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清平乐中皇后、范仲淹就读的书院是教育史上的明珠,而今沉没水底,总

清平乐中皇后、范仲淹就读的书院是教育史上的明珠,而今沉没水底,总

作者: 异乡故事 | 来源:发表于2020-04-15 13:39 被阅读0次

    最近电视剧《清平乐》热播,剧中江疏影扮演的曹皇后提到,她曾多次女扮男装在应天书院听范仲淹讲学。或许很多人连应天书院在哪里都不清楚,但是,应天书院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曾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影响至今。

    她是中国历史上四大书院之首,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曾创下“七榜五十六”的科举神话(宋太祖朝共开科15科,录取进士仅187人),培养出了范仲淹、张方平、韩琦、苏舜钦、梅尧臣等名臣大儒。

    甚至千年之后,总理也非常重视应天书院。时任河南省省长的李克强在视察商丘古城时提出:“应天书院的影响太大了,应该尽快把应天书院复建起来。”

    但,应天书院最初的时候只不过是一个叫杨悫(què)的人,兴办的私学。

    乱世中崛起的睢阳学舍

    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五个朝代,天下战乱连绵,民不聊生。当时,君王为祈求国运长久,大兴佛寺道观。许多人为了生存,投靠寺、观或出家,或作佃户和奴婢。

    而与此同时,兴办私学之风兴起,因为有一部分人认为只有复兴教育,聚天下英才而育之,国家才有希望。日后闻名遐迩的“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都是诞生于这一时期。

    宋州虞城(今河南虞城)人杨悫,是一位热心教育的大儒。他认为,天下大乱在于教化废止,兴办教育是拯救万民于水火的正道。于是,杨悫开始筹办私学,创办睢阳学舍,这项义举也得到了当地归德军将军赵直的支持。

    之后,杨悫开始聚众讲学,教授学生,有教无类。

    戚同文就是受益者之一。戚同文虽出生于儒学世家,可幼年父母双亡,便随祖母来到宋州外曾祖父家讨生活,备尝寄人篱下之艰辛。雪上加霜的是,不久之后相依为命的祖母又离世,戚同文悲痛不已。

    走投无路的戚同文听说乡人杨悫办学招生,他便前往学舍,恳求入学读书。杨悫见他诚恳,试着教授他儒学经典《礼记》,杨悫只教了一遍,戚同文却随即成诵,一天能背一卷书。杨悫惊异于戚同文的天赋,认为他日后能成大器,就把他留了下来。

    不到一年的时间,戚同文对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熟读成诵。杨悫非常赏识戚同文的才华及勤奋,就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戚同文。之后,戚同文读书更加刻苦,常常衣不解带。

    当时,天下战乱未息,群雄并起。戚同文希望国家能早日统一,他便把自己的名字改成“同文”。老师杨悫常常鼓励戚同文出世做官,但是戚同文却说:“老师您一生都没出仕做官,同文也不会去做官,同文要同先生一样,教书育人,使得天下同文”。

    戚同文勤学苦读,藏书颇丰,成为当时的儒学名家。

    杨悫与戚同文这对师生的相遇,造就了教育史上一段佳话。杨悫慧眼识珠,救戚同文于穷途,戚同文不忘师恩,寸草春晖。

    睢阳学舍的光辉岁月

    杨悫去世之后,戚同文为报答他的教育之恩,代杨悫抚子养老,料理杨家三代人的数次丧事。

    杨悫在宋州依附的将军赵直感佩戚同文的大义。得知戚同文继承老师遗志,振兴教育,赵直将军资助戚同文兴建校舍,招揽天下英才。

    戚同文为人仗义疏财,常常周济乡邻,冬天把自己的棉衣送给没有衣服御寒的穷苦人家;遇到不孝父母,不爱护兄弟的人,他必会耐心教诲;他还喜欢结交名士,但从来都是宣扬别人的善行,从未在人背后说半点坏话。

    当时,戚同文虽未远游,但却声名远播,被世人尊称为“睢阳先生”。所以,感君高义,很多学生不远千里来到睢阳学舍求学。

    960年,戚同文盼望的大一统来了。宋州归德府节度使赵匡胤黄袍加身称帝,建立大宋。赵宋初兴,急需文臣来维持社会安定,赵匡胤称帝当年就开科取士,尤其重视寒门士子。

    睢阳学舍迎来了高光时刻,经由戚同文的躬身垂范,严谨治学,书舍勤学苦读之学风甚浓,从这里走出了许多台阁重臣,如宗度、许骧、陈象舆等,人才甚至出现了“井喷”。961年状元张去华(睢县人)、 967年状元刘蒙叟(宋州宁陵人)、968年状元柴成务(宋州楚丘人)。北宋太祖年科举考试每年一次,每次录进士十人左右,十六年共录九十六人,睢阳书院却创下了“七榜五十六”的辉煌,达到了民间创办书院历史的顶峰。

