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正确的生活,就没有真正卓越的人生。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
今天我们在阅读中思考三个问题:
1.培养习惯的基础是什么?
2什么是习惯?习惯包括哪三个方面?
3什么是效能?效能包含哪两个要素?
希望这部分内容能让你重新认识习惯与效个的联系,重建自己的思维模式。
01
现在很多人患上了一种叫“成功焦虑症”的病,感觉身边的人都比自己过的好,天天焦虑。
其实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只要掌握方法和技巧,就能加速抵达。《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告诉我们,掌握七个习惯就能成长为一个高效能的人,进而实现成功梦想。
但要真正培养七个习惯,首先必须了解人类的思维模式及如何实现思维模式的转换。
“思维模式”从广义上来讲,是指“看”世界的方法,主要指人的感知、理解与诠释,它是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是由每个人的成长背景、经验及选择打造而成的,通过思维模式来窥探万事万物。
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接受采访时说:“现在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你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得天独厂合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者农村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这句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广泛讨论,成为当时的热门新闻。
你会发现,不同人对同一则新闻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有人看到这则新闻就是抱怨,抱怨寒门再难出贵子;有人看到这则新闻想到的是去人肉一下,这位高考状元的父母到底是谁;还有人看到这则新闻会给自己打气,一定要努力拼搏成为子女未来学业和就业的强大助力。
不管以上哪种看法和观点,都来源于个体自身的思维模式差异。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告诉读者,思考和琢磨问题时不要陷进“由外而内”思维定式,这种负向思维会让人自艾自怜,固步自封,并将问题归咎于别人和环境的缺陷。
成长为高效能人士,必须拥有“由内而外”的思维模式。“由内而外”要从自身做起,甚至更彻底一些,从自己的内心做起,包括思维定式、品德操守和动机。
如果想拥有美满的婚姻,那么就做一个能产生助力而非阻力的人,不要一味强求对方。如果你希望青春期的子女更听话,更讨人喜欢,么先做个言行一致、充满爱心且懂得体谅的父母。如果你希望获得信任,那么先做个值得信任的人。
02
“由内而外”思维模式获得的问题解决办法、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往往更加持久。当一个人的思维模式转换为从自身做起时,才是培养好习惯的开始。习惯对人生有极大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对人影响品德,暴露本性,左右成败。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将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
知识是理论范畴,指向“做什么”及“为何做”技巧告诉“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要养成一种习惯,三者缺一不可。
本书中提到的七个习惯并非零散的心理法则。它们符合成长规律,让个体经历人生的成熟模式:由依赖期到独立期,再到互赖期。依赖期靠别人实现梦想;独立期单枪匹马走天下;赖期群策群力实现最高成就。
当然,每个人需要清醒意识到,改变习惯的程很难受,毕竟人的本性是好逸恶劳。但为追求一生的幸福与成功,暂时牺牲眼前的舒适与利益是值得的。
比如,没有背景没有资源,只能依靠自己力量的普通年轻人想要买房,就必须在工作初期抵,制住各种诱惑降低消费,努力攒钱。看见苹果手机出新款马上换手机,看见同事每天一杯星巴克摩卡咖啡自己也跟风,同学一忽悠就跟着来趟说走就走的旅行,那买房梦何时才能实现呢?
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曾说:“习惯仿佛是一条缆绳,我们每天为他缠上一股新索,不要多久就会变得牢不可破。”由此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
03
养成好习惯,成就高效能人生。《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用经典伊索寓言“鹅生金蛋”阐明了效能的基本定义。
一个农夫无意间发现一只会生金蛋的鹅,不久便成了富翁。可是财富却使他变得更贪婪急躁,每天一个金蛋已经无法满足他。于是他想天开地杀掉了鹅,想要把鹅肚子里的金蛋全部取出,结果打开一看,鹅肚子里并没有金蛋。鹅死了,再也生不出金蛋。
金蛋模式形象生动地诠释了效能。真正的效能应该包括两个要素:一是“产出”,即金蛋;二是“产能”,即下金蛋的鹅。
产出和产能的平衡非常重要,拿婚姻举例。假如夫妻双方都只想拿到金蛋,却不注意维护感情的纽带,即权益的来源,生活中毫无热情、体贴可言,只顾满足自己的需要,维护自己的地位,还不断列举证据证明对方的错误。长此以往,爱情不复存在,热情、柔情也会慢慢消退,婚姻激情的衰减意味着下金蛋的鹅日益虚弱。
因此,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努力保护产能,即“养金鹅”。不能一味追逐产出“金蛋”,却把源泉丢失了。产能越强,产出越高,才能逐渐形成良性循环。
不在了解了习惯和效能的真正概念后,或许你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要成为高效能人士,应该拥有哪些习惯,应该如何培养呢?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天第二部分的共读:从内心到行动,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三个好习惯。
【感想】: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重新探索自我,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今天最大的收获是学习到“思维模式的转换。”
什么是思维模式?
简单讲就是你对事物的习惯性看法。
比如学生时代,我经常听到有人说:“我这题就是粗心,不然可以考的更好。”其实他不知道,归根结底是思维模式出了问题。
比如工作中,我们也经常听到一些抱怨,找理由,其实归根到底也是思维模式的原因。
比如亲密关系中,我们也会听到说:“帅的男人就是不靠谱。”“漂亮女人就是花心。”其实这也是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原生家庭的影响,你父母的处事方式、待人接物都会影响你。但是同时,你也是一个主动的个体,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其实后天环境也会对你有影响。
如何改变思维模式让自己拥有更好的人生?
首先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模式有什么问题?
其次主动寻找改变的方式方法。
再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够通过改变思维模式,让自己拥有更好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