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急晴缓,那便是家乡谷底小河的残影。归于上游蓄水,截断这条通往金沙江的河水。不在是那么盘岩交错,生生不息。我便是看向此处,河水枯竭后河床干燥。不见儿时记忆中的模样,也截断了我最后的期许。心灵变得困乏,悻悻离开。又忍不住回头看,只是小河不在娇羞。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59918/36205e3009ee7a34.jpeg)
我踏足远方的家,却是忘记现在的家。小学时就作为一个住宿生,常常走过三四里地的小长征到达学校,一周两次的来来回回,走的那般刻骨铭心。
此时不禁再次踏上,奈何路已残破,公路倒是比以前热闹。那条穿梭于大山间的曲径,从前周围总是充满绿色包裹。显然现在被人们遗忘,杂草横生仅仅只有少数牧羊人走在上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59918/34ed15871fba8ef7.jpeg)
要是以前赶脚的人一般只有两个休息地,一个在山顶的采石场。一个在接壤公路的小村落,每当踏足其中一个早已汗流浃背。到达小村讨口甘甜的山泉变得格外重要,出村以后便是主道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59918/e9cef5d8ebff0ced.jpeg)
渐渐的镶嵌在山头的小型乡市漏出本来面目,这是一个被唤做赶街的仪式一周一次。街道很简单,几家摆地摊的小商贩。吆喝叫卖着,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我走在这条街道,茶米油盐酱醋老百姓的日子就是那么简单。即使现在依旧,我转身看到一个四十岁老人压价,这些琐碎事跟以前一样。我是一个流浪的人,走到哪里都可以唤做“家”。唯独家乡,是永远的家乡。
小瓦土胚房,那是小时候的记忆。那时候的人们很享受快乐,回顾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青砖琉璃瓦。虽说比不上城市繁华,日子确是滋润许多。唯独跟风的是灯琅夜火,好不热闹。这也是值得悲哀的事物,我想起昨晚,一群群人堆满赌桌。烟火缭绕,压的气氛肃然。偶尔有些叫牌的“闷三十,压一百”,赌桌上的人是那么兴奋,我却困了。
这条小街相对于几年前,多了很多东西。山铺成型,老牌摆摊人的摊位变大。也不显得多么挤兑周围。有了时尚范,年轻人奔走大城市使得这里显得老龄化。放眼看,多数是半甲老人。我在其中显得鹤立鸡群,茫然若失。碰巧看到昨晚大大出手的赌徒,也许是输了钱现在为几块钱的东西讲价。和他打声招呼我便回到到人群,周围变得那么陌生。
大概是下午三点左右,烈阳高照我走到街头。准备徒步走那坎坷山道,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现在交通发达,即使在农村也有不少人拥有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找熟人,或者拉客人就可以少走几里路。当然相对于以前,现在上学的孩子不用走山道。必须父母亲自接送,时代变了人们富裕了。还记得以前走山路,下了场大雨封了山路,我们被迫绕道早上八点半足足走到下午一点。滴水未进,在山里寻找积水,只要看见清澈见底的积水,立刻摘片叶子打起水喝。看着手里的矿泉水,走在路上。周围寂静,我更困了。只想想躺在路上,闻闻泥土的芬芳。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59918/5f8bf573b4a6d278.jpeg)
回到家,吃了饭。出去溜达,去找朋友们玩乐。路上我经过赌徒们常在的屋子,瞟了一眼,昨日的赌徒整整齐齐围绕赌桌,其中最显眼的莫过于白日里口若悬河讲价的人了。此时我在思考,收购生活用品倒是节俭,赌桌上为什么大手大脚了?没有停留多余时间走向山腰,那里有从前的乡情是我踏入书籍的基点,作为村委会唯一的学前教育小学显得那么珍惜。记忆里一穿插,那老式砖块上布满尘埃那是岁月的味道。仿佛年半百老人,摇摇欲坠。现在墙壁上充满艺术的味道,校园也变得秀气,有球场,体育室,乒乓球台等。我和朋友们打球到太阳下山,才纷纷踏上回家路。路过小屋又看一眼,场景不变。赌徒们围绕赌桌满脸通红,没有丝毫疲倦。哎!我倒是困了,只想回到家里做足宅样。
冬日里干燥,从河道旁吹过河风。索性是河中枯寂,圈在上游的水只待春风化雨潺潺而流。夜里风却紧了许多,呼啸而过。从只有少数果树的后山坡上来的风是那么狰狞,它要撕碎村落。而我确是困了,困的深了,困的乏了。但愿梦里回到曾经的记忆,那是淳朴善良的脸庞。
(这篇我删减整改许多,由于我积累太少不太擅长记叙,各位笔友实在抱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