    从此,原来那个不过百人的睢阳学舍,成为了英才辈出的睢阳书院,从教五十多年的戚同文也倍感欣慰,没有辜负亦师亦父的先生杨悫,也没有辜负自己“天下同文”的志向。

    1005年,宋真宗时期,便把宋朝龙兴之地宋州升格为应天府!应天府恢复生机之后,经济繁荣起来,使得睢阳书院成为为数不多的开在闹市里的书院。

    但是,等到戚同文被在湖北随州任职的儿子接去养老,书院开始没落,戚同文死后,睢阳书院一度荒废。

    应天府书院:开民间捐资建校先例

    物转星移,当年那个书声琅琅,人才辈出的睢阳书院虽不复往日鼎盛气象,但是戚同文“天下同文”的教育理想火种未灭。

    1009年,曾在书院读书的当地富商曹诚在戚同文开办的睢阳书院旧址复学,出资建造学舍150间,聚书1500卷,并邀请戚同文之孙戚舜宾为主院,曹诚为助教,重建了书院,请来名士大儒做老师,广收天下英才。

    之后,书院又渐渐恢复了往日书香之气,天下才俊不远千里前来求学,鸿儒名士讲学日盛。

    为了让书院能惠及更多人,曹诚决定把书院贡献给官家。

    真宗皇帝知道后,深受感动,嘉奖曹诚义举,赐名“应天府书院”。自此睢阳书院书院改为府学,官府划出十顷田产作为学校经费,“州郡置学始此”。

    之后三年,应天府书院出了位状元,书院开始恢复往日荣光,四方学子志士汇聚于此。

    就在这个时期,应天书院迎来了她的“明星”学生-朱说,也就是日后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应天书院:见证从朱说到范仲淹的苦难辉煌

    应天书院与范仲淹相遇,让这所学舍再次迎来高光时刻。

    但是,哪一段光辉之下,没有艰难寸进的坎坷人生。

    范仲淹原来的名字叫朱说。为什么他会有两个名字呢?

    范仲淹两岁丧父,后他随母亲改嫁入朱姓官宦之家,改姓朱,起名为说。

    朱说并不知情,长大后他见身边兄弟挥霍无度,劝他们勤俭持家,谁知这些纨绔子弟却不领情,阴阳怪气地说:“我们用的是朱家的财产,跟你没关系。”

    1011年,23岁的朱说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不顾母亲劝阻,毅然决然离开了朱家。从此,朱说从一个富家子弟变成了一个穷小子。

    其实,自古以来,对穷苦之人来说读书与从军算是两条能出人头地的光明之道,而宋朝开国之后重视文治而轻武功。

    所以,满腔热血胸怀天下的朱说,前往当时被世人追捧的名校“应天府书院”读书。

    “头悬梁、锥刺股”是古人勤学苦读的写照,年轻的朱说更是勤奋刻苦,大有当年戚同文的影子。

    在应天府书院读书期间,朱说缺衣少食。他就晚上煮一锅粥,等第二天粥结在一起,用刀切开,就着咸菜早晚各一块。

    有同学实在看不下去朱说的清苦,送给他一些美味佳肴。朱说盛情难却,收下之后没有动筷子。等同学再来看他,那些饭菜早已馊了。

    见此情景,同学心生怨气,就责备他:“难道我送你美食还有错了?”

    他连忙解释:“我不是不感激您送我的美味,而是害怕尝过美味之后,再难以咽下粗茶淡饭!”

    同学听此解释之后,更加敬佩朱说。

    和过目成诵的校长兼学长戚同文一样,朱说聪慧异常,勤奋刻苦。不分白天黑夜,勤学苦读,晚上头脑昏沉,他就用冷水洗脸,提振精神。“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其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者,公自刻益苦”。

    他在《睢阳学舍书怀》诗中表明自己的志向:“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

    天道酬勤,数年苦读,朱说“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1014年,应天府又升格为南京,为宋朝三京之一(东京汴梁,西京洛阳)。

    这一年,宋真宗巡游南京,书院学生都走出学舍,前往闹市想一睹皇帝真容,唯独朱说依旧埋头苦读。

    同学不解,问他:“这面见皇帝的大好机会,你为何不去?”

    朱说不为所动,答道:“皇帝总会单独见我的,何必急于一时。”

    果然,第二年那个被人嫌弃离家出走的少年朱说高中进士,被任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官居九品。从此,朱说有俸禄养家,他便把母亲接来奉养。

    两年之后,朱说恢复原来的姓名范仲淹,字希文,胸怀天下的范仲淹开始辗转到各地做官。

    此间,范仲淹娶了妻子,并在应天府成家。

    应天书院的高光时刻

    十年之后,范仲淹母亲去世,按照宋代惯例,他回乡丁忧三年,范仲淹再次回到应天府。而此时,晏殊是应天府的主官,晏殊大力发展教育,决定振兴应天书院。

    于是,晏殊盛情邀请范仲淹前来主持应天书院。范仲淹作为书院的学生,对书院有着深厚的感情,自然尽心竭力。

    在应天书院,范仲淹践行了他的教育理想。“聚学为海,则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淬词为锋,则浮云我决,良玉我切”。范仲淹因材施教,并且爱才惜才,对贫寒出身的勤学之人尤为重视。

