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健康管理,我们到底缺什么?

健康管理,我们到底缺什么?

作者: 245255b12143 | 来源:发表于2018-12-31 20:44 被阅读142次

2016年,一纸《“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点燃了中国的健康管理,觉醒的国民健康意识催生了众多商业形态。业内也将2016定为了“健康元年”

2017年,头部企业获得大额融资,科技巨头、地产、保险等实力雄厚者跨界分食,迎来资金流的健康管理企业在经过一年之后,却仍面临定位不清、商业模式不成熟、野蛮生长的现状。

2018年,健康管理没有如前两年一般迎来各大重磅的政策。随着人群健康意识的提高,企业开始尝试直接为人群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健身产业仍然火热,预防医学的意识也进一步普及。

健康管理这片儿市场,以创新商业模式为主题的切入点,多数仍在早期阶段,盈利模式仍在探索。作为一个“舶来品”,像一切舶来品都需要本土化过程一样,健康管理在中国的实践走出了与美国截然不同的道路,

2018年对于健康管理来说是相对沉寂的一年,大多数企业都在扩展自身业务线,探索变现模式。在下一个三年,健康管理将走出什么样的道路?

【市场教育之后,健康管理需要“把生意做起来”】

IBM在2017年发布的一份关于人口健康管理的报告曾指出,其调研结果显示,到本个十年末,人口健康管理将成为美国医疗保健服务交付和管理领域中最为普遍接受的方法。

对于支付者和医疗服务提供者来说,人口健康管理的重要性都是有增无减,因为新支付模式的应用,促使医疗保健结果和价值的重要性超越了数量。即使当前 PHM 正处于发展和成熟阶段,它却已经开始发生转变 :注重疾病前期患者,从而帮助他们在更长的时间内保持健康状态,同时探索更有效的方式来管理慢性病。

中国的健康管理发迹于2015年,一般认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自然环境污染严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急剧增加,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等社会问题的出现,推动了健康管理这一产业的发展。

国内的健康管理一般代表着一种功能性的医学,由数据监测作为入口,在诊疗环节之外的生态体系正在逐渐建立起来。

由于健康管理不涉及核心的诊疗环节,门槛较低,且健康管理服务不似标准的流程化诊疗服务,需要根据人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目标有针对性的制定计划,服务标准没有界定,且不涉及服务资质的监管,因此,如今的市场仍然面临野蛮生长的问题。

社会上很多机构打着健康管理的旗号四处敛钱,搅得整个行业鱼龙混杂,对民众切身利益造成一定伤害。

虽然存在企业健康管理、互联网+健康管理、健康管理信息化系统、家庭医生保健等不同方向的业务模式,但目前市场上对于健康管理来说还是没有明确的定义,以养生保健为主的服务业仍然在抢占“健康管理”的市场概念。

对于健康管理的演变和进化,市场教育是从前企业需要花很大功夫去攻克的一道难题,在一个市场中,虽然企业面临许多竞争对手,但殊途同归,市场教育才是所有健康管理企业最需要做的一件事。当预防代替治疗成为首选,处于这个赛道的商业模式都会找到需求方并实现营收。

进入2018年后,又一个资本寒冬到来,据业内人士透露,在慢病管理及健康管理领域,平台型企业需要想方设法提高用户的黏性,大量拉新、盘活的成本居高不下,像前两年一样只要是“数据好看”的企业都能融到钱的情况如今来看较为困难,因为资本方也存在募资的困难,所以企业的运作逻辑需要遵循“一切基于真实需求”的规律,这也代表着,当线上的流量红利退散后,医疗服务正在重归信任模式。

【当健康管理走向线下,服务仍然需要医学的背书】

在对于商业模式的讨论中,经纬创投创始合伙人张颖提出的两个观点十分契合健康管理产业的发展:

一是商业变现手段越来越丰富,商业变现也越来越重要。每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尤其是以商业形态出现,盈利总是市场和资本最关注的问题。

二是埋头做产品涨用户的时期已经成为过去式,所有轻公司以后都会做重,也必须做重,只有做重才能有效抗拒巨头杀入,也唯有如此才能做大。

带着这个观点,我们会发现,就像互联网医疗去年尝试做线下入口一样,健康管理也开始了线下的模式,本质上,这与医疗的信任度不无关系。过去几年的尝试使得健康管理还是要与预防医学、功能医学靠拢,而提供与医学有关的服务,线下面对面的服务模式也成为必然。

