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一位同事,叫静姝,就像村里那个叫小芳的姑娘,长得美丽又善良。因为约稿有幸相识,便对 “静姝” 这个芳名记忆深刻。直到某日拜读诗经,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才疏学浅到如此境地。溯其出处,还想起少时的一段顽皮经历。
“静姝”,出自《诗经.邶风.静女》篇,“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此句。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① 邶 [ beì ]:殷纣王之子武庚的封地
② 静:悠闲,淡雅,安静,祥和之意
③ 姝 [ shū ]:美丽,漂亮
④ 俟 [ aì ]: 等待,等候
⑤ 爱而不见:躲藏起来不相见
这是首诗描写先秦周朝青年男女间恋爱约会的情形。女孩子约男生在城墙角楼附近相见,男生赴约而至,却不见女孩身影,焦虑踟蹰等等情形。
说起约会,现在城里人无非是逛街吃饭看电影,或者唱歌喝酒去旅游。年轻人物质丰富了,思想开放了,互动活动也就多样了。可渐渐的,多了套路,少了真诚。
约会,约的是人,约的是心,而不是约场电影!
时间往回倒带数十年,我还是小学生时,就跟班随大个子去窥人约会。那时毛都没长全,哪懂什么男女约会。只听说我们村的狗蛋儿和隔壁村的姑娘俩人好上了,我们去看看热闹,具体看什么热闹,也不得而知。
约会地点,大概是在林场前面去学校方向的那个河滩边。那里有两片水塘,一条村路穿过其间,我们俗称 “对珠子坑”。说是坑,其实方圆占地挺大,多有积水。依稀记得那是一个夏天午后,天气不算好,阳光时隐时现,偶有风吹起,刮得麦浪起伏。
午后上学的路上,我们经过那里,远远看见男孩坐在坑边,百无聊赖,时而起身张望来路,时而用狗尾草随手扫扫,时而又将其含在嘴里品味。我们几个毛孩子,个头本就不高,又蹲缩在路边,大气不敢喘,静等期待看是谁会出现。
不知过了多久,盏茶功夫或是一炷香时间,现在回想已无时间概念。又是远远的,看到有姑娘穿行在田垄阡陌之间。是谁家的姑娘,貌似我也不认识。只记得狗蛋儿遥望见她,站起来挥了挥手,待对方看见,便快步的跑了过去。
他们渐渐的走远了,直到有同学经过路边看到我们,几个小人儿还傻傻的蹲着。大概各有所想,各有所念。预备铃声传来,一群人撒腿就跑,眼看就要迟到挨板子,估计转眼也没人记得此事啦。
少时顽劣之举,诸位勿笑我,时而想起,也是美好的回忆!
如果您有所得,即便只开心也罢,还请给个鼓励,点个赞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