    因为范仲淹知道穷苦孩子读书的不易,毕竟自己就是从近乎绝望的困境中走出来的,是书院给了他栖身之地,让他有了可以期望并实现的梦想。

    而现在轮到他接过前代校长先贤杨悫、戚同文的重任,重新创造属于“应天府书院”的辉煌。

    扶贫孤

    应天府书院名师稽颖,外甥张方平聪明绝顶,过目不忘。买不起书,他就借书来读,读书从不读第二遍,但是家境贫寒,幼时一直跟着母亲学习。

    范仲淹慧眼识珠,得知张方平的情况后,范校长悉心栽培,张方平后来与王安石前后任宰相。

    “三苏”是张方平发现举荐的,苏轼敬重张方平,更为未见过范仲淹遗憾(范过世时苏轼才十五岁),他表示“愿做范文正公最后一个学生,列于其门下”,可见范仲淹在天下士人心中的影响力。

    山东泰山学生孙复,两次来书院乞讨,范仲淹两次送他钱财并教授他《春秋》。当范仲淹得知孙复因家中老母患病家贫不能读书,就免费让他入学,还让他在书院半工半读,挣到的钱能够帮母亲看病还能奉养母亲。

    十年之后,孙复成为名儒,尤擅讲授《春秋》。孙复进京入宫为宋仁宗讲解《春秋》时,再次与恩师范仲淹相遇,范仲淹感叹:“贫穷是一种灾难,如果当年孙复乞讨到老,这样旷世之才可能就此埋没了。”

    孙复受范仲淹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泰山专心讲学授徒近20年,成为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

    范仲淹能慧眼识珠,治学严谨,应天书院勤学苦读的学风浓郁。

    劝学

    范仲淹治学有方,而且常常躬身垂范。

    他住在书院里,读书作息都严格遵循书院里的时刻表。他晚上考察学生功课,安排学生读书就寝也严格遵守书院的规矩。

    他和所有我们见过的班主任一样,常常偷偷地到学生寝室查访。看见那些偷懒早睡的学生,就严厉批评。

    一次,学生找借口说:“刚刚读书读累了就躺下了,没想到睡着了。”但是,这根本瞒不过范仲淹,他就问学生:“睡觉之前读的什么书?”学生胡诌了一本书,范仲淹便用考他书中的知识,撒谎的学生答不上来,羞愧不已的学生甘愿受罚。

    范仲淹治校期间,著述颇丰,有万字长文《上执政书》。另外,他给学生们出题考试之前,自己一定要按照题目先做一篇文章,以便知道难易程度。

    应天书院人才辈出,范仲淹治校的第二年,学生王尧臣、赵檗就中状元和探花。“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于场屋者,多其所教也。”

    立志

     

    范仲淹上承戚同文“天下同文”之志,有进一步弘扬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教育思想,推动宋初书院、文坛学风转向“经世致用”,明确了学术、大师在书院的位置。

    书院不仅设置了儒、道、墨家经典《诗》、《书》、《礼》、《易》、《乐》和《墨子》、《道德经》、《春秋》等,还“博涉百家九流之说”。

    为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和视野,范仲淹又请来博学之士王洙讲学,王洙博闻强识,遍览方技、术数、阴阳、五行、音韵、训诂、书法,几无所不通。

    范仲淹三年丁忧期满后离开,但他一直关注这所学校。

    经由应天府书院的教育实践,他后来又联合其他官员推动北宋的教育改革,史称庆历兴学。。

    范仲淹认为教育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善国者莫先于育人,育才之方莫先于劝学!”

    后应天书院时代

     

    应天书院和宋王朝命运休戚,书院在南宋战火中被焚烧。而元朝时商丘是南北战争拉锯之地,应天书院百年未得复建。明朝弘治十五年(1502年),黄河改道,归德府城被泥沙淹没,应天书院也随着沉入水底。

    但是应天书院在天下读书人中间的影响从未磨灭,多次被毁又重建。

    直到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归德知府郑三俊建重建“范文正公讲院”于归德府学东,效法范仲淹,躬身践行,执书讲学,教育复兴。此时,商丘(归德)人才辈出,诸如宋勋(与海瑞齐名)、理学大家阁老沈鲤、官至户部尚书的侯恂等。以至于明代有“文武百官半江西,小小商丘四尚书”之美称。

    到了清代,乾隆十三年(1748年),知府陈锡格重修应天书院,书院教化再起,乾隆三十六年,商丘中举人数达170多人,占河南省当年举人总数的五分之一。

    民国时期,孙中山时曾盛赞戚同文创办书院,兴教育开民智的历史功绩。

    进入新中国,就回到我们开头所讲,现任总理,时任河南省省长的李克强批示重建应天书院。

    人一动念,万物生长。

    从杨悫头脑中的一个想法,变成小小的私人学舍,再到人才辈出的睢阳书院,直至成为千古名校的应天书院,几经兴衰,育才无数,真令人感叹。

    应天书院如同开辟了一方天空,其间群星闪耀,杨悫、戚同文、曹诚、范仲淹直至后世的郑三俊,躬身教育实践,“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们做到了,而我们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平乐中皇后、范仲淹就读的书院是教育史上的明珠,而今沉没水底,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kc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