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回想过去的面试,想找到面试失败的原因。
忽然意识到,自己忽略了某些原因。
面试表现的好坏,不仅在于自己的表达能力好坏,也在于对方的解读。
面试中用专业术语说明专业知识,对方认为你在读教科书,也可能认为你专业。
面试中说的多,对方认为你抓不住要领,也可能认为你知识全面。
面试中说的简单浅显,对方认为你学识浅薄,也可能认为你理解深刻。
面试中反驳对方,对方认为你不好管理,也可能认为你管理能力强。
面试中察言观色迎合对方,对方认为你没有主见,也可能认为你人际能力好。
面试里明确提出待遇要求,对方认为你跳槽可能性大,也可能认为是人之常情。
面试对对方没有提问题,对方认为你不重视本次面试,也可能认为本来就这样。
我曾经设想,在面试中判断对方的理解水平,相应的调整表达模式,来契合对方的需求。
实际中,我一次也没能做到调整表达模式,也没能评估到对方的理解模式。
首先是时间太短,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思考问题答案了,而不能思考对方的理解水平。
二来真的是自身能力有限,在面试的短短接触中,大都只是能够知道对方的身份而已,其他的什么也不能知道,除非本来就是熟人吧。
最后,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根据对方的问题内容,来阐述自己的想法,考虑时间要求,尽量全面而简洁。
毕竟,简洁的话,后面可以根据对方要求做进一步展开。不全面的话,只会被对方认为你能力有缺失。
总而言之,面试真的好难,尤其现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好用而且便宜,成了唯一追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