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新年饭桌上的一幕,让我看清一个孩子变“自卑”的过程

新年饭桌上的一幕,让我看清一个孩子变“自卑”的过程

作者: 娟然心理 | 来源:发表于2023-01-29 20:08 被阅读0次

大年初二,我们几大家子相聚外婆家,非常热闹。席间,大舅提出要每个孩子都表演一番,才有压岁钱收。

一时间,孩子们有唱歌跳舞的,表演弹琴的,英语朗诵的,还有一分钟还原魔方的,就连4岁的小妹妹,也背了好几首诗。

只有表姐8岁的女儿YY,安静地坐在角落,低头不语,极力地想掩盖自己的存在。

但还是被大舅察觉,点名让她唱一首歌助兴。

YY鼓起勇气开了口,结果还没唱到一半,就被小弟弟嘲笑跑调了,一时间,孩子们都哈哈大笑起来,大呼“跑调王”。

一瞬间,YY羞红了脸,不知所措。

旁边的亲戚连忙打圆场说:“没事没事,咱们其他方面优秀就行了,是吧?”

可一旁的表姐不但没有顺势给女儿台阶下,反而“补刀”:“看你那没出息的样,啥啥都不行,考试也经常不及格,将来高中都不知道能不能考上。”

此时,YY的脸涨得更红了,两个小手紧攥着裤子,头也垂得越来越低。

我连忙把她带进房间安慰,她却哭着说:“妈妈说的对,我真的很差劲,我这不行那也不行,我还是不要出去给她丢脸了。”

有句话说:

“让孩子自卑的方式有千百种,而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孩子抬不起头来,无疑是最残忍的一种。”

现实生活中,父母最常犯的错误就是——

孩子当众出丑时,他们想到的不是去维护孩子,而是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把孩子伤得体无完肤。

一、被扒光面子的孩子,“里子”早已惨不忍睹

知乎上有人问:小时候过年哪个场景让你记忆深刻?本以为答案会温馨而美好,未曾想,近3000条回答几乎都是:

被说出糗事,被当众揭短,被嘲笑调侃。

网友@楂乍说,有一次,不过是多吃了一碗饭,结果本来就有些紧的上衣“嘣”的一声就裂开了,从腋下一直裂到衣摆。

自此,逢年过节,哥哥总是把这件糗事反复拿出来说。

她气得直哭,妈妈却一脸无所谓:“谁叫你不长脑子,净长肚子了。”

被嘲笑时,她已经很难堪很受伤了,可妈妈的话,无异于再给她浇一盆冷水,让她从头冷到脚。

以至于现在,减肥一直是她的执念,每次只要多吃一口饭,她就自责不已,甚至要强行让自己吐出来。

也因为减肥,她脱发严重,睡眠不足、月经失调。

很多时候,伤人的从来不是拳头,而是舌头。

大人觉得没有恶意的“玩笑”,早已在孩子心里掀起了惊天骇浪,成为孩子一生难以愈合的伤疤。

网友@小茶回忆说,小时候过年玩鞭炮,因为不小心摔了一跤,直接把门牙给崩掉了。

第二天村里搞活动时,便有很多小伙伴嘲笑她说话漏风。

一旁的爸爸看见她被嘲笑,不仅没有护着她,反而把她当时一嘴泥巴和血水的糗样当做笑料说了出来。

一瞬间,全场哄堂大笑。

她说:“大庭广众之下出丑,就像全身被扒光了一样难堪。”

那一刻,一股强大的羞耻和悲愤迎面扑来,瞬间将她的自尊心撕得粉碎。

本该愉快温暖的春节,变成了一场她再也不愿经历的噩梦。

直到现在,她都见不得人家笑,她不自觉地认为人家是在嘲笑她,每天活得拧巴而压抑。

当众出丑,对孩子而言,从来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巨大的伤害。

想起《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

情绪记忆很难忘记,尤其当它来源于视觉感官时,能够引起情绪波动的画面,要比平淡无奇的画面更让人印象深刻,这类记忆被称为“情绪记忆”。

当众出丑、被嘲笑,对孩子的情绪脑伤害很大。

童年受伤的记忆,会植入潜意识深处,不断折磨着孩子的内心,甚至影响孩子一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童年阴影”。

二、没有“里子”的孩子,内心都有个自卑抑郁的黑洞

电视剧《小欢喜》中有这样一幕。

学校誓师大会上,方一凡为了帮大家拍照留念,爬到了顶棚上去,结果却不小心摔了下来。

方一凡觉得脸上过不去,便顺势装晕,被送到医务室。正当大家担心方一凡的安危时,爸爸方圆发现了儿子的伎俩。 但他并没有直接揭穿儿子,而是等众人走后,才和儿子谈话。 

这部剧播放时,许多网友都很羡慕方一凡有方圆这样的爸爸。

孩子从4、5岁开始,就已经开始顾及面子,有了自尊心和羞耻心。

父母维护孩子的面子,就是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一个孩子,如果自尊心总是被践踏,那他的成长之路往往会变得异常艰难。

教育家尹建莉曾分享过一个抑郁患者的案例。

有个5岁的女孩,有一天不小心尿床了。妈妈有些生气,一边抱着湿褥子往外走一边说:“这么大的孩子了还尿床,晒到外面让别人看到,真是丢人。”

