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亲密关系

关于亲密关系

作者: aya1212 | 来源:发表于2018-04-14 20:05 被阅读211次

    亲密关系是人间最大的幻相

    文/张德芬

    导语:亲密关系是人间最大的幻相。表面上夫妻、伴侣生死与共,执子之手、与子终老,但实际上,我们都还是孤独的个体,没有人可以和你完全的融合,满足你内在的所有需求。最佳的亲密关系其实就是:做你自己想要的那种父母,去照顾、安慰你的内在小孩。

    亲密关系与父母关系

    每个亲密关系有问题的人,一定都是与父母“有未完成的事项”。他们的父母关系一定有很大的问题,其实,说白了,每个人都是在亲密关系中,寻找童年的遗憾。有些人很幸运,真的找到了一个像爸爸或妈妈的爱人,但有些人则是必须面对儿时的旧痛,勇敢的在亲密关系当中去修复。 我就碰过一些童年缺乏父爱和母爱的人,她们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伴侣,所以通常会找到一个跟自己条件有些差距的人(年纪大很多,相貌比较平凡,或是经济条件不佳等),因此对方会特别珍惜、疼爱她们。而那些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关系的人,如果就这样一头栽进婚姻里,通常就会被迫重温儿时的恶梦:小时候不被父母尊重的人,会被伴侣鄙视。小时候被打骂的人,会被伴侣暴力相向。小时候缺乏温情的人,也会找到比较冷漠的伴侣。所以,非常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通常可以在亲密关系当中少受苦。

    亲密关系是最好的修行道场

    有人说,亲密关系是最好的修行道场,一点也没错,不过,不是每个人来到这个地球上都是正儿八经的来修人生功课的,我不觉得人生需要如此严肃看待。但是,当我有过不去的坎儿的时候,我会把它视为我人生的功课,心甘情愿的去修它。 像我的前夫,就非常像我的父母:对我有很高的期望,以我为荣,但是又会非常严厉的要求我、批判我。当我结束与他的关系之后,我发现,这门功课我已经修完了。我不再那么在乎母亲的批判了,而父亲对我的期待我也可以像一条鱼一样,轻轻松松的把它甩开。当我能做到不再把父母的意见、期待、喜怒哀乐背在我身上的时候,我和他们的关系其实更好、更融洽了。

    亲密关系像一本银行的账本

    但是,我认为有一个比喻把亲密关系说得很妙:亲密关系像一本银行的账本,你需要不断存钱进去。每次有争执的时候,可能就会从里面提钱出来。如果不再继续存钱,总有一天会透支。但是婚姻通常是让两个人都不愿意再往里存钱的重要心理因素。一方觉得:都结婚生孩子了,妳跑不掉的,所以我可以任我的性子做我自己,不需要讲道理,也不需要改变我自己。对另一方来说,这种行为和想法,就是在账本里面不断的掏钱。 我和前夫结婚的时候,我告诉他每个月我挣的钱要拿一些回家孝敬父母,他立刻反对,他的说法是:“妳嫁给我,妳就没有家了,现在是我们的家,这些钱不是妳的钱,是我们的钱,妳不可以拿回家给妳父母。”我当时很傻,觉得他说的话也有道理,而且他态度坚决又霸道,没有得商量,我也就委曲求全的答应了。不过我还是尽量想办法挪钱回家给父母,但是在我们的感情账本上,每次想到这件事情就是一个透支。我当时也傻到不会去问他:“既然是我们的钱,为什么你一个人来决定它该怎么用?” 我回首那段失败的婚姻,我最大的感慨就是:前夫没有在婚姻中赢得我的尊敬,他没有继续在我们的账本里面存钱,最后账本的钱被领完了,透支了,他也浑然不觉。而我应该要学习如何好好沟通,告诉他我心里的真正感受,而不只是在心里埋怨他,也赌气不往账本里面存钱,任由那本重要的支票簿透支了。

    爱人是我们的镜子

    面对现在的爱人,我的态度是:不断拿他来照镜子。每次对他有要求、埋怨的时候,我也许还是会发泄出来,但是心里清楚明白他只是在提醒我内在没有修好的那个部分。像我最害怕他的冷暴力,一有争执就冷漠以对。他的这种行为映照到我内在那个害怕被遗弃,害怕去感受孤独的小女孩。所以,每次有这种情形出现的时候,也许是当时,也许是事后,我都会看到自己内在那个在黑暗中哭泣的小女孩,我会把注意力回收到自己心里,在那里安慰她,陪伴她。

    做你自己想要的那种父母

    有一位老师说过,亲密关系是人间最大的幻相,我的确感觉如此。表面上夫妻、伴侣生死与共,执子之手、与子终老,但实际上,我们都还是孤独的个体,没有人可以和你完全的融合,满足你内在的所有需求。与其去要求对方来迎合你或是为你改变,倒不如看进自己内心深处,找到那个童年受创的小孩,跟他好好对话、相处。所以,最佳的亲密关系其实就是:做你自己想要的那种父母,去照顾、安慰你的内在小孩。


    童年影响亲密关系

    文:石金

    爱的缺位

    “因为从小的自闭生涯,我对于别人缺乏信任,总是充满了过激的防备。婚后,我们经历了最艰难的时光。只要丈夫有应酬,我就会整夜守着电话,不断地呼他。一天晚上,丈夫把手机关了,我心里窝着一团火,噼里啪啦从衣柜里把他的衣服一件件翻出来,扔到地板上,猛踩一阵才稍稍解气。折腾到午夜12点,我翻来覆去就是无法入睡:他现在是在喝酒、打牌还是跟哪位相好的在一起?”

    这是广西女子苏菁在她的第一本书《一个问题女人的21次自救》中披露的故事。八岁以前她一直被寄养在乡下外婆家。那时的她,父母缺席,舅舅冷 漠,安全感缺失,“心里除了怨恨,便是无边无际的忧伤。天知道那时的我有多自卑多脆弱多孤僻。”“一个温馨和睦的家,一个温柔贤惠的母亲和一个宽厚慈爱的 父亲,寄托着我童年时全部的对幸福的理解与渴盼。”直到她的婚姻遭遇了严重的问题,在寻求心理学的帮助过程中,苏菁才明白:“童年的经历对人的一生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小没有充分享受母爱或父爱的人,他们会从一开始就有一种无助的恐惧和猜疑的痛苦。”

    亲密关系初体验

    在心理学家看来,在我们的幼年,特别是0~3岁,在依恋关系上经验到的情感将决定着我们的爱与安全感。

    人被评价为有思维的“早产动物”。BBC的纪录片《本能》在开始的第5分钟,拍摄了一只小牛的降生。它自母体出来,柔软而黏乎乎的身体趔趄着站立起来,两小时后,它就钻到妈妈的肚子下面吸奶了。镜头的下一秒,是一个婴儿。直到第七个月,人类的孩子才有了开始学习走路的能力,一年半后他的语言能力才开始成熟。

    人真是没准备好,就裸生到这世上了,这就全然要依恋养护者。出于生存,婴儿会竭尽本能吸引他的父母(最重要的养护者)照看。美国著名精神病学家 沙利文发现,人类有两类主要需要:一是人际的安全感,最初表现为温柔体贴;一是心理上的需要,当安全感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引发焦虑。“焦虑是一种人际交往 的功能。”沙利文认为,“婴儿的焦虑唯独来源于协助和保证婴儿生存的重要养护者。如果养护者因为自己的焦虑或者缺席,不能回应这种温柔,婴儿就会感受到生命威胁的恐惧。”依恋理论创始人约翰·伯贝也指出,生命的第一年至18个月,是孩子与一个或几个亲近的人形成亲密关系的开始。

    更重要的是,在生命的第一年,我们的神经(大脑和它的组成部分)发育非常迅速,在两岁前,它的发育就能达到成人的60%,生理(身体总体)发育只有20%。这也是为什么,直到成年,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会条件反射般地以幼年时的感觉作着反应。

    亲密的需要

    亲密关系,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关系。因为,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它最没有距离。没有距离的接触,是我们生就的需要和渴望。有一个经典的绒猴实验。心理学家在笼子里,给幼小丧母的猴子安排了两只假猴子。一只用铁丝做的,负责喂养幼猴母乳;一只是用绒布做的。实验者发现,除了吃母乳,幼猴在玩耍或受惊扰时,都喜欢呆在绒布猴子的身边。这说明,除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外,幼猴最需要的是温柔的触碰。

    “一个人面对一件恐惧的事情,第一个反应就是找个安全的角落躲起来。当你不强大,安全的地方又离你很远的时候,感觉是很绝望的。两军对垒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足够逃离危险的距离,这就是为什么人长大以后有距离感。”清华大学心理学家刘丹说。我们可以观察一些刚刚学会爬的小孩子,他带着强烈的好奇挣开妈妈的臂膀往前爬,爬到一定距离就回头看看妈妈,如果妈妈还在那儿,他就会继续向前爬。这些试探都是表明,孩子和妈妈分离,但还会感到强大的力量。刘丹认为:“有安全感的孩子,和母体很熟悉了,就要慢慢地离开,离开又有点担心,回来一点,再离开,每次都是这样反复,这个思想就在他心里了:不管在哪都有人爱我。”

    事实上,观察我们自己或周遭的恋爱故事,如果情感冲突由强烈的控制、怀疑、焦虑所主宰,那么核心问题一定是没有形成一个有安全依恋的关系。

    母亲的重要性

    1999年,华东交通大学的心理学家王东华以极大的激愤写作了《发现母亲》一书。此书不断翻印,并获得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王东华甚至成立了母亲教育研究所,投毕生之力做早期教育。是内心一份浓重的、挥之不去的情结驱使着他。1963年,出生不到半年,因母亲患病,王东华就被寄养在外祖父家,直到十岁才回来。“由于生活习惯相距较大,我无法立即入家随俗。更糟糕的是,我在外公外婆的宠爱乃至溺爱下,养成了类似当今独生子女们所特有的那种‘以自我为中心’不仅不能看护下面的弟弟,而且还经常发生争斗。”父母的愤怒和陌生感也是巨大的,在一个十年未在一起的孩子面前,他们感到的是尊严的不断被冒犯 和不知如何亲近、管教的无助。很多时候,当王东华和两个弟弟起了冲突,他们只有选择殴打。这使得王东华从小就对抗起这个家,“直至最终成为一个冷眼不语的 ‘甘地主义者’!”

