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培训机构的英语教师,主业是:
在教授一些知识的同时,费尽心思让孩子们”爱上“学习。
在我眼中,孩子们能不能记住书本上的单词语法,并不是最重要的。
愿意很简单,就我们教材上的那点“法则“——
-Hello.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
孩子们只要稍微动点脑子就能完全应付。
因为,我们的课本就是在把英语学习片段化,套路化。
套路,也就那么几个,考你背单词,考你背对话,不难掌握,但很难让人对它生出兴趣来。
但家长,学校,却对此非常重视,因为考试可以很直观的用一个数字,告诉我孩子学的是”好“还是”差“。
最近几周,连着有两位学员的妈妈,一脸愁容的来找我”求救“~
原因都是:孩子成绩差。
我告诉了她们一个可以“提升孩子成绩”的具体操作步骤:
一,给孩子复习的时间。
二,在孩子做处努力后,给与表扬。
三,持续重复以上两步。
但我没告诉她们这么做的原因~
因为这两个孩子有一个共同点:
非常不自信,学习缺乏热情。
平日里,这两个孩子(其实大部分孩子)都被家长安排在种种补习班中:有文有武,有动有静~
看起来,好像应该把孩子培养地茁壮而全面~
然则,恰恰相反:
孩子们每天被各种”新知识“灌溉(实际是冲刷),却没有时间去消化吸收。
他们品尝不到这”快餐式“学习的甜味,也就越来越没动力去用脑用心,当然也就没有好看的成绩,对比其他分数高的”优秀生“,他们也就越发的不自信。
所以,家长们首先要做的,就要让孩子有时间去复习,让大脑去吸收;
各种文章都说过“毁掉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忙”,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孩子的学习。
学习,应该是一个:边接受新知,边思考输出,边内化成就感的行为。
一味的教,不适合小学阶段的孩子,因为孩子的内在能量并没有被调动起来,效果肯定差。
接下来,不论有没有起色,孩子都需要师长的肯定,鼓励,表扬。
这种肯定,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来自外界的信任,会让他有力量。
这力量,一方面会让孩子在短期看不到成绩的情况下愿意继续坚持努力;
而持续努力之后,才会有“可见”的进步,这时候,孩子才能慢慢找回自信。
有了自信的孩子,他自己的内在能量被激活调动了,再学任何东西就都会更加主动,更加轻松,从而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这就是一个从“他人信任”——“自信”的良性循环。
最难的,就是开启孩子迈出第一步的动力,这需要我们成年人拉孩子一把。
就像扶幼儿学走路一样,先要借给孩子一点力,让他相信自己可以。
日后,他自会走得越来越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