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法拆读(二)
人生不是在前进的路上披荆斩棘,就是在选择的档口迷茫无措。我们的人生不仅要靠走,而且要还要靠读。读懂书籍,读懂选择,才能读懂自己。
选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选书也是一件很纠结的事情。容易是因为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我们的任何喜好去选择书籍,纠结是由于我们很难建立选书的标准和体系,很难选到合适的书。我们来一起共读在《樊登读书法》里面给我介绍了的选书原则。
01 TIPS原则是什么
T(Tools):工具。工具性内容的书籍,主要是学习一些实践方法。
I(Ideas):新的理念。读书能带来新的理念、新的发现、新的想法。
P(Practicability):实用性。应用到生活,改变生活。
S(Scientificity):科学性。有科学的验证过程。
立足现实,有科学依据,能给自己以启发,这样的原则确实能给我们一个大方向的选书框架,但是不是还感觉缺少点接地气的东西儿呢?不慌,我们继续。
02 实用方式
科学性是第一标准。科学没有绝对的,只是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大家认可的事实,首选要选择基于事实的书籍,这样才能更好建立更好的世界观和格局。
工具书和实用性书籍的选择,要基于自己的需求和目标去选择,不要拿自己看不懂的。如果确实需要,就要弥补自己相关的关联知识。
同时,我们在选书的时候可以从本书中提到的,参考出版机构、作者背景、参考书目等方面去选择,也是比较好的方式。
03 平台选书标准
我们现在有很多的第三方选书平台,比如豆瓣、京东、亚马逊、多抓鱼、当当等,这些平台各自有一些特色,我们可以根据他们提供的一些数据来进行对书籍的筛选,这相当于经过大众评审了。
① 不选的标准
豆瓣6分以下的不选(6-8分的可以适当选择),当当、亚马逊差评过多的不选,多抓鱼不收的不选。
②可选标准
豆瓣评分在8分以上或者想读的人数超过1000人的,亚马逊销量总排行在3000以内的,当当、京东评论数超过10000的,这些都是比较好的数据,考虑在这些范围内选择。
04 涟漪选书法
我们平时都看到一个现象,就是一个石子扔进平静的湖面,那么涟漪就会不断的散开,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大家有想过为何涟漪范围会越来越大么?就像从我们投入石子的地方长出来的力量在推动一样。
那么我们选书和读书为何可以采用这个方式呢?它的原理就是基于一个中心,我们以此为基点,不断地扩展相关联知识,那么知识就成为我们的体系了,我平时比较喜欢这个读书方法,很有系统感。
比如需要了解张爱玲的一生,就可以从知道她的名字开始时,围绕她的一生主要事情来展开。家庭、爱情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这样就能建立起对她的立体式了解,也建立了自己的体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3387/e1d3045153ba8358.jpg)
我们平时在选书和阅读上,要逐渐养成自己的选书习惯和标准,形成自己的体系,然后就会越来越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