    王东华因此强烈反对当代职业女性“只生不养”的行为,他把她们尖刻地形容为“亲生后母”。他认为,隔代抚养(包括保姆、亲人代养的形式),阻断了父母亲与孩子之间最直接、最重要的情感联接,他甚至呼吁女性回家。很多人被触动了,因为,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他们大多也是由祖父母养大的。也许正是如此,在读过《发现母亲》之后,32岁的张继虹,在怀孕时做了一个决定,辞去工作,专心养育孩子,直到他三岁。“我不想让他再重复我小时候的经历了。我觉得直到现在,我跟父母都很客气,我也不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爱人面前,内心已热烈得不行了,外表却还是那么羞怯。”

    对生命的爱和信任

    事实上,王东华的要求也不免极端。对于很多女性来说,在孩子六个月大时回归工作,让祖父母代养是她们不得不做的现实选择。事实上,“很多人不在父母身边长大,但并不一定有情感问题。有问题的是没有处理好的分离创伤。”刘丹说。婴儿首先需要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养护关系。

    《婴儿心理学》的作者、北京大学心理学家孟昭兰说过,一个好的养护者,最重要的素质是敏锐,对婴儿表达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能够给予恰当、敏感的回应。“决定婴儿依恋安全性的是做父母的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这恰恰才是真正的难度。研究显示,婴儿的哭声,分贝之高,造成的噪音强度,超过一个轰鸣的电钻。

    在三岁以前,没有语言的协助,幼儿很难准确解释自己的要求,如果我们是一个粗心的成人,一个不懂辨别细微情感的成人,一个缺乏生活经验的成人,或者一个被工作搞得筋疲力尽、焦躁的成人,是很容易不知所措的。而这正是情绪稳定、阅历丰富的祖父母辈可以给予的。

    “孩子在谁身边生活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成人投射出的对生活的态度。”刘丹说。在她看来,年龄不是养护者好与坏的指标,有的人30岁,思想却很老。比如说天很冷,小孩把手套摘下来就去玩,年轻的父母就说,会感冒的,可是有些老人就不在意,玩就玩吧。不介意,不紧张,就是对生命本身很相信,他反倒是年轻的。而把孩子看得弱不禁风,就是暗示孩子生命是脆弱的、不值得信任的。“一个人怎样对待生命,对待世界,对待自己,就能看出从小受了什么影响。如果你和一个你觉得很温暖的人在一起,你就不觉得冷;和一个冷冰冰的人在一起,温暖的天气你也觉得寒冷。”爱也是一样。

    你是哪种依恋类型

    以下的描述哪些最符合你的感受?

      A、我感觉与别人接受相对容易,依赖他们以及让他们依赖我都感觉自在。我不会常担心遭人遗弃或别人与我太接近。

      B、与别人接近会让我感觉不自在;完全相信别人是很困难的,如果别人靠得太近,我会紧张。如果爱侣过于亲昵,我会不自在。

     C、我常担心伴侣并不是真的爱我,或者不想和我在一起了。我想完全地与另外一人融为一体,而这一欲望常常会把别人吓跑。

    第一种情感类型是“安全型”,第二种是“回避型”,第三种是“焦虑矛盾型”。

    我们的依恋类型

    有爱心的抚育者总是在孩子需要时出现,这会让孩子很舒适地享受关心和爱护,觉得他人是安全和亲切感的可靠源泉。这样的孩子会发展出安全型的依恋方式:喜欢与人交往,容易有信任感;

    而另一些孩子,获得的关照是不可预期的,经常不一致,有时热情备至,有时心不在焉,就会产生冷漠、复杂之感,因为不知道何时养护者会回来保护他们,就会变得紧张和过分依赖,表现出过分的需求,该依恋类型就是焦虑矛盾型;

    一些孩子发现他们的养护人心不在焉,勉为其职,甚至有时会敌对、凶狠,他们就会意识到他人是靠不住的,在人际关系上退缩不前,尽量回避相互依赖的亲密关系,表现出回避型的依恋方式,他们容易猜忌生疑。

    大规模的调查发现,60%的人都是安全型的,25%是回避型的,10%是焦虑矛盾型。安全型的人更容易拥有放松、舒适的亲密关系。

    依恋类型,一旦确定,就会相对稳定而持久。但童年的影响并非具有终生决定性。和父母的关系修复,遇到一段充满包容的爱,都会影响甚至改变我们的依恋类型。

    资料来源:(美)莎伦·布雷姆所著《亲密关系》

    给工作妈妈们的建议

    我们可以向孩子解释,妈妈为什么要去上班——即使他还不会说话,但在你柔和的语气中,他会感到安慰。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我们要保证和他相对固定的亲近;在孩子三岁前,不要鲁莽而频繁地更换他的看护者—即使你觉得爷爷奶奶太宠爱他了,他需要稳定的爱,如果是突如其来、不得不面对的分离,也请给他解释,孩子的洞察力总是比你想象的要惊人。

    不同于我们成长的岁月,今天,即使我们在外地,也可以充分利用通讯的便利,与我们的孩子保持情感联系。

    见证:在祖父母身边长大的人

    抗拒父母与怀念祖父母,似乎纠结了童年时所有的情感。

    很多人的童年都是跟随祖父母度过的。也许正是这种成长经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始终都有某种无法解释的依恋和感伤。那些情感,是如此尖锐而热烈。我们邀请了三个主人公,讲述他们的故事。

    永远不要和外公离散

    从小是在外公身边长大的,出生到小学毕业,11年。因为父母都在另一个城市,外公便是我最亲的人。

    外公的爱弥漫在我整个童年。隔代人没有诉求,只有给予,感情是最简单的温馨。我知道,不管未来我是出将入相还是布衣芒鞋,他都有一个慈爱的怀抱,让我倚靠。也正因为这种感情太好,我更担心失去。

    大约是四五岁的时候,听说弄堂里有一个老太太无疾而终,是在睡梦中去世的,我就变得非常恐慌,害怕外公也会在睡梦中走掉。依稀记得有半年的时 间,小小年纪的我会突然从梦中惊醒,如果听见外公在打酣,就重新踏实地睡下去,如果没有,就很仔细地端详他的面孔,确认他还活着。有时太黑,许久都确认不了,就要假装起来上厕所、喝水,总之要让外公醒过来,只有这样,我才能长舒一口气。

    这种害怕至亲失散的恐慌弥漫在我整个童年,最主要还是因为户口不在外公家的那个城市。我从记事起就得知,自己终是要离开他的,而一想到这一点,心里就会堵着疼。你知道前面必有一件最悲痛的事要发生,却无力避免,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一步一步走向那个悲痛,无处躲藏。

    六岁的时候经历过一次小小的地震,邻居们都跑到外面来了,我却兴奋得发疯,盼望着房子都震坏,所有人的户口本都找不到,我便和大家一样了,可以不必离开外公了。现在想起来,人生最大的恐惧从小就在我心里扎下了。

    这以后,我和外公还是分开了。长大以后,每每遇到至爱的人,这种恐惧感就会漫上来,总是害怕......有一天......会......失散!

    但还是经历了太多的离散,有时从睡梦中惊醒,忽然发现自己失去了最亲爱的人,那种恐惧,和儿时趴在枕头上看外公是否还活着,一模一样!这种伤痛,长久以来无法用言语表达,直到有一天,看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标题“我们仨走散了”,似乎一下倒出了心里的生死契阔。

    回到父母家  巫昂(作家)

    八岁那年,我回到父母家。那时,他们和弟弟住在一个筒子楼,一条长长的走廊,贯穿了十几户人家。我坐在门边的行李上,怎么也不肯挪窝,那些行李是我仅有的财产,一些衣服、一只玩到衣服快要褪色的布娃娃,还有刚上过一年级的书包。

    弟弟正捧着一碗蛋炒饭在吃,闻起来很香,妈妈过来跟他讲:“分给姐姐吃一口。”我无论如何不肯吃,总之,我到那个新家后抵抗着一切:床的大小、饭的软硬、父母的年轻、弟弟的胖。最大的抵抗是我不肯喊爸妈,顺带不肯喊他们的那些邻居和同事。我居然扛了半年。

    每天离家上学,我仅冲他们点点头,回来直接说“饿了”。

    有一两次,上厕所马桶边上没纸,而弟弟正好不在,是最难办的,因为这件事算有求于人,不能一点基本的礼貌都不讲,所以,我宁可拎着裤子跑出来,越过父母闲置的身体,冲到房间去拿纸,有一回,门正大开着,被过路的邻居撞到了,她大惑不解。

    从八岁开始,我就担当了家里的晴雨表,动不动就情绪突转,一声不吭甚至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我充分利用了母亲对我的愧疚心理,索要各色补偿。

    12岁那年暑假,她带我去福州治疗因为当年难产挤压导致的弱视,还矫正了牙齿。她想尽一切办法让我看起来更美,甚至硬让她们医院的一个外科大夫 当起了整容医生,去掉我鼻子上一个奇小无比的小黑痣。对于那次粗糙手术留下的细小无比的疤,她坚持了三个月,取晾衣服的竹竿上的水,为我抹。

    总之,我享受了许多最惠国待遇,而始终怀抱着离家出走的幻想。开始,是想回去找外婆,后来,是想去寻找自己真正的父母,尤其是看了日剧《血疑》 之后。我那会儿,居然坚信,他们那么狠心把我扔在外婆家那么多年,肯定跟一出悬疑剧有关,而我那个真正的可怜的母亲,到底在哪里呢?

    直到高考前夕,我终于发现,我的脸型有多么像我爹,而眉毛眼睛的交界处,又多么类似我的娘,他们在早年的两地分居中匆忙制造的我,充满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分裂与莫名偏执,于是,分数公布后,我如愿离开了那个小县城,去了上海。

    好想叫一声“妈妈”  三水(广告总监)

    为什么有人说童年是金色的?而我的童年却像落日般凄凉孤独,仿佛一部灰色默片。

    两岁离开父母,跟爷爷奶奶生活。奶奶常说母亲的不好,尽管我听不太懂,但在心里告诫自己:奶奶说的坏话,一定不让妈妈知道,不然她会生气。深沉的爷爷偶尔会给我带回小玩意儿,比如小鸟、知了等小动物,休息日常坐在缝纫机旁给我做漂亮的衣服。

    他们不许我出去跟小朋友玩,似乎怕我丢掉或学坏,我只得在院子里自己玩,把爷爷、奶奶当敌人,一会向他们扔手榴弹,一会又把他们当鬼子打。他们则熟视无睹。在他们眼里,只要我身体健康就行。

    上了幼儿园,我很少跟小朋友一起玩。记忆中似乎只有我一个人在玩插板,在看故事书,在跳舞,晚上也不会渴望让家长来接。因为对我而言,人在哪里都一样,都是跟自己在一起。

    记得上幼儿园时,中午要午睡。我的小床靠着墙,墙上有两个小洞。我管大一点的洞叫爸爸,小一点的叫妈妈。每次睡觉前一定是面对着墙睡去,仿佛他们在身边一直守候着我。一次我睁大双眼盯着“爸爸”、“妈妈”看,老师走过来说:“转过脸去睡觉。”我就恋恋不舍地在心里说:“爸爸、妈妈再见!”那时在内心深处是多么依恋他们啊,可我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有时深夜想到他们,还会蒙上被子悄悄落泪。


