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会诊一个24周的孩子,目测体重500到600克,相比于正常孩子的37到42周以及2500到4000克,实在提前太多,也小了太多。
孩子的父母最初都想争取一下,否则产科医生也不会叫会诊。只是在听了可能出现的不良预后之后,打电话与其他家属进行短暂的沟通,最终还是痛苦地选择了放弃。
我并没有积极地对他们进行劝说,只是按照流程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尽管内心有那么一丝丝的冲动想要让他们坚持。可是事实上对于仅有24周的超早早产儿,我并没有一定会能够抢救成功的信心,何况孩子在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也不容轻视,说不定还会成为一个家庭不能承受的重量。
虽然随着时代发展,早产儿存活率提高,但是神经发育不良预后发生率仍然较高。有研究表明,在校正了性别、社会经济条件和小于胎龄儿因素后,胎龄<34周的早产儿,胎龄每减少1周,学龄期的智商就降低2.34分。
根据国际标准智商测试评分标准《斯坦福-比奈量表》
140以上者接近极高才能(天才)
>120~140者为很高才能
>110~120为高才能
>90~110为正常才能
>80~90为次正常才能
>70~80为临界正常才能
>60~70为轻度智力孱弱
>50~60为深度智力孱弱
>25~60为亚白痴
>25以下者为白痴
2011年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所的一项统计显示,胎龄22~24周早产儿无神经发育损害的存活率为20%。这是一组十分可喜的数据,尽管远在大洋彼岸!
而目前在我们国家,具体到我们医院,这样的成绩仍然是高山仰止的存在。
和医疗的条件有关,
和医生的技术有关,
和国家的经济有关,
和家属的观念有关……
我想,如果下一次还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会尽力劝说家属,不为别的,只希望可以给新生命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