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敏读社 敏小姐
启动生命力的第一步是对自己的生命发问 摘自《拆掉思维的墙》看古典老师书中这段,回想大学时代的自己,同样是来到一个全新的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地方,古典老师选择了对自己的生命发问,我选择的是“解放天性”(无规无距)。
所以我大学的同学对我给出的评价跟中学时代是不一样的,更加的叛逆、犟、自我。想想也是,大学第一天,我顶着一头红长发,小背心和牛仔裤出现在一票还是黑头发T恤的同学面前的时候,难免被认为思想开化(事实证明其实我内心很纯真)不爱学习的表现。然后我的行为也对得起这个外在,时常的逃课,做过家教,干社团,兼职,开服装店。总之不想干学习相关的事。
遗憾的事做那些事并不是因为我想清了我要去走一条经商的路,只是因为想要逃离苦逼的象牙塔。因为在我当时的设定里,考上大学等于放飞自我。就是做过最厉害的事大三在学校外租门面开了一家服装店,一月两次乘坐凌晨的车奔波杭州四季青的经历,不是出于对于创业的热爱,而是受到了社团升职的挫折。
其实还是很想回到那个18岁再次对自己的生命发问。
这样写,好像对于青春的回忆充满了懊悔和遗憾,但败也萧何成也萧何,我保留了一贯的上进心和积极学习力,这要感谢从小打下的好基础,凭着“能——干”走到“能干”,混个职业谋生不成问题。
直到这几年,又重新寻梦了,真的很认真对自己发问,自己想要变成什么样的人,为自己去画像,细致到穿什么衣服,住哪里,开什么车,跟谁交朋友,怎么说话,生命中有什么可以更有趣,并且为这些梦想付出时,我才感觉心神归位了,对,这就是我的感觉。
对自己生命发问,记得几年前我跟你一个好朋友聊天来着说我想做这个,因为什么什么巴拉巴拉一通。她扔来一句,你想要什么?我被呛得噎住了,心想,你拽什么拽,我不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好像除了钱也想不出来。所以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一切都是换钱的工具而已,不关心喜欢不喜欢,不关心价值不价值,不关心天赋不天赋,不关心为了得到它我愿意付出到什么程度。
想不清于是就有了后面的种种退缩。幸运的是探索路上遇到那么多同行的伙伴,幸运的重拾起阅读的习惯,幸运的拜师优秀的导师,幸运的跟着心光的指引,找到了生命的中心。
现在我觉得是最好的做事的状态。你要问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职业,很难描述清楚我的职业画像,就如古典所说,职业就是天赋+社会的需求,天赋不变,需求在变,职业的形式是术的层面。道的层面我想成为一个能照亮别人的人,无论是做公司职员,老师或者分享者。尽可能去链接更多人,尽可能去传递更多人,尽可能去提升和扩容自己,成为智慧的光的一条管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