    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看爱情

    作者:黄维仁

    一个人从小成长的背景,常会深深地影响他日后被什么样的人吸引,以及日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不管曾经受过多少伤,当爱情来临时,就是最好的医治和疗伤机会,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天下最好的治疗者是自己的爱人。但是,因为信任、不设防,所以在爱情中也是伤上加伤最危险的时候。当人的感情被触动时,就进入了一个非理性的潜意识过程;爱情关系其实很像母亲与婴孩的关系,彼此恋慕、含情对视,都想把最好的献给对方,不在一起时会焦虑、不安,仿佛「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爱的关系今与昔

    唯有在恋爱中,人的二个基本心理需求可以同时得满足∶一是无条件被人接纳,二是在所爱的人心中居首位,特别心里愈空虚或愈不成熟的人,愈容易依赖对方来支撑你脆弱的自我价值感。不知不觉地,期望对方能随时随地无条件接纳你、随时随地把你摆在第一位;心理愈没有安全感的人,日后对伴侣的要求愈是加倍;过去受的伤,要从现在爱的关系中加倍讨回。例如过去在家中被忽视的,现在会不知不觉地要求伴侣不断给你注意力;过去被管得太厉害的,现在会要求伴侣信任你,给你空间。彼此互许终身之后,你会觉得∶为什么我所要的,你却不给我?在爱情中的人,心理上往往退化回到婴孩时期—我有什么需要,不用开口,爸妈就应该知道,而得到照顾最好的办法就是哭闹,但在成人的世界中用哭闹,处罚对方,强求他来满足你心理需求的方式,是行不通的。

    深度心理学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在剪不断,理还乱之错综复杂的爱情关系中,找出一些头绪,让我们在分析处理问题时,掌握较正确的方向。

    所谓移情作用就是把对过去生命中一些重要人物的情感转移到目前所遇到的人,或者,曾想从一些重要人物身上获得却未能如愿的情感需求,希望从目前的关系中得到满足。

    很多人因为从小在某一方面心理上的匮乏,一旦得到相关的满足,不管人时地是否合宜,就掉进爱的陷阱了。例如有位女士,是第四个女儿,从小在家中常被忽视,有次与家人外出走丢了,父亲却浑然不觉。她从小自尊心低落,觉得自己是个丑小鸭,渴望得到父亲珍爱,却未能如愿。上研究所时,有家有室年近半百,满有慈父形像的教授开始注意她,欣赏她时,她就觉得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位教授,本无心要破坏别人家庭,却不知不觉中掉入陷阱,成了婚外情中的第三者。许多外遇的悲剧就是这样发生的,每个人都情有可原,他们不是十恶不赦,只是如你如我充满了人性的软弱。

    广角及望远

    人的心理需求很多,就像照相机有广角及望远镜头,用望远镜头对准某一对象时,此对象变大,而其它对象就变成模糊的背景。这就像肚子饿时去市场买东西会买得特别多,因为你的需求(食物)被放大;可是当你吃饱后,需求又不一样了。食物像被广角镜头溶回背景中,但吃饱后你口渴了,这口渴的需求又像被望远镜头放大了一般,其它需求都变得不重要,而你把所有注意力放到这个新的对象,新的需求上,直到它得到满足,才重新溶回背景之中。起初,你也许期望一个慈父般的伴侣,但当你被照顾、被关注的需求满足后,你很可能产生一个新的心理需求,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人是会成长会改变的,冲突于是产生。我们刚开始从爱情关系中可以得到满足,但因为我们的心理需求会随人生情况而改变,所以,两人结婚以后还要不断适应,不断学习才好。

    造成情人间强烈吸引的原因之一,是“The Quest To Be Whole”—“完整之我”的追寻。

    按照心理学大师荣格的理论,每个人都身具“显性”与“隐性”(或称“影子”)人格。换言之,每人除了表现外在众人所见之“显性人格”外,还有个正好相反,潜藏心底的“影子人格”。例如,“分析型”者的影子人格是“感觉型”。通常,“分析型”者着重逻辑思考与客观评断,但是当他在强调与表现“理性” 时,便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细腻多情“感性”部份的人格,压抑到潜意识深处,变成隐性的“影子人格”。

    “显性人格”的形成与先天因素有极大的关系,但也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例如,男性成长过程中,多被要求“喜怒不形于色”,“好汉打落牙和血吞”,他人格中多情易感的部份便被深深压抑到潜意识中变成“影子人格”。

    当先天人格成份中“阳刚”“分析”特性较强的男孩去念理工,毕业后又在要求一丝不苟,毫无变通的环境中工作(例如美国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而身具“阴柔”“感性”特质的女孩去念人文,学成后又在文艺界工作,此时男女先天加上后天的差异就变得更大了。

    急惊风与慢郎中

    上帝是最有幽默感的,就像他在自然界中创造磁铁“异性相吸”的现象,研究人间爱情关系时,我们也常见“急惊风”与“慢郎中”,“外向”者与“内向”者,“活泼的”与“稳重的”,“分析型”与“感性型”之间,彼此强烈相吸的现象。

    当一个人遇见一位身具自己“影子人格”的异性时,心中常会有欢喜雀跃的感觉,因为对方彰显出自己所缺乏(或已被潜抑,消逝了)的人格特质。例如,当“分析型”的男性与“感性型”的女性相遇时,彼此常会充满新鲜欢愉。她丰盈流畅的情意,往往会挑动他长久压抑心底感性部份的人格。与她在一起时,他那被深埋阴暗地窖的“影子人格”开始见到阳光,感受一股从外注入,活泼新鲜的生命力,使他深受吸引,觉得自己好似脱胎换骨一般,受桎梏的心灵,顿时得以自由释放。这个异性相吸,彼此各得一线生命契机,使自己尘封枯萎的“影子人格”重见天日,得到露水滋润,与自己“显性人格”整合,发展出一个较完全,较成熟人格之过程,我把它称为“完整之我”的追寻。

    人要发展出一个“完整之我”是个非常艰巨,要付上惨痛代价的过程,所以慈爱又幽默的上帝就让这些异性相吸,一见钟情的男女在蜜月期中,先预尝了爱情天堂的甜蜜滋味,然后才让他们闭着眼睛心甘情愿地进入“磨合期”,在艰苦的“旷野”之中,让两人彼此在个性上“铁杵磨成绣花针”,继续发展“完整之我”。

    在磨合期中,过去对方最吸引你的特质,现在却成为让你最受不了之处。过去你欣赏他的沉静,理智,现在却是沉默愚昧,不解风情。过去爱他的自信果断给你安全感,现在却成了自我中心,事事都要主宰。如果正好相反,过去女方爱上的是他的细腻温柔,那么进入磨合期中,她很可能就要抱怨他缺乏男子气概。同理,如果过去男方被她的情感丰盈,活泼伶俐所吸引,现在就巴不得她停止“歇斯底里”,唠叨不停。在蜜月期中,人人都以为找到了完美的梦中人,在磨合期中却发觉自己过去瞎了眼才会爱上这个对象。

    在磨合期中,我们都想努力改造对方,要对方变得完美,像自己心中所订之“理想形象”(Imago)一样,这是亲密关系中痛苦最大的来源。

    终止恶性互动

    人要如何才能在磨合期中少吃苦头,通过考验呢?唯一的办法,是了解并遵循上帝所创造的心理定律,放弃使对方变成完美的幻想,不要定睛在对方身上,而回头重新专注在自己“显性”与“隐性”人格之整合与成长。换句话说,“感性型”的不再逼“理性型”的也要和她一样善用诗词表达丰盈的情感,而专注扩展(Stretch)自身的影子人格,让自己也能擅长逻辑思考;“急惊风”型的,学习去容忍“慢郎中”的慢,同时学习让自己欣赏并享受影子人格中的轻松自然。

    最有意思的,是当你观察一些感情好的老夫老妻时,你会发现,当一个人放弃改变对方时,对方竟然会愈来愈被影响,不知不觉中两人变得愈来愈像。

    举个例子来说,有对夫妻,太太是“组织型”,非常有条理,先生却是“潇洒型”,凡事大而化之,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当初两人相识时,太太欣赏先生轻松自在,平稳幽默,好象天下没有甚么事能让他惊慌失措。太太因成长于一个父母要求完美的家庭,常被对自己过高的期许压得喘不过气来。刚交往时,紧张兮兮的她只要跟他在一起,就觉得有安全感,可以放松下来。而先生从没遇见过一个女孩子这么有条不紊,做每件事的效率都不知比他高出几倍,因而对她欣赏得不得了。婚后问题来了,太太愈有条理,先生愈乱,太太愈要纠正,先生就愈胡涂。例如,先生每次连自己皮夹放哪里都不知道,而太太愈受不了,愈要他收好,先生就愈不去留意,愈常丢三忘四,造成一个恶性循环。要处理这类恶性互动的关键,往往在于“过度负责”(Over-functioning)的一方在对方犯错或达不到自己标准时要学会去面对,忍受自己内心的焦虑,让对方为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果真,先生这个毛病一直不改,直到有一天她痛下决心不再管这事。先生出差到机场时,竟找不到机票,这下不但要自掏腰包,还要付高好几倍的价钱,结果连这平日毫不在乎的先生都心痛了。这次教训之后,先生才开始警惕,慢慢有了改变。

    持恒的亲密感

    夫妻间有许多这类微妙的互动,处理这类你进我退,不断重复,难以改变的“亲密之舞”(Dance of Intimacy)时,一定要寻求智能来改善。

    现在让我们来探讨另外一个更繁杂,更耐人寻味的一个重要概念。我把它译成“强迫性的重复”(Repetition Compulsion)。

    “强迫性的重复“,是许多心理辅导者从事临床治疗时常见的一个现象,意指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特别容易与某一类型的人产生深刻而强烈的互动:“We connect with people who gave us a second chance to complete our unfinished businesses。”

    换句话说,我们会特别被他们吸引,不由自主地与他们发生或爱或恨的关系,很可能是因为这些人身上具有我们成长中重要人物(例如父母)的心理特征。这些人在我们生命中出现时,就给了我们第二次机会,让我们借着与他们或快乐或痛苦的深度情绪互动过程,去医治过去所受的心理创伤,弥补过去的遗憾,满足小时候对自己特别重要,却在父母身上未能得偿的一些心理需求。

    刻骨铭心的爱情

    举例来说,笔者有位个案,来寻求辅导时告诉我,他曾刻骨铭心地爱了三次,但三次的爱情,都让他痛苦心碎。他第一次深深爱上的对象,是位患有忧郁症,自杀未遂刚出院的女子,可是热恋不到几个星期,两人就很痛苦地分了手。

    第二次爱上的对象,是位患有“厌食暴食症”(Bulimia)的女子,情绪强烈起伏,一觉孤寂或焦虑,便可在几分钟之内吃掉个大蛋糕,吃完却饱受罪恶感折磨,气自己失去控制,悔恨之余,便偷偷把自己关到浴室,拿牙刷刺激自己喉头,硬把刚吃下去的食物,全部又吐了出来。他与这位情绪不稳的女子的爱情,也是轰轰烈烈地开始,却在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就痛苦地分手了。

    他第三次爱上的对象,是位有夫之妇,因丈夫外遇,刚被抛弃,为情受尽折磨,极为凄楚可怜。他奋不顾身,努力关怀呵护这位受尽创伤的女子。一个是寂寞的游子,一个是天涯断肠人,刚开始时彼此像干柴烈火般地相爱,但是过了几个月,两人渐渐清醒过来时,这个爱竟然也像前面两段情一样,痛苦到不得不分手的地步。

    这位英俊,又在一家有名的科技公司中深受器重,拥有一份人人称羡高薪职位的青年才俊,平日也有许多年轻貌美的女士对他表示好感。为何他对身旁这些品貌双全的美女毫不动心,却偏偏只爱上前面他所描述这类情绪激昂,忧伤痛苦的女子?

