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875653/30f43ea413fbccc1.jpg)
开始积极的参加读书会了,过去常常思虑太多,会为自己不擅长语言表达而不那么积极。但现在,心态上转变了,慢慢地乐于表达了,参加读书会也会更加积极。
参加读书会,很重要。参加读书会对我的帮助很大。目前,我先做到积极参加读书会、参与学习、交流,先这样让自己的心胸开阔,让自己懂得学习他人,这样一点一点的,也许以后自己也慢慢会有力量办读书会。目前是让自己从读书会交流学习中受益,让自己从读书会中体会它的意义。会办读书会的人,真的了不起,祂具备一种综合能力。越来越能体会到参与读书会交流的重要性,它跟自己闷头读书是不同的。过去,虽然也读书,但几乎是闭塞的读,即便是实践,也只是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进步不大。
一直以来,存在于心中脑中的,好像是懂了。没有交流就发现自己其实许多能力。读书会有正能量的磁场,会因为正能量的共振而形成一个整体,不同的面上去体会、历练着他人的历练,经历着他人的经历,互相促进成长。
从他人的世界、他人的眼光、他人的经历和心得中,汲取营养,别人的经历、事迹、成长,也是一部部书啊,这书还尤其的灵动、活泼,它是生活之书。看到他人做的事,随喜开心,这样的环境中熏染,人还有什么烦恼呢?处在向上的环境之中,良师益友的帮助和鼓励、自我的向上成长的驱动力,自力和他力成为一体,让一个人加速成长。
我的语言表达很不好,但我发现最近有了表达欲,爱说话了,不再压抑语言,不再为此烦恼。这个自然的变化,让我看到自己的成长。现在的状态,有些燃了,很享受与朋友一起读书,交流互动。过去,对交流互动是抗拒的。越是不会表达,越觉得自己做不到自如表达,越在乎这个结果。
过去曾参加过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过了,面试没过,根本不会语言表达回答问题,讲课也毫无经验,不知如何是好,这成了心中的一个坎。因为心理的状态也处于自我的世界之中,言语对我来说太难说了,表达毫无逻辑,可以写字写出来,但不会口头说,“社交恐惧症患者”。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简单,几乎没有什么其他的事,也不需要我在公共场合、在许多人面前说话,这样的生活习惯一直如此,说话锻炼的机会很少,许多都存在于脑中、心中,也没有觉得有讲话的必要。
越不说话,越不会说话。有时候会想,除了做程序员这类只需要跟机器说话的工作还合适些,讲课什么的都是不敢想的。其他的什么也真的不会了,硬伤。读书后的心得从来不能说出来,勉强几句也是吞吞吐吐。
原因是什么呢?可能是我害怕关注的目光,为什么害怕关注呢,因为求完美,担心自己不完美,所以宁愿封闭自己,真是这样的心理。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限定为什么样的角色呢,我可以在场下加油啊,也可以衬托他人,不争什么完美、优秀,都是角色而已。
过于追求完美的人难以开始,也难以坚持、容易轻易就放弃。
我可以不完美,接受不完美,才会真正享受成长的快乐,才能看到他人的优点,放下自己要完美的倾向,眼睛里才会有别人,因为不再执著于保护“我”。
我时常去直播分享读书,虽然很少交流互动,不是不想,是不会,那就先这样读着读下去也很好。一天不说话,能开口读书,也很好,也是在锻炼语言表达。不会说,总会照着读吧。
我和他人之间的壁垒,是要打破的。为什么总是对立的面,去评判、去在乎,分个你我呢?
我的简体版《娑萨朗》到了,黑色戈壁石承载了无限的信息,它只是一块石头吗?它不仅是一块石头。
欢喜之心,迎接,每个当下智慧的开启,需要充满仪式感。生活需要活在当下的仪式感。
晚上参加了上海启明读书会,每位老师都带来了智慧,特别能帮助到我。刚开始一边吃饭,一边参加读书会,还好我没有因为刚到家还没有吃饭这个理由就放弃了。人是很容易放弃,很容易躺平的。享受积极的学习的状态、积极向他人学习、积极的成长,也是很舒服的,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现在每天早上5:00—5:30听雪漠老师的早直播早已经变成了享受,变成了生活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