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双筷子,两条腿。”

“一双筷子,两条腿。”

作者: 谢丹儒 | 来源:发表于2023-05-14 00:16 被阅读0次

原则上讲,本文属于付费内容。意思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一双筷子,两条腿。”

一眼读过去,很可能会觉得,说的不都是“筷子”吗?在故弄玄虚吗?

在写完之后,我也是一愣。坦白说,这句话是凭空冒出来的。准确的说,这里面是两段我对命运的感悟。又或者说,是由一句话拆分开来的两种命运的诠释。

这话纯粹是偶然相遇,且是第二次。不过这次相遇,我连着琢磨了三天。

在很久之前,我只听过前半句。那句话是朋友对我说的。

准确地说,这位朋友还是沾了朋友的光。是朋友的朋友,后面经由朋友介绍认识的。加上因为是老乡,又频繁接触的缘故,渐渐熟络。

而他出现的时间同样很“玄妙”。那时,刚好朋友正处于“恋爱”状态。也就是那位我们共同的朋友。我们那位朋友“烂桃花”实在是一言难尽。

所以,一旦他恋爱了,我们就成了被“冷落”的存在。

自然,和朋友一起聊的都是关于我们共同的朋友,比如有了女朋友就不要兄弟什么的,又比如各自都劝了些什么内容,还比如如何看待男女朋友关系的相处之类的。

男人有时候也这么无聊,是的。

那时候,其实是我人生的一个灰暗阶段。故作坚强,心虚着呢。

毕竟负债我是清楚的,只是清楚也依旧一筹莫展。我倒是能够轻易就拿起放下。对于无计可施的事情,我历来都不会太在意。意思是,明知道在意没用,还花那时间精力去内耗自己,明知是徒劳还要折腾出点什么来假装充实或忙碌,这种事儿我做不出来。包括现在,如果“用”不着我,我也不会去做什么事儿去刻意证明我自己的存在,又或证明自己的价值。或者说,即使被认为毫无价值,我也不会觉得有什么的。

我是那种,宁可什么也不做,也不愿意在自己灰暗的时候大刀阔斧,好像非得壮烈一点才能彰显自己的“英雄本色”。我不是那种人。

或者说,只要我还是清醒的,这事就不可能发生。换句话说,如果我承认“智慧”的存在,我就信这个。

意思是,在我的理解中:

成功并非出于别的什么缘故,要么少犯错,在人人都会犯错的时候,不去作为就是对的;要么多做正确的事,在大家都能够把一些事儿做好的时候,自己也不落下;且如果自己有认定的对的事情,就去行动,心甘情愿,义无反顾。剩下的就是累积了,不断的“对”不断叠加的“结果”就是成功。

当然,这是属于不需要“运气”的且自身可控的部分。其中,自然也包括没有资源,没有好的想法,没有新的解决方案。剩下的就“随遇而安,听天由命”了。

是的,很保守的方案。

所以,那个时期,我有充裕的时间。除却写作和阅读,包括思考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命题之余,能和朋友分享和探讨,我自然是乐意的。

也恰恰是这个时候,不知是无意还是醉酒的缘故,我说了几句“灰暗”的话。无非是“要死要活”之类的。说白了,有点像是交代遗言。其实,不论是谁,不论对谁说,这话首先是对自己说的。

然后,也是这个时候,朋友说道:“无非是‘添一双筷子’的事儿。别那么决绝。”

坦白说,对方能这么说,我感觉还是挺怪异的。曾经不止一位朋友说的都是:“只要我还在,放心,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你饿死的。”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

这些年朋友对我的“接济”简直数不胜数。说起来,我在厦门的出租屋的绝大部分“东西”都是朋友的。无论是小到牙膏、纸巾、毛巾,还是茶具、茶叶,又或桌子、柜子,还是说衣服、袜子、毯子,乃至于书,绝大多数都是朋友送的。自然,我也没饿死,无论是早餐,还是夜宵,又或偶尔的酒(老黄,明明一个戒酒的人,还是每次看到我缺酒还是会从网上给我买,而且一买就买一件。远不止如此,牛奶啊,什么特产零食啊,好吃的好喝的啊……)。甚至有一次还从公司聚餐中打包了一大锅“酸菜鱼”。那锅鱼吃了两天才算吃完。

当然,远不止老黄,包括我的很多朋友都对我的生活各有所助。请客吃饭从来没让我买单,且都带着我;包括去唱歌,吃夜宵;又或去爬山,去看海;进馆子,或按摩等等。

我没饿死这是毫无疑问的。否则,大家也见不到这篇文,乃至于前面的诸多文。

然而,听到朋友说起“一双筷子”的说法,坦白说,当时我并不知道这句话对应的是什么。或者说,从骨子里我就把生死看得很轻。

换句话说是,那时候的我也并不“认识”自己。许许多多的问题我都未曾深想,且喜欢自己吓自己,还用一贯的“极端”思想去思考问题。

实际上,出在自己身上的问题往往是最难发觉的。尤其是被自己发觉。

尽管我一再强调反思、反省,且也是这样去做的。但如果你并未经历过更深刻的思考的话,你依旧不会多想。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有了后面的遭遇,我依旧可能不会想起朋友的那句话——无非是“添一双筷子”的事儿。

