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是一个没文化的土豪,想将自己的婚庆公司在南极拓展活动,标新立异,大捞一笔。包了架飞机,雇了几个南极科考人员一起去实地勘察。女主则是一名南极科考人员,高空物理学家,藏不住的知识分子的自恃清高,一边瞧不起土豪,一边拿了土豪的钱替人办事。两人在一同飞往南极的途中,遇到风暴,飞机坠毁,只有男女主幸存,但女主腿断了。
经历千辛万险两人找到了一座废弃的补给小木屋,过期的食物和残存的燃料够他们存活75天。女主悲观绝望,男主乐观坚强,男主鼓励说服了女主一起在有限时间内找到援助,于是断腿女主躺在床上利用自己的知识,指挥男主每日外出探险,寻找科考站。
男主的每次外出都是灾难片,历经各种惨绝的意外,身与心都饱受摧残,几欲放弃。但不知不觉,从一开始偷偷给自己多分一点食物到平分食物再到给女主多一点食物,这个自私的土豪慢慢变了,他发现支撑他的不再是找到科考站这个遥远的目标,而是在小木屋躺着等他回来的她。
打开门,走进大风雪,危机四伏,活着回来都是一种奢望,每一天,如意守在木屋,广博的知识让她活得比一般人更清醒也更痛苦,她总能预测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富春的每一次离去,在她看来都近似诀别,她太了解南极的残酷与凶险,也因此她在很早的时候就选择割腕,她比富春更早地感觉到走不动了,累了,想要解脱。

富春在与自然的搏斗中不断受伤,而她则在等待中不停地消耗着自己,她的职业让她的性格中有了更多的安静,严肃与被动。她割腕后富春赶回来,她说了一句,我自己解决不了,只这一句,便将她清醒而被动的个性体现的淋漓尽致,开始流鼻血以后,她说自己的归宿就是南极,而富春这个鲜活,有韧劲的生命是不属于这里的,说得很有道理。
富春的性格特点是敢闯,他不懂南极,却懂得尝试,无论如何,每天都要打开门,走出去,宁愿死在路上,但他也很清楚如意非常依赖他,所以每一次的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他一定要回去的决心。每一次失败,小屋里的气氛无疑都是凝重绝望的,当两人都心灰意冷的时候,富春总是更先燃起希望的那一个。
如意对富春的爱,体现在于她对他的依赖,但同时又不愿意拖累他,她知道自己走不动了,因此拒绝富春的求婚,只希望他活着。而富春对如意的爱,体现在他的每一次毅然决然地冒着生命危险走出门外,他想带着如意走出绝境,去生活,去看电影,去吃烛光晚餐,也体现在即使南极服被炉火烧了个洞,他宁愿裹着毯子出门,也将厚实的皮草留给如意。

因为,只要有爱,绝境亦会是归处。南极的故事不止在南极发生。南极是凶险,生活是不易,但爱是唯一答案。
人性的善与美。于电影中对于爱情的描写,更刺激我的是吴富春和荆如意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人的崩溃与绝望以及向死而生向生而死的求生欲。说实话,我在吴富春去寻找科考站的过程中遇到的雪崩,冰裂,日光折射视力下降,掉冰缝每次心脏都喘不上来气,也许是因为我把自己融入进了电影里,感受主角的绝望与无助,但是在每次主角靠着自己的强大的毅力走出来的时候仿佛自己也被注入了力量。在大自然面前,我们太过于渺小无能,但是一旦人的潜能被激发,可能我们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我们会经历无尽的白昼和无尽的黑夜,但是终会迎来极光的到来!
在现今大谈人性之恶的主流社会价值观背景下,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越来越理所当然的大环境中,这样一部不能否认有些许夸大人性之美的电影,却着实让我感动了。
人的自私利己,人性中经不住考验的恶真的是那么与生俱来的不堪吗?不是。而是在渐渐迷失的虚拟的网络和浮躁的社会中,急不可耐地撕扯掉自己身上的善良和单纯,去追寻那些光鲜,去迎合那些不堪。也许自私一点坏一点,或者承认自己坏一点,才能保护自己不被嘲笑,宁愿被人说“无情的利己者”,不愿被说“看那个善良的傻子”
《 南极之恋》 这部电影很暖,因为诠释了相濡以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