    触类旁通的道理

    笔者平日遇见一些复杂艰难的心理现象时,常发现如果能从物理学、生物学、哲学或人类学等等不同学科的角度来看,往往能帮助自己对这现象有更深入的领悟。天下有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笔者发现下面这个中国人较能体会的生理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了解何谓“强迫性的重复”。

    笔者记得在成长过程中,曾听见一位伯母说,她生完老大后,没遵照老人们的劝告好好“坐月子”,不小心着了凉,后来身体就一直不好,不管吃多少中药、西药都没起色。她心中非常担忧,幸而一些有经验的老妈妈们告诉她:“别担心,只要在下一胎生产之后好好坐月子,身体就会康复过来。”后来在她生完老二之后,用心坐月子,好好休养、进补,果然身体痊愈,健康情形甚至比以前更好。

    同理,如果我们了解这位年轻人成长过程中所受的伤害,与未能满足的重要心理需求,我们就较能明白他为何老是爱上凄楚可怜的女性。

    原来,他是家中独子,十二岁那年,父亲有了外遇,突然之间就抛妻离子。原本夫妻感情不错,一有外遇,父亲就像许多外遇者一般,开始多方挑剔,责怪妻子有令他无法忍受,而永远不可能改的缺点。他告诉妻子,他从来就没爱过她,要妻子放他自由(这也是外遇者的标准说辞,他现在对第三者山盟海誓,爱得死去活来,将来若移情别恋,也会对现在的第三者说他从来就没真正爱过她)。对妻子来说,这简直是晴天霹雳,一个幸福的家庭,顿时天旋地转。这位年轻人的母亲为此而痛不欲生,得了忧郁症,也不断地摧残自己,最后染上重病,开始进出医院。

    未得医治的创伤

    谁能想到这个天真快乐的十二岁男孩,突然必须放弃他的童真,开始“角色倒置(Role Reversal)”,在未来三年中扮演安慰者与照顾者的角色。看到母亲在病床上以泪洗面,日渐消瘦,他心中难过,却为了母亲把眼泪往自己肚里吞,强颜欢笑来安慰母亲。

    最后母亲一病不起,临终之前他听到母亲喃喃自语?“我仍然爱着你(丈夫),你为何离开我?”这番话使他痛彻心肺,一面流泪看着母亲断气,一面发誓他永远不要再掉泪,他要做个成功的强者。他非常地恨父亲,后来父亲被罪恶感折磨,同时也因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几次回来找他,都被他狠狠地赶走。他咬紧牙根,克服万难,拿到名校的奖学金,并以极优异的成绩毕业,顺利找到别人梦寐以求的职位。

    他极有毅力,人缘也不错(注:只要不深入交往,不动真情,都不会出问题),平日也为自己能控制情绪(喜怒不形于色)而引以为傲。所以他对自己这样失控,觉得很不可思议。他为自己的失控不安,也为伤害了三位他所爱的女子而痛苦,为了不再重蹈覆辙,而来寻求辅导。

    为何三次都爱上痛苦忧郁的女子?我想这很可能是上帝所定规的医治法则,一如当人回到类似第一次受伤的状态或情景时,最容易得到深入而彻底的医治。

    前面所提到的那位坐月子期间受凉的伯母,产后百病丛生,中药西药都无法治好,却要等到第二次生产,全身骨骼、腺体,所有生理系统都回到类似第一次生产的生理状态时,她的病痛就得到一个彻底医治的机会。这就好象在火中被扭曲的一块钢铁,冷却之后很难再被打直,但如果回到火中,烤软之后就很容易矫正、拉直。我想怀孕对一个女人的身体来说就像这样是个火中被“烤”的过程,可说是个“危机”(Crisis),但危机不见得不好,因为“危机”两个字可蕴涵“危险”和“机会”。不注意时可能会带来伤害,但若能好好处理,却能使生命变得更健康更丰富。

    爱上母亲的影子

    同理,这位年轻人三次所爱上的对象,身上都带有他母亲忧伤、痛苦的人格特质,不知不觉地,他深深地受了这三位女性的吸引,潜意识中,他要回到类似过去受伤时的心理状态。在过去,他无法借着自己的爱与努力使母亲痊愈,现在,他仿佛重新得到机会,能借着爱与努力,去医治这些心灵受伤的女性,潜意识深处,他也企望着她们能快乐起来,把他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得到的呵护与关爱加倍地给他。

    以上这种心理现象,就是深度心理学所讲的“强迫性重复”。笔者在从事临床心理学治疗时,接触过不少这类的个案。有些男士对温柔体贴的淑女毫不“来电”,但却深深迷上冷艳高傲,没好脸色,老是挑剔,永不满足的女性。后来发现,他们都有好强,好掌控,标准极高的母亲。从小不管他们多努力要做好,却总达不到母亲的标准,无法取悦母亲,讨她欢心,从她身上得到温馨的母爱。难怪他们成长后,容易被这些身具母亲心理特征的女性所吸引。“Risk defines Rewards”(危险程度决定酬偿程度的高低)。这类像母亲一样“危险,难讨好”的女性身上,也最具“酬偿能力”,有能力让他们较深刻地感受到所缺乏的母爱。

    他们迷上这类女性,往往因为潜意识中希望能再有一次,借着自己的努力或成就,使这些冷傲的女性得满足,变温柔,从她们身上得到“无条件”的母爱,让他们受伤的心灵终于能得到安息的满足。在“冷落,拒斥”型的父亲身上受伤的女性也是如此,宁愿忍受忽视、凌辱,却一直依恋着那些无法给她们爱的男子。

    愿挣脱恶性循环

    对这么多陷在强迫性重复中的人,他们要如何才能从那些恶性循环中脱身,得到医治?

    以上探讨了深度心理学中一个极发人深省的概念:“强迫性重复”。有的人受不了母亲太黏,什么事都要控制,长大后便娶了个很爱管的太太,然后开始第二回合的心理战争,要从她身上重新寻得自己追求了一辈子的尊重,心理空间与独立自主的权利。有的人受不了父亲太过懦弱,不能保护自己,成长后不知不觉地就嫁了个身上带着自己所熟悉父亲懦弱心理特征的“阿斗”,潜意识中希望藉自己的努力,使这个阿斗变得坚强,能带给自己从父亲身上未能得到的安全感。

    从肇因处医治

    笔者过去以为“强迫性重复”只是极少数的偶发现象,后来却发现,这个现象在许多人身上都可看见,只是强弱程度有所不同。根据一项美国的统计,酗酒者的女儿长大之后嫁个酗酒者的机率比嫁给常人高出两倍。笔者有位个案,几次所爱上的对象都是酗酒者(即使有些人刚开始看不出有酗酒毛病),原来她的父亲死于酗酒。从小不管她多幺品学兼优,努力要做个好女儿,都无法藉自己的好行为使父亲爱她,给她注意力,并为她戒酒。长大后,她只被与父亲一样有酗酒心理特征的男人所吸引,潜意识中她觉得,唯有当她能用爱感化酗酒者为了她而戒酒,把她从父亲身上得不到的爱与注意力给她时,她的心才得满足。

    现在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前面所提到的那位青年才俊不是已经有三次机会回到类似原来受伤情况的关系中吗?为何他不但没得到医治反而每次都痛痛苦苦地分手?

    人若只回到类似原来受伤的心理情境中,并不见得能带来医治。这就好象一个人在拳赛中被打败,若不经苦练就再度回去与对手交锋,仍要惨遭败北一样。离婚与再婚也是如此,如果不痛定思痛,了解过去失败因由,重新学习如何自爱爱人,那么他第二次婚姻失败的机率,必定比第一次婚姻高。事实上,有许多统计指出,第二次婚姻的离婚率是比第一次婚姻高的。

    那么为何他三次疯狂相爱却都如此痛苦地分手呢?我想这跟他潜意识中的渴求有关。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从小缺乏爱,对爱愈饥渴的人,将来恋爱时潜意识中愈有下列的期待:

    1) 过去生命中所有的痛苦悲伤从此消逝;

    2) 心中所渴望的快乐幸福将从此开始;

    3) 心上人是全然美好,像自己从来没有过的慈父或慈母一般,能在自己不安,有心理需求时,自己不用开口,他(她)就会体贴到我的需要,主动来抚慰、满足我。

    甜蜜的恋爱期

    恋爱的初期总是最甜蜜的,两人彼此把对方当作生命中最爱,最重要的人物。恋人间彼此似乎有无限的包容力,能无条件接纳对方,即使你五音不全,唱起荒腔走版的歌时,对方竟能听得津津有味。就这样,在恋爱初期中,他们彼此成为对方自我价值感的支柱与生命能源的供应者,唤出对方人格中最美好的一面,两人像活在天堂乐园中一般,的确,人生中所有的快乐似乎由此开始了。

    深度心理学认为,人在恋爱之时,心理上“退化”(Regress)回三岁之前的状态,因为恋人之间的互动与婴儿和慈父或慈母间的关系极为相似。不论是恋人之间或婴儿与父母之间,在这个时期都缺乏“心理疆界”(Psychological Boundary),情绪纠缠不清,分不出彼此的感觉。好处是不管自己心里多么愁苦,一看到对方欣喜的笑容,自己什么事都不用做就不知不觉地跟着开心起来。坏处是看到对方心情不好,不笑了,自己情绪马上受感染开始难受起来,以为对方在怪自己。

    当婴孩见到母亲不愉快,从她那儿得不到爱与支撑自我感的养料时,不是变得特别乖,企图以好行为使她重展欢颜,就是闹脾气(Temper Tantrum),用最尖锐的哭声处罚她,逼她就范,收回不悦之情,再变回那个面带笑容的“好妈妈”,使他能借着她的爱与笑容再度快乐起来。

    这位青年才俊也是如此。因“强迫性重复”,他深深被身具自己母亲愁苦的心理特征的女性所吸引,热恋时他心中不但渴望这些痛苦的女性愿意接受他的爱(若她们不接受,他也会很痛苦),他还有个更深的渴求:他希望他的爱是有效的,他期盼这些女性能因他的爱而得到医治,然后坚强起来,他更希望她们终于能把自己从母亲身上无法得到的爱给他。刚开始在爱情关系中,他先扮演“慈父”的角色,他潜意识中渴望这些心灵受伤的“小女孩”能变成成熟快乐而坚强的“慈母”,让他可以放下自己“勇者、强者”的心理防卫,回归一个柔弱无助“小男孩”的角色,才能充分感受过去从母亲身上无法得到的那份温柔又具保护性的爱。

