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为什么会怕武则天?
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前为儿子作了长远安排,他安排长孙无忌、褚遂良、李世勣为文武辅政大臣,这三人也确是能臣良将、经验丰富、能力突出、忠心耿耿,长孙无忌还是李治的舅舅。李世民还煞费苦心地把当时第一名将李世勣贬职,只为了在自己去世后,让李治将其召回重用,让李世勣死心塌地为李治尽忠尽责。
但事情的发展慢慢偏离了轨道,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辅政大臣想要架空皇帝,而李治表面对他们言听计从,实则在想方设法要摆脱控制,收回皇权,的的确确地睥视天下,九五之尊。
于是,唐高宗从改立皇后一事做起,改立皇后成了与先帝老臣、关陇贵族之间的博弈。此时的李治是势单力薄的,但政治触觉敏锐的武后已经察觉了这一点,她极力拉拢非关陇集团的礼部尚书许敬宗、御义大夫崔义玄、中丞袁公瑜、中书舍人李义府等人,同时李治也获得了辅政大臣之一李世勣的支持。
在废后的谋划中,武氏表现出了杰出的政治才能,高宗与武后的关系更加亲密,高宗对武后更加依赖。后来也就有了“二圣”的名号。
第三,武后在宫中广布眼线,在朝中拉拢大臣,不断培植自己的亲信。
武后在没有立为皇后前,对宫女、太监极尽笼络,让其为她收集各宫信息情报。据记载,“后所薄,必款结之,得赐予,尽以分遗。”她将自己得到的赏赐,全部分赠给宫女、太监,而宫女、太监成了她的眼线、情报员,尽心为她服务。武后王皇后和萧淑妃打入冷宫后,李治曾去探望过二人,并对她们心存怜悯。可李治不知道,他刚到冷宫,武则天就知道了。
在朝中,她扶持许敬宗、御义大夫崔义玄、中丞袁公瑜、中书舍人李义府等大臣,让他们忠于自己,为自己办事,武后的羽翼渐丰,势力越来越大。李治感到不安。
第四,高宗有恋母情绪,对武后又爱又怕,有点“妻管炎”。
李治越来越不安,便让上官仪来为自己起草废后诏书。上官仪还没写完,武则天就跑来质问李治,这是要做什么。武则天为什么会知道李治和上官仪的的私事,就是因为广布宫中的情报员,因为宫中“左右奔告于后”。
也就是说,一旦后宫出现了不利于武则天的事情,许多宫女都到处狂奔来将事情告诉武则天。如此看来,李治在武则天身边根本毫无秘密可言。
李治让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一事泄露后,武后哭泣自己的不易,表示自己付出了太多,“仁懦”的李治立马服软了,他将这个锅摔给上官仪,非常不仗义地将责任全部推给了上官仪,这也导致了上官仪全家被杀,女眷没入宫中为奴。
第五,李治得了”风疾“后,沉迷女色,无心政事。
后来,李治得了”风疾“,时常头晕头痛,除了重大事情,他将政事交给武后,认为武后不会害他,是值得依赖的。在武后处理政事时,李治与魏国夫人、韩国夫人等打得火热,沉迷于温柔乡中而不自拨。由于身体原因,李治慢慢疏于朝政,他真的是有心无力了。
李治性格软弱,他是大唐皇帝,有着无上的权力,怎么可能随意让武则天摆布,说到底,可能还是因为对武后心存爱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