细说起来,之所以把这句话“屏蔽”,其缘故还在于这句话太过于“庸常”了。我是说,这是句“古话”。无论是以前提倡多生孩子,又或“接济”他人时,这句话都极为“常听”。

是的,以前的人朴实、实在、淳朴,说不出什么太“新”的话,用的都是“生活语言”。我虽然“不谙世事”,然而这些话我还是多少有些了解的。至于其中意味则鲜有深思。究其原因,好像他们都把事情说得太直白了。已经这么直白,还能有其它什么意味呢?

直到,我逐渐“认识”了自己,我是说,我开始认真反思自己,我开始尝试认可自己,包括说辨别自己后,我才知道这话的“分量”。不轻,简直太重了。

其实,现在的人“惯常”地思考“生死”,恰恰是在离生死“尚远”的安全距离,所以,自然显得轻松、淡然、看淡看轻。实际上,只要观察一下“老人”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了。无论是自救或埋怨他人的照顾不周,其中“久病床前无孝子”无疑不会是子女说的,这话的险恶和邪恶可见一斑。

何以如此挑拨“人性”呢?

就像“养儿防老”这话,说难听点,他们大概压根不知道子女因为这句话要承担什么。“靠”的思维简直根深蒂固。而实际上,他们自己如何呢?都是平凡人,都是正常人,何苦相互为难、相互折磨呢?包括我的父亲因终日陪伴爷爷,结果熬不住睡了一觉,醒来爷爷“凉了”。他的内疚和自责,乃至于叔伯姑姑的怪责,谁人真的知道呢?更可笑的是,那些怪责父亲的人什么时候才来呢?多可鄙,多卑鄙。

如果自己真那么高尚,别站那么高,别站那么远,别“临了”还用什么“忙”(赚钱、谋生、养家糊口)作为借口,如果真那么“孝”,真理解孝,就知道这字“上下结构”,踩在子女的头上,这和“努力”的“努”字一样。真不是只要努力就行,也不是说你觉得踩在头上就代表了你是“老子”。恰恰是这样的努力和老子,是最瞧不上的。反正我瞧不上。

踩在老子头上的人多着呢,架在我头上的东西多着呢,你看我弯腰不,你看我正眼瞧你不?有本事比比谁能活得更长!但凡智慧一点,还能留点“福报”;但凡知道点历史,历史不是由胜利者书写,而是由谁活得长决定;别指望我多高尚,就像别指望说那些话的人能让我多尊敬。

我的世界简单得很,但简单不代表我什么都不知道。恰恰是我能够简单则足以见得我的复杂程度之深。如果要和我玩复杂,我有的是时间和“智慧”。上下几千年的文明文化,我玩不过你一个世俗之辈?

当然,这些都不是我要说的。我也没那么“小心眼”。否则,一丘之貉。智慧何以能得以存活。我不过是看着父亲可怜,又或者说,生活在这个时代、文明、文化背景下,我自怜。我呐喊几句罢了。

言归正传。我真正意识到“一双筷子”的意味,还在于一个故事。当然,可能真实原因我自己也未可知。究其原因,“生死看淡”但“求生”之本能是人之本能。这是人的脆弱和坚韧,也是生命力的象征。所以,为理想而死或为了理想苟且着,都理解。且都原谅,也尊重。毕竟,真正敢死的人不多了,活着的艰难则不言而喻。大多数人不过是喊着,说着,表达着,且依旧照旧活着。包括我(我曾鄙视我的灵魂七次,然后我原谅了自己)。

而这也是后半句话出来了的缘故。是的,因为后半句,我知道了前半句话的分量。

这个故事起源于一句话:“不怕你觉得自己是个废物,就怕你觉得自己是个人物。”

结尾是:“认为自己是个废物,家里顶多是多添一双筷子的事情;可你要是认为自己是个人物,很有可能把家底都赔个底儿。”

意思是,一双筷子,最起码还有家人帮着兜底,但是如果你真把自己当个人物,则可能把全家的筷子都变成了“高香”,甚至有没有“香”还俩说。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一双筷子”究竟有多难得,那是家人的待遇。是自己敢于承认自己是“废物”的存在。更是真正明白“生死之间”,在“死”之前还有人替你在默默承受着。何其“沉重”的分量。

至于“两条腿”,当然是代指、虚指。意思是不曾放弃过自己,敢于和自己抗争,敢于和命运叫板。命运之所以为命运,难道是因为它本来如此吗?不是的,恰恰是你敢于去对抗自己,继而有了上限的存在。只不过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不曾触碰,故而命好命坏,实则都觉得不幸福,既不知足,更不自知。

意思是,总有自己可以做的,总有什么是自己能够做到的,且如果都没有,那就更不应该有所顾虑了不是吗?不会就学啊,不行就去挑战啊。自强不息,自命不凡,那份独立,那根傲骨,怎么垮得如此之快?