    自救而后救人

    在恋爱的初期,当两人都还陶醉在爱情迷幻的药效之中时,他还能借着自己一厢情愿的心理投射(Projection) 而感受到爱,可惜的是像这类的迷恋(Infatuation) 或中国人所谓“激情”或是“爱情发烧”,在不受任何外力阻扰的情况之下,大约只能持续三到六个月之久。(注:被禁止、受挫折不许存在的激情,反而可像罗密欧与茱丽叶一般能愈演愈炽,持续良久。)

    深度心理学强调,唯有当我们能先医治自己心灵创伤,发展出一个健全的自我,我们才能给别人真正的爱。英文畅销歌曲中所说的:“Two lonely people together and things will be fine。”听起来很美,但却无法通过现实的考验。两颗寂寞的心像饮鸩止渴一般,只能暂时减轻双方的痛苦。两个爱的乞丐,却彼此都逼对方先付出一些爱,是一幅非常悲惨的图画。

    心灵受创,对爱饥渴,却不懂得学习如何真正去爱的人,陷在迷恋,心理疆界不清的状态中时,会勉强对方来为自己幸福快乐的情绪负责。他们双方在潜意识中会这样想:“过去只要你一笑,我就开心,你明明有能力带给我美好与快乐的感觉,为什么现在不再使我快乐?是不是故意处罚我?为什么跟我在一起你心情还是不好?”在这种小于三岁的恋爱心理状态中,你心情不好,我以为是我的错,我心情不好也觉得是被你害的,因为你不对我微笑,夺走了我快乐的感觉。

    因为我把自己的幸福快乐完全依赖在你身上,期盼你来成全(complete)我,我不知不觉中就使你在我身上有极大的酬偿权力。因为认定你是我快乐或痛苦的操纵者,我便期望你必须与我有一样的思想与喜好,我也只准你对我表现正确的情绪。由于我的苦与乐全掌握在你手中,所以你不许对我表现任何负面的情绪,更不准怪我,因为这些都带给我痛苦,使我心里不安全。跟你在一起时,你必须按照我的意思做,使我快乐。如果我觉得痛苦,我便会怪罪于你,并千方百计地要改造你。

    脱出恶性循环

    前文所提这位男主角对他所深深爱上的三位女性也是如此,开始进入爱情关系,处在“甜蜜共生”的状态时,只要对方嫣然一笑,他心中所有的愁苦便一扫而空,洋溢着满足的幸福感,但是当爱情麻药渐渐失效,发现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无法使对方快乐起来,对方不再像过去一样带给他甜蜜和幸福的感觉时,他心中受骗的感觉便油然而生,心想“我仍是与以前一样待你,为何你变了一个人,不再是当初那使我感受到爱的你了?”事实上,这些心灵受伤,却被他爱上的三位女子,也有跟他几乎一样的心理感受。会痛痛苦苦地分手是因为当双方内心重新受伤时,失望便转为愤怒,都开始用高压、冷战、攻击、批评等方式来向对方“讨债”,要改变对方,逼对方先付出爱。不幸的是攻击只会导致反弹,让自己更觉对方变心,由此战火愈来愈猛烈,最后只好分手。

    其实以上所描述这个由甜蜜相恋到痛苦挣扎的心理过程是所有的情侣或多或少都会经历的,而这种历程在这类“强迫性重复”的个案身上表现得特别强烈而鲜明,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从临床治疗的角度来看,那些陷在强迫性重复中的人,若不经医治,很少有人能自己从不断重蹈覆辙的恶性循环中脱身而出。


    究竟怎样才算好的亲密关系?

    作者:慕棉

    有朋友家排参与多了,看到很多案例的呈现,有些困惑,问我说,我看到,有些我们以为总是吵架感情不好的父母,排出来人家吵归吵,但感情依然深到不行。可也有些伴侣平时感情看起来也还可以,排出来,却有人一直处于隔离状态。我真的糊涂了,到底怎样才算好的亲密关系呢?

    其实,这个问题涉及到了一个亲密关系的关键,那就是深层亲密与表层状态之间是可能存在很大差异的。

    深层亲密既是人们渴望的,同时又是不容易实现的。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我防御机制,我们几乎是下意识地会去保护自己——隐匿缺点,藏起创伤,装作一切都很好的样子,似乎是每个人的生存本能。所以,当我们面对一个人,想要跟他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候,其实我们面对的最大挑战是来自自己的——

    我究竟要不要敞开自己,我能对他敞开到什么程度?

    他了解我了还会爱我吗?我会不会受伤?

    我好害怕受伤,我是不是应该躲开?

    我还没准备好。

    这几乎是每个人可能不会在脑子里去想,但是潜意识里几乎都在自动运作的部分。

    我们害怕真的跟一个人赤裸裸地坦诚相见,抛开所有的面具,卸下所有的盔甲,露出里面蜗牛一样柔软的身躯与心灵,我们害怕。

    如果,这一次我再受伤呢?

    我该怎么办?

    我能保护自己吗?

    你的潜意识会拼命的试图去拒绝,

    他会对你说,

    不行,

    我真的不确定我能够保护好自己,

    我再也不想伤心难过了。

    还是算了,别傻了。

    这时候,你就很可能面对一段感情莫名的犹豫踌躇或者止步不前。

    然而,显然故事还有另一面,那就是我们需要亲密,我们渴望亲密,我们渴望爱就像鱼儿渴望水鸟儿渴望蓝天一样自然。所以,大多数人多少都还是会在亲密关系面前慢慢缴械投降,起码是部分的逐步的开始袒露自我,去尝试建立亲密关系。

    然而,也有些人会继续拒绝,每当亲密关系可能开始或者将要深入的时候,他们就会躲闪逃开。

    这通常是受伤表现比较明显的状态,一般可能出现在阶段性的情感创伤过后。还有一种情况是前文提问里的隔离感,这种状态背后的隐藏的伤痛往往是更深和更长期的。

    处于这种情感隔离态的人,爱的能力和爱的能量基本上是封闭的。但他们会把这个部分掩盖起来,这是一种更深的自我保护状态。

    情感隔离的朋友,他们可能也会选择伴侣,也会在适婚年龄选择结婚,对伴侣对家庭他们也可以让自己去做到尽职尽责。甚至,他们也可以跟伴侣完成正常的日常沟通和交流,而且相谈甚欢。这就是我们上面说到的表层亲密了。

    这种表层亲密的普遍度其实可能是超乎我们想象的,它存在于很多人的生活里。处于这种状态中的时候,伴侣常常觉得生活看起来似乎也不错,好像都挺好的,可是却容易莫名的失落,一边会感觉自己的情感无法被满足,另一方面又会怀疑自己可能比较矫情,因为明明看起来都很好啊,为什么自己就是感觉不对劲呢?

    这是因为,这一切表面的亲密都是在不触碰隔离者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基础上的。自然,伴侣如果情感比较细腻,情感需求又比较强烈就很容易感觉到这种内在的疏离和无法连接了。

    当然,隔离者也并非是有意这样做的,他们不是故意要冷落伴侣,或者在理性层面对伴侣不信任和提防,而是一种下意识的自我保护——恐惧和不安全感会占据他们的潜意识指导他们做出这样的反应,所以他们其实都无法信任自己,又怎么信任伴侣呢?

    同时,如果一段关系里,明显有一方处于情感隔离状态,那么其实另一方也很少真的是完全可以敞开地健康地去付出和接受爱的类型。

    也就是说,隔离那一方表现的会比较明显和严重,另一方会因此感觉不满足,也可能由此了解到对方的问题,这是正常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另一方自己没有问题。

    从我接手的婚姻咨询案例来看,情感隔离者是很容易互相吸引的,只是可能会存在明显程度差别。

    被情感隔离者吸引的人,也更可能有着某种程度上的这样那样的亲密问题。比如,有些人是童年创伤,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爱的满足感,因而会下意识的渴望更大的满足。

    但同时,我们潜意识的运作是很有趣的。潜意识一方面会渴望被满足,另一方面也会被无法满足自己的人吸引,然后试图去矫正对方这种状态——

    就像回到小时候告诉父母,你们要爱我呀,你们要爱我嘛!

    要很温柔的很贴心的给我爱哦。

    这时候,如果对方被矫正了,我们就会感觉到非常满足。因为,我们仿佛真的回到小时候,把父母对我们的疏忽纠正过来了。

    这种满足感是远远大于找一个本身就比较懂得表达爱的人的,或者说这种满足感里包含了很大的对过去的自己弥补的成就感以及对父母情感的投射和移情。

    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当我们带着这样隐秘的潜意识的指引去寻找伴侣的时候,我们很可能无法改变对方。其实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改变另一个人,除非那个人自己真的受够了,下决心想改变了。

    无法改变对方的时候,其实我们又在另一个方面重复和验证了小时候的故事——我得不到爱,我再怎么努力都还是得不到爱。然后,我们会对自己说,你看,这就是我的生活,我还能怎么样呢?我再怎么努力都没用的。这时候,自己常常也就进入到了一个类似于情感隔离的状态里。

    那么,真正的亲密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其实真正的亲密,跟表面的状态是无关的。比如欢喜冤家打打闹闹也可能真的很相爱。他们也未必需要天天黏在一起,显得亲密无间。

    真正的亲密更可能是一种内在感受,是一种连接,是彼此在一起非常轻松愉悦,能够自如的展露自己的不同面向,包括缺点和不足的状态。同时,也能够允许对方去展露那些毛病和问题。

    双方都能看到对方的不完美,甚至有时候也会为此摩擦,但是内心深处还是会接纳对方,对对方有很大的认可,也不会因此减损彼此互相喜欢的程度,而且非常乐意继续跟对方分享自己的人生。

    既然如此,是不是情感隔离的人就无法或者说不可能拥有真正亲密的关系了呢?这也不一定,事在人为,人生并不是一条固定的线路,而是一张我们有选择的地图。

    所以,如果看到自己处于情感隔离中,首先需要能够面对自己的这个状态,看到隐藏在这个状态背后的那个受伤的自己,真实的跟那些恐惧和不安在一起,然后给予自己接纳,安抚与爱。

    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再躲在用恐惧和疏离来爱自己的模式里,而是真正开始学习去更好的爱自己的方式了。这时候,不断地跟自己沟通,不断地跟自己有连接和触碰,慢慢地内在的坚冰也就开始融化了。

    当我们能够用柔软的方式爱自己的时候,我们自然也就有了爱他人的前提和基础。

    如果我们已经看到伴侣正处于情感隔离之中了,那么最好不要把焦点盯住对方,试图告诉对方你这样情感隔离是对亲密关系有害的,这样不对。那就可能引起反弹,适得其反。

    我们也不需要马上否定这段关系,觉得完全没救了,立马伤心失望绝望放弃。起码,在自己的内心给自己留一点点时间,回到自己,看到自己的状态,这会是很重要的一步。

    是什么吸引我们进入了这样的关系呢?这是亲密关系里永远需要先问自己的问题。

    然后,从自身入手,去自我成长和自爱。自己内在的委屈不满,也会随着自己的成长逐步的减退和消除。

    这时候,再回头去看对方,也许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转变也可能带来对方一定的转变契机。

    而即使对方依然故我,完全不想也不愿意转变,那么你当然也随时都有选择离开的权利。

    只是这时候你的选择哪怕是离开,也不仅仅是完成了一个离开的动作,更重要的是,你也在这个过程里看到了自己,那么这段关系的因缘和合里,带给你的成长的部分就会更大,而你以后再面对亲密关系也会从中受益。

    总之,人生不易,两个互相匹配的人在茫茫人海和千万年的时间长河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他刚好在这里,而你原来也在这里,良人未娶云英未嫁,能够携手人生,已经是极其难得的缘分了。

    而即使是这样两个人,两情相悦,年貌相当,各方面都很好,他们在一起也可能一生里有五十次想掐死对方的冲动,两百次恨不得马上离婚的念头......

