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芮娴
(转载人民日报文章)
急而不慌,忙而不乱:是一生的修行因为工作的原因,曾亲眼见证过上司在2小时内成功举办一场临时大型会议 。
当时,发生了一个重大紧急事件,必须在2小时后,召集相关单位和系统部门负责人通报情况,提出下步工作建议,予以警示警醒。
相关处室一众人接到通知时,时间只剩下1小时50分钟。
大家都在质疑这么短的时间,怎么可能做好会务、把相关单位通知到位并准备齐全通报文件、会议材料呢?
大家都面带愁容,可上司却不慌不忙,指挥若定。他把本次会议筹备需要的活一一进行细化,逐项分解到人头。还明确了一条,为节省时间,重大事项可直接向他请示。
通报要写入哪些内容,提出什么要求,篇幅多长?会议材料主要写哪几个方面,重点突出什么,上司都进行了明确。
领到任务的各人,比平时更快地完成了工作,确保了会议的如期举行。而在这期间,上司除了审查修改材料,还处理完了手头上的几个非紧急事项。
大家无不表示佩服,尤其是对上司的镇定自若和不急不躁所折服。换着别人,遇到这种火烧眉毛的事,早就跳着脚急成一团了,上司却全程保持心平气和、有条不紊。
急而不慌,忙而不乱:是一生的修行很认同海斯利特所说,“工作,越做越会工作;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
真正的高手遇到急事从不会六神无主、慌了手脚,反而会越急越沉着、越忙越冷静。
有个学弟,综合素质高、办事能力强,但他办砸了很多事。
主要原因是他每次遇到事多时就会手忙脚乱、顾此失彼。
若有事扎堆,他的脑子就会乱的像一团浆糊,什么都想做好,结果反倒一样都没做好。
有一次,领导让他参与一个比较急的项目,当时他的手里还有不少其它工作,结果学弟一下子抓这里、一下子抓哪里,眼看时间过半,那个急的项目计划书还没出来。
催的急了,他就熬了通宵草草赶制了一份,结果漏洞百出,多处地方不能自圆其说。领导问原因,他说太忙了,忙不过来。
他确实也忙,工作勤奋,毫无怨言的加班加点,有时到深夜,甚至到凌晨、通宵。但其实,这并不是主要原因。
在这过程中,学弟在不少可有可无、可长可短的事情上耗费了太多精力,比如接待访客、同事闲谈、聊电话,他会让那些无关痛痒的话题聊上半小时、1小时。
有时,原本可以往后安排的工作,他也一股脑儿一起抓,结果挤占了处理急事要事的时间,乱了自己的步伐。
慌乱易出错。越不镇定,心就越浮躁,思绪就越混乱,事情就越难捋顺,越容易主次不分。
急而不慌,忙而不乱:是一生的修行真正厉害的人,从不会火急火燎地将急和忙写在脸上、挂在嘴边。
而是,在大事急事面前举重若轻,有条有理,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堪称这方面的典范了。
公园228年,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
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当时已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并命令两个老兵出门扫街,自己在城楼上弹琴。
司马懿见诸葛亮如此悠闲,怀疑城内有埋伏,带兵退去。后来,得知西城是空城再返回去战时,被赶回解围的蜀国大将赵云打败。
急而不慌,忙而不乱:是一生的修行大多数时候,头脑冷静、不慌乱的循序渐进比十万火急、紧赶慢赶更能成事。
不知你有没有留意,工作生活中,捅娄子的人,其实无关能力大小,而在于这个人是否具备急而不慌、忙而不乱的品质。
同一件事,做好的人不一定能力最强,但遇事一定不会火急火燎、手忙脚乱。
宋代文学家苏洵曾说:“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其实,为人亦当如此。因为,生活中难免遇到急难险重的事,人生如逆旅,急是乱之源。
唯有保持平和的心态与自己的节奏,才能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好好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
急而不慌、忙而不乱,是一生的修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