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笔《网络素养》心得六

随笔《网络素养》心得六

作者: 7430a350ab89 | 来源:发表于2018-01-07 21:26 被阅读0次

第六章侧重于一个社会管理问题的视角,如数据监控、公共领域、混编道德和封闭政治。

有意识的使用网络能让你更聪明。
网络的使用能使大脑新区域被激活。
“但有意思的是,新的大脑机制只需一周就能形成。”加里·斯摩尔在那些网络菜鸟操练6天后再次进行测试,得出了这一结论。看来只需若干小时,大脑就会激活新的区域,从容处理网络上的海量信息。“这些结果表明网络其实是个很好的锻炼大脑的工具,甚至还可用来延缓大脑衰老。”加里·斯摩尔总结道。该研究的可贵之处在于极为罕见地采用了大脑成像技术,但就网络对大脑的影响这一课题而言,其他研究亦不在少数。

有研究表明,互联网一代从孩童时期就习惯了点击、网上冲浪和聊天,可能拥有了新的能力。

互联网并不会使我们即刻拥有“思维传感”的能力。但确实,由于成天在网络丛林里遨游、长时间注视显示屏,大脑变得更灵敏,甚至连视觉也增强了。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肖恩·格林极为偶然地发现了这个惊人的现象。2000年,还是大学生的肖恩设计了一项针对失聪人士的视觉反应测试,测试对象必须辨认出屏幕上一闪而过的图像。为了确保程序及设置上的严谨,肖恩对自己也做了测试。怪事发生了:他的辨认率竟高达100%,而按照设计,常人的水平应为50%左右。于是肖恩让一位年轻同事也进行了同样的测试,结果同样让人难以置信:他也达到了100%的辨认率。

而时常上网搜寻的人,不仅脑部活动比较旺盛,也会使用到负责控制决策及理解能力的额叶区块。另外,上网搜寻会刺激网络经验不足者学习新的技能,并且开始运用平时不常用到的脑部区块,进而加强他们的心智健康。

五大素养小结

很浓缩的概括了整本书的精华,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看这本书的做重要的小结,毕竟我觉得这书些许繁琐,但用经验案例来摆出问题或者观点,然后用各种研究者的研究来陈述问题或论证观点,同时夹杂大量的作者个人的经验故事。每章内容的探讨,都剖析得十分的深入,内容展开得十分丰富。

相关文章

  • 随笔《网络素养》心得六

    第六章侧重于一个社会管理问题的视角,如数据监控、公共领域、混编道德和封闭政治。 有意识的使用网络能让你更聪明。网络...

  • 随笔-《网络素养》心得

    看了《网络素养》后,感觉打开了网络世界的大门,许多专业名词都有十分详尽的解释,但是解释中又不生硬难懂,而是用了口语...

  • 随笔《网络素养》心得一

    注意力 作者在这本书的第一章就介绍和讨论了:“注意力”这个话题。 作者为什么开篇就介绍注意力呢?我认为,这其实实际...

  • 随笔《网络素养》心得三

    关于参与 参与的力量在于和他人分享。想想好像也并没有错,有意识的参与也包括了解他人如何从你的无偿付出中获益,并且判...

  • 随笔《网络素养》心得四

    集体智慧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兼听则明”,这些源自中国的古老哲理,在互联网时代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每一束光...

  • 随笔《网络素养》心得五

    为什么网络很重要 在我们的生活中,计算机已进入了普通的家庭,使我们更好的去应用。 第五章侧重于技术和个人视角,如社...

  • 随笔《网络素养》心得二

    善于辨别信息真伪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大染缸,黑的白的什么都有,不管是书本上的还是网络上的,信息都要靠自己去鉴别,对于...

  • 心得随笔-网络素养学习

    总的想法 这个学期学习了网络与新媒体协作课程。学习到了诸如搜索引擎的高级指令,语言标签,维基百科,等使用网络查询时...

  • D曾嘉悦171013003

    《网络素养》随笔3 《网络素养》这本书我的总体感觉是,作者提出的“网络素养(net smart)”这个概念很有意...

  • 《网络素养》心得

    数字文化变革 随着如今数字文化地不断发展,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数字文化的能否更好地发展,关键在于我们能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网络素养》心得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im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