    所以,亲密关系不易,越亲密的镜子越是容易照出自己脸上的雀斑和皱纹,就越是不容易面对,也是真的更需要且行且珍惜的。

    带着这样珍惜的共同心愿,遇到问题就不可怕,两个人内心的敞开也可能如同剥洋葱,需要一层层地打开,一层一层地彼此靠近,彼此温暖。也许这个过程真的不容易,真实的亲密会让彼此泪流满面,可是,

    双方那种内心的触动,

    那种内在自我终于能够裸露出来呼吸到新鲜空气的自由与轻松,

    那种对一个人越来越信任越来越不需要伪装的自在,

    那种心与心从小心的触碰到彼此贴近的亲密与连接,

    对我们的内在成长和自我完善来说,其价值本身就是无可估量的。

    作者简介:慕棉,吉林大学工学博士,美国催眠协会(ABH)&美国加州催眠学院(P.A.S.H)认证催眠师,国际医学最高认证中心(WMECC)认证EFT情绪释放技术治疗师,国际整体暨自然医学学会(IHNMA)认证完型治疗执行师。 现居北京,从事各类心理心灵整合治疗工作。


    真正的亲密,是“看见”彼此

    作者:慕棉

    看了《大鱼海棠》,很多感动,也很多欣赏。然而,遗憾也并非没有。那就是我又一次在国产影视作品中发现了同一个问题——我们那么渴望爱,那么浓烈地表达着爱,可是为什么,我们的爱里,总是看不见对方?

    就像椿要拯救鲲,可是没有人知道鲲究竟愿不愿意被拯救。你不能不承认,一个人不想死,生前还有未了的心愿,和他愿意以灵魂的形式被反复折腾来复活,这是两码事。无论如何让我觉得还比较欣慰的是,至少湫在做出最终决定之前,还会懂得去问问椿她想不想去人间。虽然,椿终究也没有说过她愿意,湫还是那么做了。

    看不见对方的爱情,是如何发生的?

    所以,人们为看不见的爱而痛苦,又在自己的爱中继续看不见对方,那么这种自以为是的迷茫之爱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又是如何得到人们的认可的呢?

    一、陷入“我都是为了你好”的心理暗示

    首先,带有“自以为是的爱”的人,时常也都带着明显的付出感,他们时常都又“我是为了你好”的心理。这种心理中,首先就假设了一点,我知道什么对你来说是好的,所以我可以替你做出选择。表面看起来这样的爱很伟大,也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歌颂。尤其是当这样的爱,发生在亲密关系中的时候,人们几乎会一边倒地认为这是真爱。

    可是,我们却忽略了,做出这样假设的人,并不一定了解对方是否真的需要这样的爱与牺牲,自然也不一定了解对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退一步说,即便人们自认完全了解对方的需求,也还是无法预知,在自己单方面替对方选择之后,对方会承受怎样的心理压力与负担。而在此压力前提之下,那些对方原本渴望的,是否还会继续成为他们的选择呢?

    同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的是,付出感里常常带着牺牲的色彩,付出感也常常可以带给人们一种道德制高点的清白快感。因而,付出感也常常成为绑架他人的有力武器。如果付出者再以此为说辞,那么时常就会让被动接收方百口莫辩了。

    二、被迫的爱与感激

    事实上,付出者也的确时常会下意识地造成这样的结果——等到对方了解所有原委的时候,时常已经失去了拒绝权利,也失去了选择的机会,因而,很多人在遇到那些强加给自己的“爱”之后,不但无法反驳,还不得不表现出对这份好意和爱的感激。

    而这份妥协,又时常反过来强化付出者的道德感,让他们相信自己做得是对的,也让他们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善良美好的,也是能够帮助自己实现想要的目标和结果的。结果,他们就更加沉溺于付出就是爱的幻想里,无法看见对方,也不能理解对方的痛苦了。

    这也是自以为是的爱最大的破坏力,它在造成一种爱的不对等和不平等,也在破坏亲密感破坏关系深入的可能。

    生活在自以为是的爱里的人们,有着怎样的内心?

    那么,又是什么样的人会看不见对方,只是自以为是地去爱呢?

    看不见对方的人,也看不见自己。

    一般来说,看不见对方的人,时常也是看不见自己的。他们并非有意自私地将对方至于两难的境地,也并非是不相信对方的选择和能力,有意地不尊重对方的权利,他们也常常并不是故意要裹挟对方,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他们是真的“看不见”,也不知道该如何去爱。

    对应到现实,椿的状态就好比是受过重大创伤的人们,情感隔离,只能按照对的方式小心翼翼地去爱的情况,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举个真实的例子,大学毕业,一对男女朋友一起找工作,女孩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而男生却成绩很一般。眼看毕业在即,男友却一直没能签约。这时,一个用人单位对女孩提出要求,如果你签就可以带你男友一起。女孩考虑过后决定放弃更好的工作机会,接受这个交易。

    后来,男孩知道了当初得到工作的缘由,非常痛苦,觉得自己的男性尊严和价值感都被女孩践踏了。而女孩也非常不理解,自己明明是为了对方好呀,自己才是牺牲利益的那个人,自己才是那个付出爱的人,可是,为什么结果是这样的?

    这个女孩,她从小就生活在母亲的付出感里。

    母亲只是在努力地爱她,却从来没有真正看见过她的存在本身。

    母亲总是跟她说,父母为了她可以付出一切。

    事实上,母亲生活里也总是表现得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总是想着为她积累更多财富。这些都会影响她的思维模式,认为爱就是付出,爱就意味着牺牲。

    所以,当自己爱上一个人,或者认为自己应该要好好地去爱一个人的时候,她的表达方式自然也是如此。她认为,机会面前,如果自己不肯付出不做牺牲,就是不爱对方的表现。所以她必须这么做,尽管她的心里其实真的也未必愿意。

    可是,她得到的爱就是被付出感扭曲过的,在没有觉知的时候,她也没办法逃出爱的藩篱。这就是她学习到的爱,所以,她能够给出的爱,必然也是如此了,看不见对方真实的需求,不了解对方真实的样子,而只能够以“为了对方好”来判断自己应该做什么,只能够以应该这样爱来处理关系。这也就必然会导致关系的失败了。

    真正的爱,是离不开“看见”的

    而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它也可能与前面两种情况也常常可能是相关的。父母亲从小就没有被看到过,因而他们的婚姻里,彼此也看不见对方。

    结果,自然他们也看不见自己的孩子。于是,一代又一代人就这样生活在眼盲心盲的状态里,自以为是地爱着付出着牺牲着,又把这种看不见他人的爱传递下去。这几乎成为了一种社会的畸形之爱和关系的常态。

    然而内心又是不平衡的,因为每个人终究都渴望自己被看到被认可和真正的被爱滋养,而不是只有付出和牺牲和满腹苦水的生活。

    因而人们互相歌颂着,同时,也互相怨恨着。人们内心也都充满了压抑的愤怒和叛逆的渴望,只是缺少合适的表达机会。

    所以,你想超越这自以为是的爱的魔咒吗?

    你想卸下这付出与牺牲的爱的紧箍咒吗?

    你渴望执子之手心有灵犀的爱情吗?

    你渴望年老时炉火旁取暖,依然可以十指紧扣彼此抚慰的长情吗?

    那就先从看到对方开始吧,真正的亲密,一定是建立在两个人互相真诚的“看见”彼此基础上的。

    真正的爱,也是离不开“看见”的。所以,彼此懂得,真实坦诚亲密的爱,也许不容易,需要一步一步去实现。可是,看见,尤其是看见自己,却是你在这个当下就可以下决心去做的事情。就在这个当下,就在此时此地,你可以选择看见,看见那个真实的自己。


    我们的爱能维持多久?——亲密关系中的秘密

    李中莹

    一对男女要获得美好恒久的爱情,直至共同走向婚姻,需要两个条件:

    第一个是对对方没有要求,

    第二个是两人都做到自己照顾自己的人生。

    以这两点作为基础,便可以建立1+1=2、3、4或5的爱情。

    你对“恋爱婚姻”这个问题认识多少

    首先,看看你对这个题目已经认识多少。请写下你对下列问题的答案:

    (1)什么是“爱情”?

    (2)如果你深爱着某一个人,请问“爱这个人”给你怎样对待他/她的权利?

    (3)以下的称呼中哪一个更符合你的恋爱婚姻对象:“男朋友”“女朋友”“丈夫”“妻子”?请把适合的称呼写在这里:__________,然后回答问题。

    问题:代表了什么?

    (4)为什么结婚比不结婚好?(若是在恋爱阶段,问题改为“为什么有这段恋爱比没有这段恋爱好?”)

    请用一点时间思考一下上面的四个问题,然后再继续看下去。

    爱一个人并不意味着“拥有”一个人

    “爱”只给了你为某人做一些事的动力,并没有给你控制那个人的权利。你想对某人好,或为某人做一些事,不会使你拥有那个人,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拥有”另一个人。

    “因为我爱那个人,所以对方也应该爱我。”这句话是不符合逻辑的,因为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试想一下,若有10个人对你这样说,你愿意爱他们吗?你做得到吗?

