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门柳》这套三册的关于明末清初士子与秦淮名妓的悲歌的书在预期阅读完成。其实原本是准备读《柳如是别传》的,而且也读了十多页,因为我买的繁体竖排版本,也是第一次阅读陈寅恪先生的书,需要再慢慢慢慢读。
《白门柳》相对来说更好读,相以地来说更好理解一些,所以这个月的阅读任务就调换了一下。
这样其实是最好的,因为我当初读了十几页后,有些地方不还搞不清楚,云里雾里,绕来绕去,还有一些挫败感。这让我想到了两个问题:
1、遇到问题,换个角度去做
是的,我们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或是在阅读中,都会遇到一些难题和问题。在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要老是只用一个角度去想问题。
这个时候,我们要换个角度去想,去做。就如我自己在阅读中遇到问题一样,在读《柳如是别传》时,遇到一些问题,这个时候,我没有一根筋地往下读,也不直观地去想这个问题,而是换了一种方法去读,也就是先放一放,不让它老是困扰我,打乱自己的阅读计划。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前后都行不通时,我们可以往旁边想,这就是打破了原有固定思维。
是的,前后的路都行不通,当然还有第三条路,这也是一条活路和方法。为什么总是要抱着一种思维去想呢?人是活的,思路也是活的,换个角度不主就对了吗?
2、从易到难
我们在阅读时,不要好高骛远,同样地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前行。不要想一步登天。难度系数大的,可以放在后面阅读。
就像我这次一样,相对来说,陈寅恪先生的书难度要稍微大一些,那我们换一下,先读好理解的,也更容易上手的书。
比如,一个从来没有阅读的人,文化底蕴也不够的情况下,就不要直接读《易经》、《道德经》或《尤利西斯》这些难度系数高的书。
先读故事性强,也容易读的书,比如从名人传记读起,这样读下去更容易有成就感。如果一开始就读难度系数大的书,很容易有挫败感,也更容易放弃。
做事也一样,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无论是学习一项新技能 ,还是实现个人目标,都从最基础的做起,逐步深入。
比如,从来没有写作人,如果一上来就让他写5000字的文章,肯定是很难的。假如让他每天写50字,这个是不是很容易办到?
这些从易到难的事,是不是和阅读有相似之处?只要我们降低了难度,也就更能实现。
3、结语
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难度,但,我们还是不要放弃,暂且先放一放,去做容易完成的,这不是避重就轻的表现,而是一种智慧之道。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慢慢积累,稳步前行更重要。无论是攀登高峰也好,还是需要跨越生活难关,只要保持耐心,脚踏实地,从易到难,一定会到达自己心中理想的彼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