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静态代码块
起因
最近遇到一件事情,才让我明白了java为何要设计静态代码块了。之前,在学习java的时候,知道静态代码块这个概念,但是不太明白其作用,更没有体会到为何java要设计这么一个东西。
这件事情是这样的。我在用C++实现一个算法,具体来说是将该算法的一个java实现翻译为c++。这里面用到一个数组。这个数组的初始化,用java写是写在了一个静态代码块里头,很方便就对这一作为静态成员的数组进行了初始化。改为用c++写,是蛮麻烦的。有那么两种方式来初始化。一是手工硬编码,这个数组不大不小,大小为256,大不得了一个一个赋值。这十分影响开发效率。二是写一个函数init()
来对其初始化。问题来了,什么时候调用这个函数?由于后面代码只需要读这个数组,就是该数组初始化之后不用改动到。为了确保在第一次使用此数组前初始化此数组,我的想法是在main
函数里调用init()
,并且把该数组处理为全局量。乍一看,似乎已经解决了问题。但是仔细一琢磨,好像这样做结构好松散。我就一个函数会使用到该数组,却把其处理为全局变量。还有就是,初始化工作硬生生插在main
函数里。不行不行,强迫症看不下去。如果不把该数组处理为全局变量,而是作为init()
的返回值,然后使用该数组的函数多一个相应的参数。这似乎还行,但是仍旧没有很好地解决在main
里调用init()
的问题。
取而代之,我决定把该数组处理为使用该数组的那个函数里的一个静态变量。这么做,那么就必须是一个指针,在定义的同时用init()
的返回值来赋值。这就引起了内存安全的问题,没有delete
操作。除非使用智能指针。
结论
这么一来二去,自己算是明白了为何java要设计静态代码块了。目的就是:在静态代码块里,对静态成员进行复杂的初始化工作。
最后,我并没有选择智能指针的那个方案,而是使用了一个辅助类,包起来那个数组,在构造函数里头进行初始化工作,就是把init()
变成了构造函数。如下:
void fun() //使用数组的函数
{
static struct Helper{
bool _tag[256];
Helper(){
//TODO init
}
bool operator[](size_t pos){
return _tag[pos];
}
} tag;
//TODO use array tag to do somethings
}
原来java版的大概代码:
public class B{
static boolean tag[256];
static {
//TODO init
}
private B(){}
static void fun(){
//TODO use array tag to do somethings
}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