    一个人不能控制另一个人,也不能改变另一个人。每个人可以改变的只有自己,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份改变也许能诱使对方做出改变。当对方与你的看法一致,并做出一些符合你意愿的事情时,你就很容易产生对方已受到自己控制的错觉。比如,你开车行驶在路上,跟在你后面的车并不是受到你的控制而跟着你,他们只不过是碰巧也需要走这条路而已。

    因为你爱他,也许你就以为自己有权利去要求他的思想和行为必须遵从你的意愿。这个态度便是把爱当作控制别人的工具了。本来很崇高的一份感情便沦落成一条绳子——让别人受制于你的廉价工具。于是,当初期使人迷乱的激情过后,对方便想逃离这份控制——那并不是不再爱你,对方只不过是不想要那种受制的感觉而已。

    “爱一个人”并没有给你以下权利:

    (1)要求他/她也爱你;

    (2)控制他/她的思想和行为;

    (3)要求他/她照顾你的人生快乐。

    爱一个人,只给了你想为他/她做一些事的权利。就算这样,也要由他/她决定是否接受,而你不能要求更多。

    九成以上的婚恋问题就是源于以上三项错误的要求。

    有些人说,在爱情里是没有自由的。这种说法便是错误地以为爱一个人便有那三项权利。当你很喜欢做某些事,并长时间沉醉在里面,你不会想到是否失去了自由。有这种想法的人,必然是想跑却跑不了,才感叹失去了自由。明白了这一点,把注意力放在能促使对方做出改变的工作上,自己先因此而改变,然后两人的关系便能和谐。

    当一个人错误地认定对方已经让自己“拥有”了(例如:“他是属于我的”“她是我的”),他就会很自然地以为自己的地位比对方高、有权控制对方、可以向对方提出诸多要求。这份压力会使对方产生窒息感,会让对方的内心深处产生反抗的动力,每当气愤时便会有抗拒的语言和态度。一个认为自己应该有那三项权利的人,还会使对方的内心产生一种无力感,而这种无力感会使他错误地以为需要增添控制对方的力量。这样发展下去,两人的关系必将会越来越紧张。

    爱上自己内心的一张照片

    有些人老是抱怨对方怎样不好,而有些人总能在心里感受到对方好的地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呢?

    老是抱怨对方不好的人,爱的是自己内心的一张照片,而不是眼前那个真实的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听到很多“理想对象应该是怎样”的概念,这包括外貌、语言、行为、态度、对事物的反应、心态、个性、兴趣、习惯,以及对人生的期望等。积累下来,我们在心里便有了一张照片:男的心里是“白雪公主”的照片,女的心里是“白马王子”的照片。总而言之,就是要够完美。(这份完美往往是现实中没有的,就算有,也不一定会有助于建立成功快乐的家庭。例如,“我什么时候不开心,他都会马上放下手上的事,过来安慰我”,或者“她总是那么温顺地跟随着我,什么都听我的”。所有这些都只不过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然后,无论男女都凭着内心的照片到处寻找,终于找到一个很像内心照片里的样子的人,把心交给他/她,然后结婚。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一个符合自己内心照片的对象,便以为以后会有幸福的生活了。可是很快地,他/她便发现,本来看到的、对方也答应了的好处并未得到,而本来没有注意的对方的缺点却显露出来。他/她便开始抱怨对方,老是要求对方改变。在恋爱阶段,双方都会尽力地取悦对方,迎合对方的意愿,使对方更易产生错觉。

    内心的照片是不会改变的,只是时间长了颜色会褪去一些,或发黄了。可人总是在不断地改变,每分钟都会有不同,与那张照片比较,变化越来越多,差距越来越大,怨言也就越来越多。

    另外一种人,总是在心里感受对方好的地方,或者开始的时候也是抱着那张照片去找。可是当感情开始发展后,他们便把注意力从照片转移到对方的身上,他们开始注意对方那些已经拥有而自己以前没有注意、让自己感觉满意的地方,他们还会从对方身上发现一些对方拥有的、比照片更好的、对自己更有意义的东西。这样,他们把对照片的重视慢慢地转移到对方的身上。

    如果抱有这种心态,那么即使是包办的婚姻,也可以培养出恩爱的感情来;反之,就是些青梅竹马式的婚姻也会走向失败。老是抱着那张照片去找伴侣,容易与现实脱节,结果只会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每次之后越来越缺乏热情,也许会孤独地度过晚年生活,或者无力地生活在一份失望的婚姻里。

    所以,内心的照片也许可以用作开始找对象时的标准,但是,要懂得把它放下,特别是当已经遇上一个让自己满意及感觉很好的人时。这个时候,也许应该把照片放在一旁,只凭那个人本身的条件(而不是符合照片多少)冷静认真地思考一下:那些条件是否能够在漫长的岁月里和自己配合,共同创造成功快乐的人生。

    换一个角度来看内心的照片,里面的人就算是一个完美的对象,问问自己:自己够不够完美,有什么资格要求一个完美的对象?还有,完美的对象往往是“好看不好吃”的。广东有一句很贴切的话叫“相见欢,同住难”,这是很真实的描述。跟一个完美的人在一起,很快地,不是你感到配不上他/她,便是他/她对你不耐烦了。

    激情之爱的两面性

    当爱情发展到达顶点时,便是一份激情的爱,这份爱会带给人深刻而难以形容的感觉。恋爱中的双方会觉得总是有很多话要向对方诉说,尤其是在见不到所爱的人的时候,而当见面时,却又没有什么话可以说。他/她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对方,很想见到那个人,而见了面,他/她会满足于只是牵牵手,或者只看着对方,无论做什么事,他/她都不在乎。他/她在所爱的人面前会变得笨拙、不善言辞、有点痴呆、手足无措。所有这些表现,可能都与他/她平时的言行模式完全不同。

    他/她会不自觉地重复向对方说“我爱你”,他/她会千方百计地想办法为所爱的人做点事:买礼物给对方、为对方办事、总是想着哪些是对方需要而自己又能做到的事。他/她的思想会比平时更正面积极,更想把事情做好。这份激情的爱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感觉,难以形容,最接近这种感觉的句子可能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如果你正体验着这种感觉,恭喜你!你正在享受最浓烈的爱呢。活在这个世界上,能找到一个你爱的人便已经是幸福,如果对方也同样深爱着你,你便已经得到世界上最大的幸福了。你要以感恩的心态去享受这份幸福,因为只有很少人能够真正享受到这种爱与被爱的幸福。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当一个人的心中感到爱和被爱的时候,他的心脉跳动的模式是最和谐的,能够促进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各种生理机能的协调工作。所以,活在爱里的人会分外地美丽、动人。

    就像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一般,老天把它们制造出来,总是有两个方向的选择。一个方向是,激情的爱能够推动一个人去做出很多好事,使世界变得更好,同时自己也能拥有更成功快乐的人生。而在另一个方向,这样的爱也能够使人消沉、沦落、伤害别人、造成悲剧,甚至会祸国殃民,尤其是当一份激情的爱加上不成熟的性格时。

    激情的爱虽然难得,但是会使人劳累。沉浸在这种爱之中的人,工作效率降低,考虑事情时会欠缺周详,甚至会对该做的事失去兴趣。激情的爱如此难得可贵,本来就应该放下所有的事去专心地享受它。成熟的人懂得做出调整去配合它,但是年轻人则会因为有这份爱而在人生其他方面倒退。

    不成熟的人带着这份激情,会不顾自己的承受能力而不断地花钱买礼物给对方,使自己陷入困境,同时荒废学业、事业。而成熟的人则会让这份爱去推动自己把学业、事业做得更好,使自己更有资格去接受与享受这份爱。

    一个不成熟而在婚恋对象里面找寻父母影子的人,会因为这份爱而向对方过多索求、不断抱怨。带着传统错误信念的人(我爱他/她,所以他/她应该爱我,应该让我控制他/她,应该照顾我的成功快乐等),会使两人之间产生紧张和冲突,从而慢慢地扭曲这份爱的意义。

    人们都说,爱是盲目的,也许就是因为每当爱来临的时候,感性成分总要比理性成分占上风,因此,爱几乎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没有什么理由可分析的。人们通常是先有了爱的感觉,而后才注意到那些理由。举例说:“因为她漂亮,所以我喜欢她”,事实却是:“因为我喜欢她,所以我注意到她的漂亮”。

    爱可以不讲道理,但是要三赢(我好、你好、大家好)地活在世界上,则必须考虑到一些社会规则。所以,就算有这份激情的爱,一个成熟的人还是可以约束自己。他/她能够默默地爱一个人而完全不干扰这个人的生活,只在环境允许时为这个人做点事。用这种方式,成熟的人就能够满足自己对这个人的爱。

    爱并非快乐生活的保证

    爱、性、共同生活是各自独立的三件事,不要以为它们自然地是“三位一体”:有了其中一样,另外两样自然就会美好。也不应觉得没有了其中一样,另外的两样便不能存在。用这两种态度处理两个人的关系,只会使两人更看不清楚事情怎样才能有更好的改变,他们怎样做才会有更好的结果。

    社会的标准和人们的愿望是希望这三件事绑在一起。我当然也赞成人们努力追求三方面的满意,因为这样才是人生最美好的境界。可是,今天的社会里太多的人只想着标准答案或理想远景,而否定每天的现实生活;老是惦记着天堂该怎样,而忘却了自己生活在人间,这样的人不会有快乐的日子。所以,如何改变现状才是务实的态度。

    爱往往使两人同住在一所房子里,但是,能否愉快地一起生活,几乎与他俩之间有没有爱没有必然的关系。也许,只有曾经有过这种体验的人,才能体会到深爱着一个人,但不能愉快地生活在一起的痛苦是多么刻骨铭心。光凭大量的爱,并不能保证生活在一起可以有多少乐趣。快乐地生活在一起需要一份“爱”以外的心态,再加上一定的技巧。欠缺了这两点,爱只会驱使一个人去忍受和原谅对方在共同生活里造成的痛苦和伤害。越多的爱便导致越多的忍受,承受越多的痛苦和伤害。更可怜的是,如果对方也有一份很深的爱,会因为看到另一方的痛苦亦感到痛苦、内疚、无力。这样的“互馈机制”会把两个人推向深渊。“互馈机制”在心理治疗上称为“互相依赖”(co-dependence),三十多年前香港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曲有两句歌词,“要共对亦难,分也不可”,正是对这种痛苦的描写。美国西部牛仔歌曲中也有一首:“Not Strong Enough to Leave You,and too Weak to Let Go.”

    2001年我在德国学习“系统排列”时,一位大师说他对系统排列的看法是:没有了性,两人的感情关系也就完了。当时我立刻站起来表示不同意,因为我知道国内有很多个案都显示出,即使没有了性,感情关系仍然可以维持得很好。因为伤病而失去性能力的情况自不必说,国内很多恋人和夫妻因工作而分居两地,一年里没有多少天可以见面的情况,也是很好的证明。同时数位来自日本的学员也赞同我的看法。

    如果两个人有充分的爱,并且性生活满意,只是一起生活却产生很多冲突,原因就是两人的性格使他们不愿对自己的信念系统做出改变(而只希望对方改变)。参加NLP的课程可能会帮助这样的夫妻关系有所突破,当然这需要两人有自愿的、投入的学习态度,如此才能产生效果。三方面同时很满意是最美满的婚姻,这需要把“给予对方所需要的”看得比“得到自己所需的”更重,并且两人同时抱有这个态度。除此以外,两人还需不断地摸索、研究、讨论和做出修正,如此才有机会获得美满的婚姻。

    来源:《李中莹亲密关系全面技巧》


    谁才是你的终极灵魂伴侣?