当时他们住的是大院平房,周围邻居很多,女孩顿时觉得颜面无存。从此,她陷入了“尿床魔咒”:隔三差五的尿床,一直持续到成年。

童年时治不好的尿床、邻居们的指指点点、再加上父母的挖苦讽刺,这些羞辱感,深深地烙进她的性格里,变成了长大后挥之不去的自卑与压抑。

考大学时,为了避免被嘲笑,她放弃了家门口的名牌大学,选择了离家远的普通大学。大学时,自卑的心理,让她拒绝了所有对她有好感的男同学。

直到中年,她割腕自杀,父母流泪道歉,她几十年的心结才得以好转。

作家毕淑敏说过:

“孩子的成长,首先是从父母身上确认自己的存在。

如果连最亲的人,都不顾孩子的尊严,否定孩子的价值,那么孩子是无法看到自己存在的意义的。”

孩子人小,但面子事大。

每一次出丑,都是折下孩子面子的一角。

每一次受辱,都是撕裂孩子自尊的利刃。

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只会把自卑和抑郁活成人生的底色。

三、父母懂得撑腰,孩子一生抬头

傅首尔曾在一档节目中自曝,自己非常擅长“护犊子”:

“亲戚聚会,人家让我儿子背个诗,我会说让我来背,别让我儿子背,我给大家唱个歌都可以。”

因为她知道,饭桌上的这种要求,会让儿子觉得很急促,如果别人背五首,他一首都结结巴巴,出丑的儿子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觉得自己不行。 

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罗素说过:“尊严是文明,但又像一层贴在脸上的东西一样容易脱落。”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站在孩子这边,守住孩子的自尊底线,呵护孩子内心的健康。

在《不完美的礼物》一书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妈妈带着8岁的女儿逛百货公司买鞋子。恰巧当时卖鞋子的专柜在放一首流行歌曲,她的女儿情不自禁就跳起了舞来。

这时,专柜旁边有几个大人也带着孩子来买鞋子。他们全盯着女儿跳奇怪的舞蹈,有的脸上露出取笑的表情,有的则交头接耳,指指点点。

女儿顿时觉得难堪,停了下来,求助地望向妈妈。

看到别人对女儿议论纷纷,妈妈虽然也觉得很尴尬,却还是笑着鼓励:“你可以把稻草人的动作加进去呀!”

一句简单的话,却给了孩子莫大的能量,于是女儿继续开心地跳起舞来。

而妈妈也认真地欣赏着女儿的即兴表演,不再管别人异样的目光。妈妈说:“我不想‘背叛’我的女儿,我选择站在女儿这边。”

和孩子站在一边,就是选择和孩子一起一致对外,帮孩子挽回“面子”。 

这样的守护和站队,会给孩子的自尊注入养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

“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的潜在力量。”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这样的力量。

父母替孩子撑腰,孩子才能一生抬头,成为舒展而自信的模样。

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大人的反馈和评价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塑造孩子的行为。

孩子出丑时,父母不同的反应和态度,决定了孩子不同的人生走向。

希望父母们都能明白:

我们要面子,孩子也要,这是孩子的自尊。我们爱面子,也要维护孩子的面子,这是对孩子的尊重。

我们对孩子的每一份共情和维护,都将化作孩子内心成长的动力。

这个新年,愿父母们都能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多一点温暖和尊重。

一个自尊自爱的孩子,才能活得无所畏惧,自信而坚定。

相关文章

  • 如何让孩子变的自信?

    如何让孩子变的自信? 让孩子变自信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首先家长们要创造让孩子胜利的机会。 孩子们经历过几次胜利,...

  • 2018-11-12

    我和爸妈的故事 自己的故事由自卑变自信的过程 我的小宝的故事

  • 谨小慎微,孤僻怯懦

    自卑真的很可怕,它的可怕在你感受不到的过程里将你的生活变的鸡飞蛋打,让你的生活成了一团乱麻。 因为自卑,深感自己处...

  • 怎么让自卑内向的孩子变的阳光自信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我是如何教一个妈妈轻松的把自卑、内向处处表现的很懦弱的儿子打造为一个阳光、自信、敢于主动表现...

  • 今晚又吵架了,不想更,明天要上课

    一个天天挑刺的人是会让你变优秀还是变自卑不快乐呢?就这样吧,晚安我的原本的好心情

  • 你的这几个举动,正在把你的孩子变成一个自卑的孩子,赶紧改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挑战;而自卑,无疑是让很多家长为之头疼的一个。 自卑,是一种性格缺...

  • 自卑让我更加看清自己该努力的方向

    最近自己一直宅在家里,不想出门,不想见到自己熟悉的人,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生活的窘迫。 或许自己性格的原因,交的知心...

  • 餐桌上的饭

    越来越觉得做一手好饭很重要。 一日三餐,桌上的食物马虎不得, 曾经以为,只要吃饱就好,不管什么食物,只要吃到肚子里...

  • 从饭桌上识人

    想知道一个男人适不适合结婚,从饭桌上就可以看出来了,因为民以食为天,一起吃个饭,对方在饭桌上的表现,你就能看清楚对...

  • 让孩子自卑的原因

    让孩子自卑的原因:斯坦福大学教授总结的4种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的家庭教育。 01、喜欢数落孩子 很多家长乐于攀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年饭桌上的一幕,让我看清一个孩子变“自卑”的过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mp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