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水龙吟 问春何苦匆匆 宋·晁补之

水龙吟 问春何苦匆匆 宋·晁补之

作者: 不问是由 | 来源:发表于2024-07-12 19:25 被阅读0次

水龙吟

次韵林圣予惜春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最多情犹有,尊前青眼,相逢依旧。

译文

试问春光,为何这样行色匆匆,带着风伴着雨如同策马奔腾。才见得小园里栏杆低矮,花儿刚刚才壅土培苗,绽放一点细小绿萼。转眼间那姹紫嫣红的花朵,便已被风雨摧折,倒不如那垂柳常绿。细想来其实春光从来不老,人却总在为春逝惆怅,这春愁原只是多情的人间才有。

春愁春恨十常八九,如此寻常,岂能因此就轻易抛舍那芳醇的美酒呢。也许其实,那桃花只因要结子才零落,并非为了春光逝去而枯萎。这世上的功名,老来的滋味,也如这春逝春归自有其道,何须多虑。纵然是痛饮美酒,依旧像昔日那样狂歌,相逢时也难以像以往那样,豪情满怀,倜傥风流。

赏析

上片起首五句先表达一般惜春之意,但写到花的地方,都别有寓意,说被吹落的花,是些在“小园低槛”之中,“壅培未就”的嫩花小朵,一经风雨,便已吹扫净尽;而垂柳经春,由鹅黄而翠绿,而密可藏鸦,春二三月正是柳芽萌发以至茁壮成长的时期。

“吹尽繁红,占春最久,不如垂柳。”占春最久”是相对“繁红”易尽而言的,这里不仅有物情的体会,有哲理的蕴藏,也反映了作者兴趣的所注。

以下四句“算春常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人因春去而愁“春老”,自然界不任其咎,只是人们自己在那里多愁善感罢了。作者写到这里,在“惜春”这个题目上已把自己的见解阐述清楚。

“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桃花之落,是因为它要结实了,而不是春之无情,有意造成“红瘦”的局面。

说明白了这是自然规律,那么春恨便无须发生了。这是自解。以上就“惜春”题目反复推究,把花开花落的常见现象从物理和哲理上加以剖析,心理上的疙瘩似乎可以消除,但作者之所以费如许笔墨写出他已经明白了的自然界的道理,却是为了衬托出他还不曾明白、不能解决、正在苦恼的政治、人生方面的“春归”问题。这才是这首词的主旨。

“世上功名三句”直接切入主题。“世上功名”是为国家立功扬名,在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心目中有一个从读书、应试、为官到建功立业的打算。“老来风味”:人生一世,由少而壮而老的最后阶段。而这两方面,在作者此时来说,都已到了“春归时候”,即事业无成,人已老大。词的这几句便反映了他的思想感慨。“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纵能借歌酒自我排遣,奈何已失的政治上的和人生的青春不能恢复,豪情难似旧时,这才是作者所无法譬解的那种“惜春”之情。

相关文章

  • 水龙吟•次歆林圣予惜春

    晁补之 问春何苦匆匆 ,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榄,壅培未就。吹尽繁红,...

  •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

    水龙吟 次韵林圣予《惜春》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

  • 流民(宋.晁补之)

    《中国诗歌集》BBA 生涯不复旧桑田, 瓦釜荆篮止道边。 日暮榆园拾青荚, 可怜无数沈郎钱!

  • 夜来病酒无人问

    水龙吟.咏月 宋.晁端礼 倦游京洛风尘,夜来病酒无人问。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香散梅梢,冻消池面,一番春信...

  • 行香子 / 春日即景

    行香子(晁补之体) 日春即景(新韵) 杨柳低垂,草长莺飞。朝花清露响春...

  • 《行香子•同前》

    《行香子》 宋 · 晁补之 前岁栽桃,今岁成蹊。更黄鹂,久住相知。微行...

  • 简约之美,意境诗词(196):宋·晁补之~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

    原诗: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原作者~宋,晁补之 简约之美①: 一碗...

  • 打球图(宋.晁补之)

    《中国诗歌集》BBA 阊阖千门万户开, 三郎沉醉打球回。 九龄已老韩休死, 无复明朝谏疏来!

  • 宋|忆少年-晁补之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 诗歌图画78

    晁补之-赴广陵道中 皁荚村南三里许,春江不隔一程遥。 双堤斗起如牛角,知是隋家万里桥。 晁补之-扬州杂咏 晁补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水龙吟 问春何苦匆匆 宋·晁补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uf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