“逆天改命”当然是“假”,但如果你连命运是什么都不知道,你说改变无异于“天方夜谭”。尤其是以常人的聪明、智慧、思想,如果不是先看见点什么叫他们如何相信呢?常人的思维,谁不是“只愿听见自己愿意听见的,只愿看见自己想看见的,且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一切?”

话说,之所以“命运”能够看透“命运”,谁不是截取其中一段比较“重大波折”的告诉你。换句话说,就像写小说、写故事,如果没点冲突和矛盾,你多半连看都不看一眼吧。意思是,面对“威逼利诱”真的不动心或不动摇的常人能有多少呢?

如此,不通过两条腿去丈量生命的广度、深度,当然也可以通过双手的力量去丈量力度、轻度,还可以通过心脏、灵魂去丈量自己的次数或分量。有什么不同呢?

意思是,如果自己都不去争取,如果自己都不去珍惜,如果自己都不自知,不自贵,拥有智慧只不过是让你拥有一种智慧的人生,且如此局限局促。这样的智慧又是如何狭隘呢?

如果说,“一知半解即无知”,你可能不服气,可多少人“自以为”知道,结果却是还过得那般“不堪”,这不是蠢吗?要是会用能用善用得好,不用你说自然大家都知道你知道,知道却运用出来或无法运用,结果和不知道真有什么区别吗?都是无计可施,都没用。还在那“洋洋得意”,就问:可笑不可笑?

如此一来,一知半解和无知有什么区别?行就是知,知也是行。它们本来就一回事儿。结果多少人陷在了“我以为”之中,继而虚假的优越和虚假的知识,构建了无真实的自己和所谓的荒诞世界。

用木心的话说就是:“世界本来是庸人制造的世界。新小说派,失落的一代,迷茫的一代,说穿了,是“智者的自忧”,夸大了世界的荒谬。世界上是健康的人多,还是病人多?在他们的作品里,全是病房,病人。”

话说,你们的世界,结果却活成了这个样子,不觉得羞愧吗?“有点阳光就灿烂,给个微笑就开花,结果却是天总不放晴,脸色严肃,苦闷了自己还怨天尤人。”

我说,你的智慧真的够用吗?有用吗?

多简单的事儿啊!智慧、情感,乃至于人的一切都是拿来体验好东西的,而不是拿来运输各种不好的东西。至于不好的东西当然能远离尽量远离,不能远离那就尽可能不受影响呗。跟疯狗互咬还不如绕道而行。你又不是疯狗?

换句话说,比我优秀的我就听着学着,自己成为优秀的人那自己就不用再听别人的了。

相关文章

  • 传承

    一双筷子,一份启迪;一双筷子,一双筷子,一份传承;一双筷子,一份明礼;一双筷子,一份守望 启迪:当我们初次认识这个...

  • 我是一双筷子(江湖令12)

    我是一双筷子,七宁镇叶财主卧室里的一双筷子。 但我不是一双象牙筷子,也不是一双金银筷子,我的身体上更没有匠人们精细...

  • 一双筷子

    央视公益广告《一双筷子》触动心弦,每一个瞬间都展现的唯美动人,看到后让人潸然泪下。 一双筷子,承载着...

  • 一双筷子

    “叮铃铃……” 小明饥肠辘辘地跑到食堂,前面的队伍让他和饭菜之间的距离让他理解了什么叫做“咫尺天涯”,忍受...

  • 一双筷子

    文/丫丫 晚饭时间,我忙着将煮好的饭菜摆上餐桌,女儿见状围上来,一边说着“好香”,一边用筷子不停地夹菜往嘴里送。 ...

  • 一双筷子

    中午刚吃完饭,脚边滚来一双筷子,捡起后看见一个白发奶奶,她笑盈盈地接过筷子说,谢谢你啊。 旁边的爷爷拿着盘子,颤巍...

  • 一双筷子

    文/肚子 外孙女儿茉莉于暑假期间学会了用成人筷子吃饭。 昨天下午,女儿带着茉莉去“儿童手创俱乐部”参加了一次体验活...

  • 一双筷子

    老张长年独居,没儿没女,基本生活都得靠自己,偶尔邻居也会给他一点帮助,这也让老张心中多了一份温暖。 老张挺老实...

  • 一双筷子

    午餐时间小姐姐邀我去餐厅吃饭。 天好冷,我就要了碗面,捡了张有阳光的桌椅坐下,立马开始大吃二喝。 小姐姐来了,坐在...

  • 一双筷子

    筷子是两根,称为一双,这里有太极阴阳的理念。 太极是一,阴阳是二。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筷子一头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双筷子,两条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nu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