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六祖坛经(决疑品)3-1

六祖坛经(决疑品)3-1

作者: 舞言 | 来源:发表于2017-10-19 09:28 被阅读0次

    第三讲  《决疑品》

    所谓决疑,就是对我们心中生起的疑问进行解答。在修学路上,常常会遇到各种矛盾。比如,在家可以孝养父母,出家可以专心道业,到底是在家还是出家呢?又或者,到底是用心地功夫好,还是持戒念佛、做做善事好?佛经中,有时要求我们弃恶从善,行善积德,有时又告诫我们不思善不思恶,不是很矛盾吗?修行究竟要从哪里下手?

    我开始学法的最大疑问,就是每部经的最后,佛陀常常赞叹此经功德最为殊胜,至高无上。《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第一;《阿弥陀经》说西方极乐世界种种庄严,真实不虚,也是第一。到底哪个是真正的第一?这个问题在我心中存疑很久。后来师父对我说:“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病。有没有功德,就看对此病是否有效。所谓的第一,只是针对某种病达到的治疗效果而言。”

    《金刚经》让我们破除一切执着,因为真心无相,不可执着,要消除善恶对立,消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才能契入。从破执和破人我来说,是为第一。《阿弥陀经》说极乐世界种种庄严,是空性所生的无量妙用。从启发妙用来说,也是第一。就像对肝病患者来说,治疗肝病的药第一重要;对肺病患者来说,治疗肺病的药第一重要。这两个第一是完全不矛盾的。

    佛教有五乘正法。人天二乘是世间善法,也是修学佛法的基础。这个基础包括两部分:一是具足福德资粮,生活无忧,身体健康,人际关系和谐,周围环境不会构成障碍;二是善于调整情绪,不会无事生非,自寻烦恼。有些人生活环境很好,却总是莫名奇妙地苦恼,有事也烦,没事也烦,就是定力不够。如果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就不会无事找事了。有了这两个基础,就可以进一步修学出世间的解脱道。站在解脱道的角度看,修习世间福德和管理情绪也是着相,还要继续打破。就像上楼,必须借助楼梯才能上去。但等你到了二楼,就不必再带着这个楼梯了。

    无论是五乘教法,还是一佛乘,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听闻佛法,有些觉得很高深,理解不了;也有些一听就很相应,觉得是这么回事。从修学的实际需求来说,现在听懂的这个最有用。等修了一段时间以后,定力和智慧逐渐提高,你的眼光会越来越远,生命境界和心路历程也会越来越宽阔,以前听不懂的也能豁然开朗了。在修学路上,法相当于导游图。你要观察生命中的各种风景,学会用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角度去看待,而不要执着于某个点,某个阶段。

    在《决疑品》中,六祖针对我们修学中感到矛盾的地方,从更究竟、更深刻的角度加以引导,让我们不再执着一楼二楼,而是把眼光放到三楼甚至四楼。这正是《坛经》直指见性的风格——如果你直接看到心性,那么人天善法乃至成佛作祖都不在话下。如果抓不住这个根本,即使天天在那里行善积德,就算人天乘都圆满了,终究是要堕落的。因为靠毅力去坚持的善法,不是究竟的善法。(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祖坛经(决疑品)3-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zy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