    1976年,行为艺术家Abramovic在阿姆斯特丹遇到了她的灵魂伴侣Ulay,12年后两人感情走到尽头。2010年,Abramovic在静坐716小时岿然不动,接受1500个陌生人与之对视。

    唯有一人的出现,让雕塑般的她颤抖流泪了起来,那就是Ulay——假若他日相逢,我将何以贺你?以沉默,以眼泪。

    我们相遇,因为同频率

    灵魂伴侣跟随着我们的成长需要和演化层次而适当地出现。

    细心地观察我们周遭出现的人事物,同样的频率才能互相吸引,这无关年龄美丑好坏。

    有些人我们会去尊敬欣赏他,可是就是不会亲近他,因为彼此频率不同。有些人明明知道不需要去接触,却偏偏被吸引,因为处在相同的频率层面。高频率的震动会影响改变低频率,就像火热的阳光能够晒干一滩水,一杯水可以灭熄蜡烛的小火。

    信赖吸引至善的灵魂伴侣

    在人世间,灵魂伴侣最重要的基础是互相信赖,先藉由相信自己,进而找到灵魂伴侣的。

    所有真善美的实相,皆是由信赖创造而出。信赖自己,便会信赖自己的选择,自然吸引到也是信赖自己选择的灵魂伴侣。彼此都信赖自己的选择,自然没有疑惑。

    不过对有的人来说,这个过程是反过来进行的,先相信灵魂伴侣,再提升自己。我们对一个人信赖,不管对方作了什么或让自己产生顺逆的心情,我们总是为对方找到善解的理由,总是相信对方所做所为是有更高意义,这种让我们产生从根本心灵信赖的对象,是最至善的灵魂伴侣,一种传承的意识之光,一种日月太极的显现,宇宙核心相连的震撼。

    善解,是灵魂伴侣最大的特质

    不管在任何状况下,我们的灵魂伴侣对我们所有一切言行举止,都是善解的信念。我们有多少喜悦和信赖,便呼应出同等的频率对象。

    当我们以自己为中心散发至善的念头,也才能成就至善的相对通道。随着我们的演化阶段的期间长短,若对方无法同步成长,会善解分开,各自前进。所以,可以选择设定一个心智年龄同步成长的灵魂伴侣。

    真正的灵魂伴侣是自己

    灵魂伴侣是自己的内在。外在的灵魂伴侣,是依据自己内在需求所投射出来的物质界形象,经由意念频率吸引来的外在人物。

    他与自己当下需求的内在相似,却不是真正的需要。我们仅是借着外在灵魂伴侣的一言一行,观照自己的本来面貌。

    所以,没有一个灵魂伴侣是固定而能终生满足你的需要,因为我们的心在变动,对方也在变动,所有一切都是变动的进行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他人再亲再了解,还是有距离。

    灵魂伴侣再多完美,他还是他,不是我自己。灵魂伴侣是养分,但无法填满我们的缺乏。我们的缺乏只有自己可以填满。

    灵魂伴侣并不一定跟我们终生不离

    他的特质在于彼此心灵上的信赖和善解,好聚也好散,互相祝福。但心灵永远在一起。

    善解的灵魂伴侣出现,珍惜祝福;善解的灵魂伴侣离开,也是珍惜祝福。


    给灵魂伴侣的一封信

    作者 | 廖阅鹏

    亲爱的灵魂伴侣:

    以前,我总以为“你”是一位温柔、美丽、多情、聪慧的女人,但是我错了。

    炽烈的燃烧,需要清醒意识来观照。

    传说中,灵魂被创造出来时,是成双成对的,历经百千世的轮回,彼此之间存在着永恒不渝的亲密感。

    当我们失落在人间,尚未找到生命中的灵魂伴侣时,内心永远有一座孤独的黑洞填补不平,人生的其它痛苦与之相比都微不足道。

    一旦灵魂伴侣在茫茫人海里重逢时,就在双眼对视的瞬间,真爱的电流窜遍全身每一条神经纤维,每一颗细胞都会忍不住欢呼歌唱。

    我们会在认识不到一天之内,对他倾诉一切内心的秘密。许多说尽千言万语别人也不会明白的心事,只要一个眼神,他就懂了。

    爱的喜悦火焰像超新星,在瞬间剧烈爆炸,迅速登上狂喜颠峰,向黑暗的宇宙辐射高热强光!我们会觉得身心快美难言,眼前的人完美无瑕,万事万物都发出神奇的光彩!

    然而,这么炽烈的燃烧,如果没有清醒意识来观照,却也很快黯淡冷却下来。

    如果双方的人格不够成熟,心灵还有很多缺口,爱的热力会消逝得更快。

    大部分的时候,我们耽溺于爱情,占有与控制的欲望取代了起初单纯的真爱,无尽的斗争与痛苦相续不断。开始于甜美梦幻,却结束于苦涩心碎。

    由灿烂的顶峰重回平淡的现实,甚或跌落悲痛的谷底,往往更令人难忍本来的生活。

    爱情层面的灵魂伴侣只是入门境界而已。

    传说是浪漫的,也是狭隘的。灵魂伴侣岂止是谈情说爱的好对手呢?

    唯有经由爱情的激发,意识向上提升,看见了更高的生命本质,这样的情侣才称得上是灵魂伴侣。其或不然,爱情反而会使我们忽略了更高层次的“大爱”。

    这种局限在“爱情层面的灵魂伴侣”只是入门境界而已。当灵魂披上肉体这件“地球衣”之后,活在物质世界的时间总是短暂的,灵魂追求绝对的真、善、美却是永恒不变的。

    透过静坐瞑想、催眠回溯,我发现,人的确不断轮回,在每一辈子变换不同的角色,于是我得知,所有世俗的关系:诸如夫妻、亲子、情侣、师生、朋友、仇敌……全都是为了某一种学习课程而披上的戏服。

    灵魂关系是最符合宇宙真相的关系。

    活在世上的人们往往被世俗关系牢牢制约,大家被教育成:因为你是我的这个那个,所以你就应该这样那样。啊!这就是人们的痛苦来源。

    我将灵魂伴侣之间的神秘联系命名为“灵魂关系”。灵魂关系超乎一切关系之上,是人与人之间最深刻、最符合宇宙真相的关系。

    事实上,虽然众生浑浑噩噩,终日缠缚于恩恩怨怨的人际关系里,但人与人之间仍然是灵魂关系,只是不知不觉而已,要等到死后回复灵魂状况他才会重新明白。

    人能不能在有生之年就明白这个真理呢?越早明白,就越早品尝生命的甜美。

    想想这些不可不想的事:

    这一生只是永恒生命的一小部分。

    世俗的关系会随着不同的轮回转世而改变。

    人与人之间是永恒的学习伙伴。

    在至深之处,所有的灵魂合而为一。

    发生在彼此身上的事情,或悲欢或离合,都是最美好的。

    天下之人皆是灵魂伴侣。

    灵魂伴侣就是创造因缘,互相推动身心进化过程的伙伴。

    尚未明白这层关系的人,他们“不知而行”,无意识地执行这份奇妙的任务。有些灵魂伴侣以正面的爱与关怀帮助我们,有些则以恨与迫害从相反的方向帮助我们朝向相同的目标前进。

    一对彻底明白彼此属于灵魂关系的人,他们之间有一种微妙的爱,那是绝对的爱,无论彼此的世俗关系是什么,总是无条件支持对方,支持到底!

    他们之间绝对真诚、 坦白,没有不可说的话,没有不可让对方知道的事情。不管在世俗层面发生了任何事情,都只会让他们更迈向“灵魂的永恒合一”。

    灵魂伴侣之间,爱与被爱,都是没有任何条件也没有义务的。这是一件很美的事,凡是与宇宙真相契合的都必然美得令人心醉。

    领悟“天下之人皆是灵魂伴侣”,就迈入进阶境界了。

    一切众生都是灵魂伴侣。

    但我们不以此为足,还要再向更高的巅峰出发。

    不只是表面上不相干的人,即使人类以外的生命,在灵魂的根底都与我们有着密不可分的灵魂关系。我想要邀请你从更高的观点来看,你将会看见:“一切众生都是灵魂伴侣”。

    你我是灵魂大海中的一滴水,无端涌起的泡沫使我们以为彼此是孤立的个体。直到无知的泡沫破裂,我们才会发现你我是永恒的灵魂伴侣。

    从前,我被爱情冲昏了头,于是将“妳”──我的情人──当作唯一的灵魂伴侣。

    现在我醒来了,我知道,你化身千万亿,无论我行到那里,你都在我身边。

    我不再寻觅“妳”的芳踪,因为你无处不在。

    昨天我在客厅看书时,看见你是一只可爱的小白粉蝶,栖息在阳台的含笑花上。

    晚上我散步公园里,看见你是一株株尤加利树、菩提树、木棉树,甚至你还调皮地伪装成狗肝草、咸丰草来与我玩捉迷藏。

    今天我来到办公室,看见你是我的同事,在我身前身后打计算机、印报表、联络电话。

    中午我出外用餐,看见你化身卖面的妇人,煮出香浓的原汁牛肉面。傍晚回家时,我看见你摇身一变,身着笔挺的警察制服,威风凛凛地指挥大马路上所有来往的车辆。夜里我抬头望天,依然看见你向我眨着眼睛,星光正璨烂啊!

    曾经一次,你竟然戴上“仇人”的面具!你狠心冷血出卖我,使我陷入困境。当年我在寺庙里被你骗了,我虔诚诵念你的名号,错以为你住在遥远的极乐世界。

    在我读大学时,那些教我基督教神学的人也被你欺瞒了,他们想象你坐在云端的宝座上,用天火焚烧不义之人,让人子被钉死在骷髅地的十字架上。

    其实,你是这么贴近我,从来没有一刻远离我。

    拜佛、念佛、祈祷、哀告的人找不到你,唯有不寻觅你的人你反而随侍在侧。

    哎!灵魂伴侣何曾在远方呢?

    我不再寻觅“妳”的芳踪,因为你无处不在。

    珍惜灵魂伴侣,就从身边的人开始

    洞悉灵魂伴侣的本质以后,许多事情的深刻意义就显现了。

    天上的神与地下的虫,彼此是亲密的兄弟。

    不再仇视我们的敌人,因为敌人也是我们的灵魂伴侣,只是以激烈的手段教导我们学习爱的真谛。

    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亿亿兆兆悠游在大自然的灵魂伴侣。

    珍惜灵魂伴侣,就从身边的人开始。

    说了这么多,也许“现在的你”只觉得荒唐莫名吧!

    当我写这些给你时,我不预期你立刻接受这些理念。

    灵魂成长的道路是漫长的,让事情自然发生吧!毋需勉强。

    但是,总有一天,不必我说服你,你也会自己发现这些都是真的。

    诚挚的祝福你,这一天早些到来。

    ——你的灵魂伴侣敬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亲密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zl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