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16:一份花钱了却不忍消费的服务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今天是孩子爷爷生日。
例行提前一晚给老人家在网上订购准备好一份蛋糕。
意外发现网红品牌“熊猫不走”已复工,且支持配送到家。
疫情当下,对传说中的配送员上门提供跳舞助兴的体验机会已暂决定放弃。
但仍然决定想体验一下这家产品品质究竟如何。
早上十点多,就收到配送员来电,确认约定的时间家中有人能收货。
一个小时后,果然就已到楼下了。避免过多接触,谢绝了送货到家。
戴好口罩,换上防护膜,我下楼自取。
远远的,就看到一只“熊猫”蹲在约定的便利旁,手上拎着方型蛋糕盒。
走近,确认好身份,才发现二十五六度的中午,配送员穿着全身套头的熊猫卡通摇绒服,头发已湿。
熊猫先生起身,显然调频进入职业状态:主人您好!这是您的熊猫蛋糕,请您确认下蛋糕是否完好无损,款式与下单无异?
坦诚说,自己也在服务行业从业多年,且开展多年服务培训与质量管理工作,非常理解终端服务团队标准化服务之于品牌口碑的重要,甚至必要的环节,对团队成员建议采用标准话术,以保障品牌服务流程的延续与标准质量的复制。
但听到熊猫先生明显带着背书痕迹的服务语言,尤其是眼见他穿着厚实的套头卡通熊猫工作服已热得满头汗,不禁在想标准化服务的价值与意义。
尤其当确认蛋糕无误后,熊猫先生主动问:我们可以提供免费的上门跳舞服务,您看有需要吗?
抛开疫情防护之需,这一刻,我满心只在想:不用了,谢谢。而且天气这么热,太辛苦了。赶紧回去吧。
接过蛋糕,熊猫先生点头致谢,还不忘邀请:如果满意,请在您下单的平台给到好评。
各自转身,回家。
如此看来,我在“熊猫不走”网红蛋糕品牌的初体验中,同个人自主选择的原因,并不曾真正见证与享受其爆红网络的特色惊艳服务。
这份付出金钱却不能坦诚接受服务的行为习惯背后,究竟是潜藏着什么意识?
期待解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