【健康险创新形式,以数据监测驱动健康管理】

在知名的咨询公司弗诺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预测的2019年医疗健康八大趋势中,关于健康数据驱动的保险行业的预测指出,由生活方式和健康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健康险将重塑健康险行业。

今年11月,美国保险巨头恒康寿险宣布停止传统保险的售卖,提前宣布了健康管理成为健康险标配的时代来临。恒康保险的所有保单都将附带“活力健康保险计划”,为客户提供提供Fitbit、Garmin和Polar健身设备,以健康行为数据和健康管理为基础,激励客户以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从而达到控费的目的。

此前,健康管理可能尚未融入中国的医疗文化,但是用不了多久,健康管理将成为一种“健康文化”。

另一方面,在疾病预测和风险预警方面,健康大数据、可穿戴设备等前沿技术成为健康管理生态中的主要驱动力,并催生了AI+健康管理等新的业态。健康管理也成为人工智能继医学影像、病例文献分析、虚拟助手外的四大产品线之一。

通过对国外健康管理企业的观察也发现,不少健康管理企业的“发家”就源自为企业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员工健康福利业务成为医疗健康的新高地,也是健康管理公司的主要业务来源,最终演变为医疗健康服务和保险保障结合的HMO模式。

大批围绕健康服务,尤其是数据可证的“有效”健康管理或慢病管理服务将成为健康管理的终极目的。

在健康管理中健康风险评估是核心,服务也是重要的一环,健康管理模式的核心是要打造以人为核心的覆盖“保险+医院+互联网医疗”、“预防+治疗+康复”的闭环生态圈,需要多个机构、多个环节的合作与资源互通。

虽然从美国来看,由大型的医疗保险公司来推动的可能性最大,但结合国内的现状,药企成为健康服务的买单方,以此实现患者管理,并通过上下游资源整合走出自己的发展路径,也不无可能。

不过,所有在做健康管理的企业中,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人才,市场很大,但能做健康管理事情的人很少。2018年11月24日“第三届健康中国高峰论坛上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会长郭渝成在成果发布会上就构建全民健康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条件中指出“与卫生健康领域相关的高层次人才,大多集中在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健康管理领域还处于人才相对匮乏的状态,远远不能满足实施全民健康管理的需求。要实现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转变,健康管理人才培训和使用模式也应当逐步进行相应转变,尽快建立教育培训、考核评价、职业规划为一体的健康管理人才建设体系是当选务之急,必须加大管理人才培养力度,规范健康管理人才岗位设置,畅通健康管理人才职业发展渠道。

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火热的健康管理事业中来,无论你是经营者、创业者还是从业者,你的健康管理之路是否一路平坦?抓住核心、控制成本、提高效率、优化流程才是你安身立命以至于平步青云之本。

相关文章

  • 健康管理,我们到底缺什么?

    2016年,一纸《“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点燃了中国的健康管理,觉醒的国民健康意识催生了众多商业形态。业内也...

  • 知道身体给你发出不同的信号,是缺什么营养吗?

    大家好,我是季老师,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当你的身体发出不同的信号,到底是缺什么营养,缺什么补什么,人才会健康。 我们...

  • 我们到底缺什么?

    在一个关于教育主题的分享会上,老罗,一位资深的反主流人士,分享了他儿子在小学4年级时退学的故事。孩子是去年退的学,...

  • 我们到底缺什么?

    今天从华侨大学回来,碰见了两幕令我感受甚深的场景。 我和小伙伴走进一家店里吃晚饭,进店后选了一处靠窗的位置...

  • 我们到底缺什么?

    不知不觉自己也毕业已经7年左右了,工作了三年,中间被人骗去做不好的又是三年,今年又回到了成都。一无所有从头开始。...

  • 到底缺什么?

    我缺的到底是什么? 我缺钱吗?确实很缺,即使解决了我眼前背负的债务问题,那我还是无法改变我的现状。如果突然有一大笔...

  • 你最在乎的是什么?

    如果这问到我的话,我想我最在乎的是健康。父母的健康长寿。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俩夫妻的身体健康。 最怕的缺什么? 最...

  • 穷人到底缺什么?

    火热的天气,精准扶贫工作在全国各地如火如涂地开展!我想习主席领导华夏万千儿女消灭贫穷,让“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

  • 你到底缺什么?

    放心,我不是来种草或者安利某个心水好物的,纯粹是,熬了小碗鸡汤,邀你来尝尝。 学校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

  • 人到底缺什么

    人这一生到底缺的是什么,有人说自己缺钱,有人说自己缺势,也有人说缺爱。格式塔心理学说,如果一个圆,有个缺口,人就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健康管理,我们到底缺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iw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