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宝宝呱呱坠地,泡奶就成为了必修课。
很多人觉得,泡奶有啥难的,不就是拿个奶瓶、倒点奶粉和水,晃一晃就完事儿了吗?
当然不!这样子的瞎泡,可让不少宝宝“很受伤”。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朵朵是一名早产儿,送到医院时有严重的腹泻和呕吐,伴随心跳加快。最初以为是肠穿孔,没想到在手术时发现约35厘米的小肠已经发黑坏死了。原来是家人为了给孩子“补”营养,每次喂奶粉时都会多加一勺,奶粉过浓导致了宝宝肠部坏死。
原本的好意,差点要了孩子的命,可见泡奶粉这件事,还真不能“闭着眼睛”做。今天,咱们就来一一揪出那些害娃不浅的奶粉冲泡方式,做错了的爸爸妈妈可要赶紧改正。
1
浓一点?淡一点?
泡奶浓度多少才好?
奶过浓
就像开头例子里那样,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家宝贝长得高高、身体棒棒,除了各类营养补充剂之外,宝宝的口粮——奶粉就是他们能发挥的“主战场”了:泡奶的时候放多点,再放多点。
殊不知过浓的奶粉,极容易导致宝宝的消化系统浸透压失衡,引起发烧、便血、肠坏死;还容易导致脑部毛细血管破裂,影响智力发育;并且加重肾脏负担,影响生命。
奶过淡
有部分家长,觉得宝宝喝奶粉上火,聪明地将奶粉泡稀一点,这样既缓解了上火,还能让宝贝吸收营养、补充水分,一举多得有没有?
事实是:0-6个月的宝宝基本不需要额外喝水,6-12个月的宝宝只需喝少量的水。而且小宝宝的胃容量非常小,喝的水多了,奶自然摄入就少。所以奶粉冲的太淡,很容易导致宝宝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发育。
秘密只有四个字——看说明书!
每一个阶段的奶粉都有相应阶段的冲泡方法,咱们只要按照说明进行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还有两点必须注意:
1.先放水再放奶!有很多人搞错顺序,以至于奶过浓过淡,这样对宝宝都是不好的哦。
2.舀完一勺一定要刮平,一平勺才是真正的一勺,如果不刮平,同样会导致冲泡过浓哦。
2
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
泡奶到底用什么水好?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真正的情况就是,自来水没有其他添加的东西,完全是一个纯纯的溶解剂状态,所以最适合泡奶。至于下面提到的这些水,其实并不适合用来泡奶——
矿泉水中的很多矿物质元素,都是按照成人的标准来添加的。宝宝的各器官还处在发育阶段,特别是肾脏功能不发达,用矿泉水泡奶会增加身体的负担,消化不良、便秘就很容易找上门。
很多人认为,纯净水干净、污染少,非常适合给孩子泡奶。但是呢,纯净水往往因为“太纯净”,失去了普通水的矿物元素,也就是说,用纯净水来冲奶粉,宝宝就失去了吸收一些矿物元素的大好机会了。
为了喝水健康,很多人家里都使用了过滤器净水装置。但是!这些机器的滤芯往往不能定期清洗和检测,非常容易滋生大量的细菌,要是用这种水给宝宝泡奶,对健康伤害非常大。
3
40℃?70℃?
泡奶究竟应该几度?
WHO(世界卫生组织)、FAO(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建议是保证70℃的水温。因为婴儿配方奶粉并不是完全无菌的,70℃的水温虽然会对奶粉中某些营养物质产生一丢丢破坏,但程度很小,还能避免奶粉中某些致病菌污染的风险。
看到这里,想必很多妈妈都要跳出来说,某些奶粉品牌上写了用40℃、50℃的水来泡,是不是会感染致病菌?
这里也要给大家吃个定心丸,只要选择经过国家检验的奶粉,就不用太担心。
所以说,为了更好地保留奶粉的营养,新生儿和早产的宝宝,建议用70℃的水冲泡奶粉;至于其他宝宝,可以用四五十度的水冲泡奶粉。
不方便测量温度的爸爸妈妈,可以把奶滴在自己的手腕部,感受一下就可以了。
4
摇一摇?晃一晃
泡奶手法究竟是怎样?
为了让奶粉溶解得快一点,很多心急的家长就会拿着奶瓶大力地上下左右全方位晃动,请住手!
奶粉里的蛋白质,是一种很容易起泡的东东,只要稍微一晃,就会有很多气泡产生。宝宝喝了这样的奶会不舒服,胀气、吐奶什么的分分钟找上门来。
还有的家长,会用各种搅拌器给奶粉溶解助力,如筷子、勺子等。殊不知,这些工具本身可能携带了细菌,会对宝宝产生致命的伤害。
那正确的手法是怎样的呢?马上来一波泡奶手法大揭秘,爸爸妈妈们要看好了哦——
两手掌夹住奶瓶中上部,动作轻柔地来回滚搓奶瓶,直至奶粉充分溶解。如果不小心弄出气泡,让它静静地“待”一会儿,等气泡消去再给宝宝喝。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么多泡奶的地雷,是不是一不小心就踩中了好几个呢?今天开始就改变过来吧,让我们一起呵护宝贝成长,一起为宝贝的健康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