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可是没有多少人能知道孩子的自信是从哪里来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孩子的自信来自于父母(或者主要养育者)与孩子的互动关系。(本文只揭示影响自信的部分因素,事实上还有更多的因素未写)
在讨论自信之前,我们需要先讨论一下人的内心结构是怎样的?所谓的人的内心结构其实就是“人”本身,也就是说“我”。“我”是谁?“我”是什么?“我”为什么是现在所呈现出来的这个样子的我?
这在以前是一个终极的哲学问题,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已经揭示得很清楚了。“我”是什么?“我”就是一切关系的总和。孩子从一出生就与身边的人,身边的物发生关系。这里边最主要的就是孩子与父母(或者主要养育者)的关系。每一个互动,每一次交流,都逐步的构成这个孩子的“我”的一部分,所有的这些关系,这些互动的总和就构成了这个孩子的”我“的全部。这么说,其实很多人还是很难理解。
更简单一点说,应该是这样的:
最初,父母(或者主要养育者)与婴儿的互动关系,在孩子的内心形成一个精神内核,这个内核(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深藏在大脑深处。孩子长大以后的意识是记不起5岁以前的事的,而精神内核主要就是这个记事以前形成的。所以,长大以后,孩子是意识不到这个内核的存在的,但这个内核几乎决定了孩子一身全部的命运。
本文主要想谈谈自信,所以只讲有关于自信的部分。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做自我效能感。举个例子说明:
当婴儿摇摇晃晃想去拿一个东西。不同的父母处理的方式会不一样:
1、严厉,而大惊小怪的大声训斥:”别去,危险“。同时用行动阻止孩子去拿。
2、用行动阻止孩子去拿,或因担心婴儿摔倒而去帮他拿,
3、不理会,让孩子自己想怎么拿怎么拿。
4、仔细观察和分析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并事先不动声色的排除掉可能的危险,用鼓励和欣赏的眼神看着孩子去拿。
大家可以仔细观察身边的孩子和父母,其结果基本上是这样的:
1、严厉,而大惊小怪的大声训斥:”别去,危险“。同时用行动阻止孩子去拿。(这种孩子多多少少会出问题,如果这这种父母的这种行为严重的话,又得不到别的养育者的及时的有效心理支撑与安全感,这样的孩子的未来肯定是有问题的。其基本特征就是缺乏安全感。更谈不上什么自我效能感了。)
2、用行动阻止孩子去拿,或因担心婴儿摔倒而去帮他拿。(这种父母是最普遍的情况,孩子也是最普遍的)
3、不理会,让孩子自己想怎么拿怎么拿。(这种父母也很多,这种孩子小时候胆子大,自我效能感强,会比较野,但一般这样的父母素质不怎么高后期及其他方面的培养很多都不会到位,所以这些孩子的后期发展大多并不太理想。)
4、仔细观察和分析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并事先不动声色的排除掉可能的危险,用鼓励和欣赏的眼神看着孩子去拿。(这样的父母是最优秀的父母,孩子的安全感,自我效能感都会很强,以后会是胆大,自信,开朗的理想孩子)
上面的这个例子可以分析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有很多很多,但这里只讨论有关自信的方面的。
自信来源于两个方面:1、是自我效能感强。2、精神内核中的内在父母对内在小孩的认可与信任。
先说自我效能感:
当婴儿摇摇晃晃的想去拿一个东西的时候,从想去拿,到成功拿到自己想要拿的东西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完整的体验。这个过程成功而顺利的达成,就能有效的增强婴儿的自我效能感。(用直白的话说,就是我想要做什么就能成功的做成什么)这样的成功体验越来越多,自我效能感就会越来越强。
上面所列举的第1种父母危害最大,他们的问题不仅仅是破坏了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更多的是给孩子种下了恐惧。这些父母并没有意识到,你的大惊小怪,你的大声训斥,就是孩子内心恐惧的来源。这种行为与习惯不改变,父母天天对着孩子说:”你要胆子大一点,你不要怕,你要勇敢”。说再多也是没有用的。他们的孩子只能是胆小的,不自信的孩子。
第2种父母的行为阻止了孩子体验到成功的体验,破坏了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因此,要想孩子自信,就应该成为第4种父母。如果做不到,成为第3种父母都比第1、2种父母强很多。千万不能是第1种父母。
再来说一下父母的信任。
自信,自信,当然是自己相信自己,其实从心理学的本质来讲,就是内在父母相信内在小孩。也就是在5岁之前,父母与孩子形成的信任关系。父母要充分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过多的替代。要多鼓励,多信任,多用口头鼓励与支持,有意识的创设条件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体验和被信任的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