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庚病死,弟小辛继位。小辛放弃了盘庚的治国理念,商朝再度衰败。小辛死,弟小乙继位。小乙在位时,曾征伐东夷、鬼方,同时制定了商代的祭祀制度。
小乙还将自己的儿子武丁派到乡下田里去劳作,因此武丁平时都跟平民待在一起,并一同劳作,得以了解民众疾苦和稼穑艰辛,与下层民众比较接近。
小乙六年,武丁被派去拜甘盘为师,因此能够学习知识品德。甘盘是小乙的贤臣,深受小乙信任。小乙死,武丁继位,甘盘就辅佐武丁。
武丁继位后,常常感到没有人辅佐。于是他将政事交给冢宰,自己退居幕后不发言,以此来观察国家的风气。
因为羡慕于黄帝,武丁常常想梦中得贤士。有一次入梦,武丁确是得偿所愿了。这位圣人名叫说(yuè),但是梦中之人并非在朝堂之上,于是武丁到百工的生活营地在野外需求梦中的贤臣。
傅说,商朝时期的卓越政治家、军事家,留下了“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名句。意思就是说,懂得道理倒是不难,但实际行动起来却非常的困难。
傅说本无姓氏,是依靠武丁的诏书,才得以赐姓为傅,后世子孙遂以傅为姓。傅说之前是奴隶出生,在傅岩做苦役。那里是虞国和虢(guó)国两地的交界处,又是交通要道。这时,山间的流水把道路摧毁了,因此奴隶们要在这里版筑修路。
所谓版筑,就是筑墙时用两块木板相夹,两板之间的宽度等于墙的厚度,板外用木柱支撑住,然后在两板之间填满泥土,用杵筑(捣)紧,筑毕拆去木板木柱,即成一堵墙。
傅说需要要依靠版筑维持生计,虽然身有才干,但却没有用武之地。他的志向很快被众人所知,开始流传各地。武丁也是年少清苦,看到傅说如此困苦,但却胸有大志,因此对他是非常的喜欢。
武丁常常和傅说一起劳作,因此也学到了不少的本领,还向傅说请教政治。傅说认为,要想商朝复兴,得要从整饬朝纲开始,应该减少祭祀贡品,来做榜样。
武丁也是言听计从,从王室开刀,整治腐败,大力推行新政。傅说不负众望,极尽文韬武略之才华特别是他亲自实践,辅佐商王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富国强兵,朝廷内外秩序井然。
终于,国家富强起来,国势再度复兴,一时间成为世界东方的第一强国。在国内恢复生机的同时,他还积极与周边方国修好关系,严惩那些敢于进犯的小方国。
傅说传达王命,调兵遣将,征伐常来侵扰的周边游牧部落和氏族、方国,扩大疆土,四方归服,成为商朝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
武丁采取的是“强权政治”,其中主要手段之一就是武力征伐。而傅说所具备的军事才能,是应该值得商王尊重和喜爱的。
傅说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辉煌战绩,在思想上,也为后世称颂。他与东周时代历来被尊为“圣人”的孔子并列,在上古三代中有一前一后、一西一东,各自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和突出贡献,在当时及后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们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
终武丁一朝,傅说为殷商精心操劳,成功复兴了殷商,可谓是居功至伟,据说死了之后上了天,变成一颗星,称为“傅说星”。
傅说死后,后人在傅说“版筑处”建立了“傅说祠”,傅说做奴隶时藏身其中的洞穴被封为“圣人窟”,“圣人窟”前那条小河被易名为“圣人涧”。因此傅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圣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