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的一个下午,连阳雨来到了我就读的初中三班,莫名地成为了我的同桌。
在今天之前,我并没有特别的去回忆过我和连阳雨这6年时间里相处的点滴,一点都没有。好像我们已相识好多年,不然怎么会有好多话都会谈,不管对方有没有在身边,不管是他在读大学,我在病床上发呆,不管他快毕业了,我在家里休养,不管他在准备参军的事情,我开始为高考做准备,不管他在部队训练,我在边读大学,边工作,不管他回来后继续他的学业,我依然在一边工作,一边学习,默默筹备着之前和他说过的想做的事儿。仔细想来,好像这几年时间里我们有一直陪伴着彼此,但却并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见一面,有多少时间可以静静地说说话,说说各自的近况,谈谈当时的心境。更多的时候,一句简单地照顾好自己就是全部的话语,有啥事儿就和我说,我一直都在,是每一次必不可少的叮嘱。
当我坐在窗前静静回忆这6年的时光时,有心酸,有高兴,那些多过更多话语的陪伴是我这6年时光里更值得怀念的记忆。谁也想不到,6年时间里会发生这么多的事。
6年前的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他突然成为我的新同桌时。那时的他瘦瘦的,看着安安静静的。后来我才知道,他那天是因为突然加入一个新的集体而觉得陌生,所以才有我看到的安静的他。后来相处中,他的笑容是我形象中更深刻的记忆。因为笑的幅度有点大,他的身体会随着一块儿摆动,像极了一个获得最想要的东西时的小孩,那满足的神情'很是让我惊讶,好像什么事情都可以很值得高兴一样。而这些东西是我生命中未曾有过的,即便是在外公外婆年前我也不曾有如他这般的欢乐,那是另一种高兴。
学生时期的时光,更多的是学习,能记得起的为数不多的与他相关的欢乐时光,除了他的那笑容外,还有他不经意的一句话‘同桌,你不要我了’。那时我们因为调整座位,没有继续坐同桌了。从那以后,他对我的称呼依然是“同桌”,6年来从没有变过。后来他每次向他的朋友介绍我时,总说这是我同桌。特别像宣示特有主权的小孩一样,后来我想想好像确实是啊。
连阳雨比我小几岁,至于究竟小多少,至今我们都没有去确认过,只是在谈起一个突然由多年未见面的长辈提起我与他儿子婚事的事儿时,他说那我也比你小啊。我才突然发现,他与他年龄所不符的关于梦想、关于婚姻、关于感情的更成熟的看法,是那时的我在经历生命脆弱事实之后才渐渐懂得的东西。事实上这6年时间里,除了坐同桌时,之后偶尔QQ微信上的联系,难得才见的一面外,我们并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相处,但他一直说是那个更了解我的人,更懂我的人。
我修养期间,备战高考期间,他的耐心陪伴、鼓励,让我明白确实如他所言:他更了解我,也更懂我。慢慢得我开始有什么话会和他说,有什么事儿会和他商量。我记得在写给他的日记本上,我曾写过这样一句话:我发现我越来越依赖来自于你的这份安心与陪伴了。我不知道这种情感的变化是否是正确的,但我知道它都是合乎时宜发生的,其实他在部队期间为数不多的通话中的表达,我可以感受到他情感上的明显变化,但有些话我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没有说。也许确如他当年去部队之前说的那样:此时我们各自都没有能力去为想要陪伴的人做什么实际的事儿,除了这份心灵上的陪伴。
回想这6年的相伴,果然如我之前所体会到的一样:两个更成熟的人在面对感情与未知时的心境更成熟。我常常想:若是阿木还在,我们三个也将会是各自可以陪伴的朋友吧,毕竟我们三个在某些方面是如此的像。
《傲慢与偏见》中有这样一句话,能相互塑造才是对的人。如今我们三个用经历证明了――相互成就这句话的含义。阿木换了一种方式陪伴在我身边,看着我努力、开心、哭泣,连阳雨一路陪着我经过生死的边缘、走过荒芜的原野、踏上自我实现的古径,关于阿木与连阳雨的陪伴,从连阳雨的言语中我可以体会到,因他想为阿木所做的事情我才体会到。
果然互相成就是我们三个共同的选择,这不约而同的决定,也许就是我们能相伴6年,甚至更久的原因吧。
(仅以此篇寄给我生命中特别的存在 2019年3月24日 于古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