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是在桑桑和柳柳的对话那段开始止不住的,“我要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这是活着的人对死亡的解释,仿佛死亡就是一趟有去无回的旅行。成年人很容易理解死亡,可是在孩子的世界里,很难理解死亡是什么。
奇奇三岁多时和奶奶聊天,说:“奶奶,等我长大了给你买大楼房,开车带你出去转。” 奶奶说:“等你长大了奶奶就不在了。” 奇奇问:“奶奶你要去哪?”奶奶说:“我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奇奇问:“那你能带上我一起去吗?”奶奶说:“不能带你去,奶奶一个人去。”奇奇问:“为什么不能带上我去?奶奶你不要一个人去。”说着奇奇就已经眼泪汪汪,“奶奶你不能去,你要陪着我。”奇奇开始哭了,奶奶抱着奇奇说:“奶奶不去,陪着你。”
三岁的孩子,他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一天奶奶不陪着他了。《草房子》里的桑桑也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孩子,他生病了,妈妈经常哭,爸爸带着他到处求医,起初他还挺享受生病带来的大家对他的关注,后来慢慢明白他将面对死亡,再到后来身边家人,老师,朋友的不放弃,桑桑的病治好了,上了初中,获得新生。
桑桑是麻油地小学校长的儿子,故事的一开始是桑桑的各种捣蛋事迹,他把家里的橱柜拆了给自己养的鸽子做了鸽笼,他捉弄秃头的陆鹤,他鼓动同学们不选杜小康当班长。桑桑也有可爱的一面,他陪着秦大奶奶躺在草里打滚,他一个人收拾几个欺负纸月的坏孩子,他卖鸽子凑钱给杜小康摆地摊,他帮给白雀和蒋一轮当信使,他和细马一起去刨柳树须子。这样一个生机蓬勃的男孩子却突然就得了绝症,父亲桑乔带着桑桑四处求医,就在快要绝望放弃的时候,找到了治疗的方子。桑桑的病好了,父亲桑乔调到其他地方当校长,桑桑一家又跟随父亲去了新的地方。“桑桑虽然没死,但桑桑觉得已死过一回了。”
绝处逢生,我觉得不论人生处在何种境地——“尽人事,听天命”!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极致,不要杞人忧天,把自己该做的做到最好,不要事后悔恨。这世上没有什么大事,不过都是些穿衣吃饭,仰天俯地的日常小事,而正是这些小事的积累,才让我们“成人成事”。
网友评论