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之第二辑
今天,看了三个课例,影响最为深刻的当属虞大明老师执教的《温暖我一生的冰灯》。
这篇文章选入北师大版教材时,题目是《冰灯》(三年级上册),虞老师是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教师,所用教材或许是苏教版,通过百度,《温暖我一生的冰灯》是五年级教材中的一篇文章。
这节课,按王崧舟老师的话说,“为阅读教学中质疑和感悟的视界融合提供了一个精彩的样本。”
从整堂课的结构来看,大体上经历了质疑——感悟——解疑”的过程。课始,虞老师先让学生就词语质疑,再组织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通过小组合作、学生提问、教师梳理,形成了三个涉及课文意蕴的问题:第一,冰灯融化了,为什么还能温暖我一生?第二,什么东西是岁月消融不了的?第三,冰做的东西怎么还能温暖我一生?然后,引导学生感悟学习,从交流印象深刻的地方开始,强化体验,倾诉感动,移情诵读,设境对话,将父爱的坚忍、细腻、无私演绎的淋漓尽致。最后,课在“三个问题都解决了吗”的回应中戛然而止。
说到质疑,大家耳熟能详的是“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基也。”然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大多教师会在读题后,问学生:“读了课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或者会说:“读了课题,你想说点什么?”因为没有感悟,学生所提问题大多浮于表面,难逃“走过场”的窠臼,最终老师会抛出自己设计的问题,然后牵着学生的鼻子刨根问底。
虞大明老师先让学生就词语质疑前,先纠正了学生预习抄写中出错的字“县”和“炕”,又点出了一个学生都没写错的“襟”字,然后给一分钟时间让学生抄写还不是有把握写对的那些字,之后与学生有了如下对话:
学生先后提问:“洇进”能不能换成别的?“寻思”是什么意思?虽然都指向“词义”,但虞老师的处理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引导学生读文中句子,不同的是对于“寻思”的理解,开始并没有指向“词义”,而是问学生:“父亲寻思着什么?”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回答:“……他寻思着要用什么东西来做这个灯笼好。”师问:“寻思,是不是他在找东西呀?”生:不是。师:那里面不是有个“寻”字吗?那是什么意思?生:好像在脑子里面找东西。师:在脑子里面找东西叫寻思。生:这个“思”字就代表想。师:那么请你给“寻思”换一个词。生:思考。虽然是针对“词义”的质疑,但虞老师却进行了有梯度的处理,这样的教学策略,难道不值得学习吗?
如果说针对“词义”的质疑是基础层面的质疑,旨在疏通文句,扫清障碍。那么,针对内容的质疑,虞老师让学生在小组中提问题,引入“筛选机制”,一组一个最想研究的问题,借助“小组合作”,对问题进行不同梯度的处理,有效化解了“大量”与“常量”之间的矛盾,使得“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方针得以落实。
……
王老师说:“质疑因了感悟,不再意象枯燥,情味干涸;感悟因了质疑,不再浮光掠影,泛华混沌。”真是切中肯綮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