥、魏智渊、王志江,也是很难的,除非你具备他们的特长和资源。

    成为一个卓越的校长:重要的,是“你是谁”

    其实,还有一类校长也做得风生水起,虽然他不擅长写作,也没有强大的专业底蕴,但精于经营各种关系,在体制内左右逢源、如鱼得水,能调动各种人力、财力资源……

    其实,每种办学路径各有所长,也各有局限,这才是正常的。这不是孰对孰错,而是差异性: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所以,重要的不是你认为哪个路径好,希望做哪个。根本上,要明白:你是谁,你愿意成为谁;以及你拥有的资源是什么。

    但,仅仅如此也是不够的,即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各种路径的差异性,还应看到他们的共同性。

    那么,共同性是什么?

    在我看来,卓越的校长都具备:对人性的洞悉,对细节完美的渴求,对教育真谛的领会,对教育的宗教式情怀,对世界的极致创造,不甘于平庸的追求,对人类的怜悯慈悲……

    成为一个卓越的校长:重要的,是“你是谁”

    这些高远、广大的精神,是每一个校长可以并需要深刻学习领会的。

    《中庸》言:尊德行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远而道中庸。

    就是这个道理吧。

                                      (手机书于西安机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为一个卓越的校长:重要的,是“你是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ex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